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纽约摩天楼史 (第2/2页)
防止过度建造的高楼层建筑伤害到都市的呼吸,终于引起“城市规划法”的讨论。 一九一六年 发布了世界第一个高楼层建筑规制法案“城市规划法”规定建筑物的墙壁,不可以超出从面对着的马路中央,以一定的角度划出去的斜线。 这是用在纽约的大楼的特有的退缩设计(setback)。但是,这个限制只和建筑占地的四分之一部分有关,没有实际上的高度限制。 人鱼像进驻中央公园。 七月三十一日,梅莉莎·贝卡死于家中。 八月十四日,伊玛·布隆戴尔死于家中。 一九一七年 四月六日,美国对德国宣战。 一九一八年 日本政府出兵西伯利亚。 十一月十一日,德国向协约国求和,签下停战协定。 一九二〇年 国际联盟成立。 一九二一年 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LudwigMiesvanderRobe)发表了一个完全用玻璃帷幕建盖的大楼建筑案。但是,这个提案并没有被实现。 九月五日,潘特罗·桑多利奇死于钟楼。 九月十日,奥森·达尔马吉死亡。 九月二十七日,玛格丽特·艾尔格死于家中。 十月三日,弗来迪利克·齐格飞死亡。 【第二次高楼层化的时代,和装饰艺术样式的时代】 一九二五年 巴黎世界博览会。这次博览会所呈现的装饰艺术设计,得到美国建筑师们的共鸣,从此,装饰艺术的设计在美国大流行。 从二〇年代后期到三〇年代初期,曼哈顿街头出现了许多装饰艺术风格的大楼建筑。 一九二九年 旧曼哈顿银行大楼落成,现在称为华尔街四十号大楼。它有七十一层楼,两百八十二公尺高,高度超过了伍尔沃斯大楼,坐上世界第一的宝座。 一九三〇年 建筑师威廉·凡艾伦(WilliamVanAlen)设计的克莱斯勒大厦落成。 这栋大楼原本的设计是七十七层楼,两百八十二公尺高,但是在建造的过程中,因为比旧曼哈顿银行大楼低了六十公分,所以在顶楼加上一座尖塔,全高变成三百一十九公尺,比下了曼哈顿银行,也比艾菲尔铁塔高,成为世界最高的建筑。 一九三一年 帝国大厦落成。由谢里夫·蓝柏·哈蒙建筑事务所(Shreeve,Lamb,andHar摸n)设计完成。最初设计的高度是三百二十公尺。 但是,因为和附近建造中的克莱斯勒大厦的塔尖只有六十公分的差距,所以在顶楼盖了全高六十公尺的飞艇碇泊塔。全栋大楼完成时的高度是三百八十一公尺,确定取得了世界第一的宝座。 在一九七四年世界贸易中心(WorldTradeCenter)落成前,帝国大厦以世界最高之名,在曼哈顿称霸三十四年。 【现代建筑的时代】 一九四一年 爆发珍珠港事件,开始了太平洋战争。 一九四五年 太平洋战争结束。 一九五一年 二月四日到五日,发生乔蒂·沙利纳斯的疯狂戏迷闯入沙利纳斯家,挟持乔蒂的事件。 一九五二年 联合国总部大楼落成。建筑师哈里森(WallaceHarrison)的设计团队,反应了代表那个时代的主张,把联合国总部设计成箱形的大楼。 一九五六年 中央公园内设置了安徒生塑像。 一九五八年 西格兰姆大楼(SeagramBuilding)落成。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与飞利普·强生(PhilipJohnson)共同设计,以钢铁和玻璃为建材的直线性高楼建筑,终于出现在曼哈顿。这栋大楼彻底排除装饰性的设计,又有相当高的隐密性,简单又原始的设计,带给世人很大的冲击。因为大楼只用了全部建筑用地的四分之一面积,所以大楼前有一片无阻碍空间,这个空间也就成为市民活动的都市广场。 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的名言“Lessis摸re”(少即是多)、“Godisinthedetails”(上帝就在细节里),给纽约的建筑界带来大革命。 一九五九年 “爱丽丝梦游仙境”塑像在中央公园内落成。 一九六一年 纽约市废除“城市规划法”的形态法规,鼓励业者在大楼前增设广场,进而建设出绿洲般的小公园;或在室内的大空间里,创造出可以采到自然光的天井。 从一九五〇年代末期到六〇年代,用钢铁和玻璃组成,外型简洁的高楼层建筑,取代装饰艺术风的建筑,在曼哈顿大量出现。 越战爆发。 一九六九年 十月三日,乔蒂·沙利纳斯长眠。 十月六日,亚当·卡里耶夫斯基医生死于家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