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章 (第3/4页)
该如何偿报? 年宗腾有些慌急,不太懂得该怎么应付她那样的眼神。 “这几日我不在行会,走往京城一趟,便是为与杜老前辈一会,也和长年在宫里的一位朋友私下见过面,探听一些宫里消息,我不是不说,是想…待顺利接来杜老前辈之后,你与他相见,自然就知道了,也用不着多提。” 不想多提的事还不仅此件,他动用了江湖上的关系,一直在追谨妃安排在宫外的杀手组织,许多事便如滚雪球般,越接近核心,答案越是惊人。 在他的认知里,江湖上的事是“男人”的事,她娇娇弱弱的姑娘家,只管躲在他这个“男人”身后,他来守着她、保护她,这便对了。 大口大口地饮茶,浑不觉烫似的,他把整杯灌得精光,放下茶杯,姑娘泛雾的眸子仍瞬也不瞬地望住他,害他险些倒呛。 唉唉,别拿那般眸光看他呀…他心跳得太快,脑子快如火炉上guntang的开水,烧得头晕目眩,说不准又要在她面前出糗。 撇开脸,年宗腾握着拳抵在唇边咳了几声,听见老人对着辛守余道:“对了,你阿爹的骨灰现下就安置在京师城外的『广安塔』,你是他大闺女儿,还得问你意思,是要帮他迁来此地亲身供奉,抑或有朝一日,你要返回京城?” 听到“有朝一日”、“返回京城”几个字,年宗腾咳声顿止,炯目瞠得圆大。 她要走?她不是想走了,带着倚安在武汉长久住下? 况且回到京城,那儿又有谁在等着她? 心里焦急,他掀唇欲言,辛守余却激动地扯住老人衣袖“杜伯伯,我阿爹…我阿爹他、他的骨灰是您给安置的?”问这话时,她尽力控制语调,眼眸已流出两行泪来“阿爹要我带着倚安连夜离京,我把倚安带出城后,又偷偷一个人溜回城里,知道阿爹在宫里出事,我原想留下来找他的尸身,可是又担心倚安…” 她小口小口地喘息,她擦去流至下巴的泪,眼中却冒出更多,是喜极而泣。 “杜伯伯…我很感激,我、我很感激…” 老人安慰地拍拍她的手背,微微笑道:“办成这事的不是伯伯。你阿爹被运出宫烧化后,一名宫里的小太监曾受过他恩惠,偷偷将他的骨灰坛带回宫里供奉,这事原也难查,全赖这位年兄弟帮忙,才取回你阿爹的骨灰,将他安置在广安塔,也是年兄弟给办妥的,你该感激的人是他。” 还有什么事,是他未替她做的?辛守余合起双眸,长睫沾泪,蠢蠢欲动的一汪情怀几要把持不住了。 此时此际,太多言语哽在喉间,她无法一一道出。 大恩不言谢,她对他除了感恩外,还衍生了男女间的情爱,他为她做了这许多,她又能为他做些什么? 她掀开眼睫,雾眸似有千言万语,再次凝视着端坐一旁的黝黑男子。 唉唉,别再这样瞧他啦!像是来了成千上万的蚂蚁,在他身上爬呀蹭的,连心窝都sao痒不已…年宗腾开始觉得坐立难安了,搔搔头、抓抓耳,跟着又抚着微捺的双颚。 蓦地,他站起身躯“我、我把茶壶拿去加些热水。”巨掌一抓,差些没将那只小茶壶的提手握断。 他略嫌狼狈地咧嘴一笑,刚转身,窝在门边的两只虎斑犬忽地抬起头,往三合院外瞧去。 外边,一头骡子拖着满载干柴的板车在院外停下,赶着骡子的老翁抬高宽边的斗笠,朝里边嚷着:“杜神医,咱在半路捡到一个疯疯癫癫的傻丫头,您给治治,也不知这丫头得了啥儿毛病,一问三不知,只说要找什么撑船大哥,还有什么…什么熟鱼的?” 屋里的人闻声迎将出来,和干柴一块窝在板车上的小姑娘见状,倏地跳跃而下,欢喜唤着:“守余!守余--” “倚安?!”辛守余错愕万分,下意识接住meimei扑来的身子“你怎么来这儿了?” 辛倚安没回答她的话,因眼角余光已瞄到姊姊身后的美髯老人,更是欣喜惊呼:“伯伯!你在这儿呀!伯伯,你来瞧守余和倚安吗?伯伯--”她小脸因兴奋而通红,从姊姊怀里跳到杜正枫怀里,紧抓着老人衣袖又叫又跳。 老人呵呵笑着,和辛倚安闲话家常,好脾气地回答她连珠炮的问题。 赶骡子的老翁跟着笑叹:“原来是您家的旧识,那倒巧啦,还好教咱儿捡到,要换作别人,都不知要载到哪里去了?” 老翁话刚落,年宗腾双目陡锐,猛地大叫:“进屋去!快!”同一时际,他飞身疾驰,迅雷不及掩耳奔向老翁,将对方整个抱起,又飞快奔回,他长腿勾带,两扇屋门在身后“砰”地紧闭,下一瞬,屋外“啄啄”声连响,三、四根羽箭由门外钉入,露出一半尖锐箭头。 “哇啊~~咱的骡子呀!天老爷…”老翁骡子的肚腹被三根羽箭射穿,哀鸣几声,已倒地不起。 “是谨妃的人?”辛守余拥住辛倚安,急问。 “伏低。”年宗腾神色凝肃,长臂暴伸,忙将姊妹二人揽近。 鼻中嗅到焦味,射来的羽箭上点燃了桐油,两扇木门已然着火。 风助长火势,白烟顿起,年宗腾眉心更拧,心中清楚再过不久,整座三合院便要陷入火海。 “往后门去!”他大喊,一臂挟着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