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一章高山四季豆 (第2/2页)
如果为了自己一团私心,老搞些面子工程,说实话,我也懒得下 廖副所长今天下午就要回南州,明天有个会要开。 送走廖副所长后,楚平就立马部署湖山乡西蓝花种植的事情,这次把廖副所长请来,本来是专门解决西蓝花种植问题地。 廖副所长很坚定的说,可以种西蓝花,只要按规定种植和施肥,她能保证亩产在1500斤以上,诸葛县长陪廖副所长吃了顿饭之后,也就赞同楚平在湖山乡继续推广西蓝花。 今天到乡政府,就是请廖副所长来做判官,请她为湖山乡从华农公司提供地蔬菜品种中,挑选几种适合湖山乡种植的蔬菜,因为今年已经5月多了,只能考虑下半年地种植了,经过两天讨论,最后已经确定了西蓝花、土豆、箩卜这三种种植品种。 没想到能今天和廖副所长开玩笑一说,还为上山村这个老大难,或许能找到了一个可以种植的蔬菜品种,这应该可以算是意外收获,说不定山中另外几个村,也跟着一起解决了。 凭楚平对上山村地了解,基本上可以肯定,上山村地气候温度,应该适宜种这高山四季豆,明天自己上去看看,也只是一个过程,还顺便去做个动员。 下定了决心后,就连忙农技站的人和华农公司联系。 华总倒没想到楚平还要种这四季豆,笑着和楚平说:“楚平,这四季豆是个好东西,特区人民都喜欢吃,但是如果能错开常规四季豆上市的季节,那销售就不成问题了。” “我也是这样想的,常规的四季豆价钱肯定不行。”楚平琢磨着廖副所长说的那些话,她说过只要温度适宜,无论其他地方啥季节,四季豆就能在那里生长,而且结出来地四季豆口感要比常规四季豆好吃,市场上应该很喜欢的,她也可以立项搞一个反季节的蔬菜项目。 “那就行。”华总哈哈笑着说“我让我们的技术人员帮你优选几个品牌,拿回去你们参考。” 特区办事的速度就是快,华农公司以其对市场的了解,推荐给湖山乡几个品种,经和廖所长以及农科所的技术人员商量后,楚平决定选择以种蔓生品种为主,搭配矮生品种。 同时,华农公司的技术人员,还建议湖山乡选择青色扁圆荚品种和白色圆荚品种搭配,因为黑籽四季豆耐热、生长期长、产量高,而白籽四季豆品质较好,这样能很好的降低风险,毕竟这次湖山乡是第一次种高山四季豆。 拍板搞定这些事情后,已是十一点多了。楚平带着陈龙辉等人去吃夜宵,这些日子湖山的干部一个个累地像牛一样。 “楚乡长,这高山四季豆一边是在5月上旬至7月上中旬下种。 ”分管农技的陈龙辉副乡长提醒楚平“现在已经五月底了,上山村今年要真上高山四季豆这个项目,就得抓紧时间了。” “恩,是得抓紧了,你明天带农技站的两个小伙子和我一起去,现在时他们发挥作用的时候了。”楚平笑着说“把这高山四季豆相关的资料给我看看吧。” “高山四季豆播种期安排在5月上旬至7月上中旬,供应期为7至9月,一般播种后55天左右开始上市,海拔高播种期适当提前,海拔低则播种期相应推后,育苗移栽的提前0天播种。也可根据市场需要分期播种,以达到均衡上市。”楚平接过陈副乡长手里的资料,轻轻的念着“如果管理得当,一般每每亩产量能达到1500公斤。” “1500公斤就是3000斤。”楚平心里算着账“华农的收购价能达到多少一斤?” “一块钱一斤。”陈副乡长专门负责技术和这些数据上的事情,刚才华农公司地技术人员也给予湖山乡一个收购参考价,所以陈副乡长回答起来时很顺口“华农公司的周技术员说,这反季节四季豆,在特区一带还是满行销的,估计只要品质好,这个价格还是能保证的,而且还是保守估计。” “那一亩也能收两千多。”楚平仔细算着“不错不错,上山村只要每户能种上个2亩,就能脱贫,说不定还能打响上山村高山四季豆这个品牌。” “是啊,关键是这高山四季豆投入很少,不需要搭大棚,就是把土地平整一下,山上砍些竹子树木,扎起来就行。”陈副乡长笑着和楚平说“只要些种子、农药和化肥钱,每亩的成本200块都不到,种子地问题也好解决,华农公司有优质的种子提供,老百姓就是投些劳力,而且正好和上山村地单季水稻错开时间,也不会忙到一块。” 楚平在送走廖副所长后,脑子中迅速想起一些事情,就去和王爱军商量了一下,把自己一些想法和他沟通了一下,两人都认为既然和华农公司合作上了,那湖山乡就一心一意的走种植蔬菜之路,跟据各村地情况,培育几个有特色,有竞争力的蔬菜品种。 “老陈,这上山村一直是我们乡地老大难。”楚平语重心长的和陈副乡长说“这高山四季豆的事情,我们一定要上十二分心来抓,不要说一亩能赚3000块,就是能赚2块,那也帮上山村这个贫困的不能在贫困的村脱贫了。” “是啊,楚乡长你放心,上山村我也去过几次,情况多少还是有些了解的,气温条件基本上是适合的,土壤条件即使差点,也可以改良的,到时候我们费点心,上山村的村民们出点力,想办法把土壤改良过来,应该是没问题的。”陈副乡长也被楚平感染了“能为上山村这样的贫困村找个发家致富的路子,比为坤平村找十条发家致富路子的功德还大啊。” “有你这话我就放心了。”楚平一向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名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