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一章倒坐 (第1/2页)
第四十一章倒坐 更新时间:2013-11-27 被哈摩挡住去路,景府众人都是脸现不悦。 觉得这个和尚真是讨厌。 像嗡嗡嗡围着人不停打转的苍蝇一样。 不过对方毕竟是个出家人,而且听归林大师说此人精通佛理,现今连伽蓝寺中的和尚都与之辩论不过,所以景府众人没有上前将之推到一边去,也没有绕着走开。 景老夫人停下了脚步。 因为信佛,所以她对于出家人始终保持着一丝尊敬。 江龙则是显得饶有兴趣,想看看这个异域和尚能讲出个什么故事来,劝自己出家信佛。 宝瓶与玉钗则是气呼呼的瞪着哈摩,如果可以动手,她们早就上前去挠哈摩的脸了。 居然想要劝自家小少爷出家当个和尚! 真是可恶! 林雅有些担心。 黛丽丝则是想起了什么,若有所思。 如果江龙出家,或者被说动了想要带发清修,当个佛门俗家弟子,对于她来说到是件大好事。 “在西贡国一座千米的高山上,独居着一位高僧,这位高僧诚心修佛已达数十年,年轻时,这位高僧曾四方云游,寻找佛的足迹,如若在途中遇到方外高人,便会主动与之辩经,相互印证,明晰佛理,共同进步。 现今高僧已经是老迈体衰,觉得时日无多,便想着在自己圆寂前,挑选出一个资质出众能继承自己衣钵的高徒。 高僧声望威隆,放出消息后,前来拜师者众多。 然而高僧面对前来拜师的众多佛门子弟,却是没有立即出题考试筛选。 只是让众人同手协力,在庙宇的大厅内塑起一座佛像。 这座佛像高两丈,通体金黄,散发佛光,只是却侧着头,而且是背对庙堂的大门。 许多弟子不解。 这时高僧就是开口询问,问佛祖为何倒坐?” 说罢,哈佛笑眯眯的看向江龙,眼中有询问之意。 同时也有显摆得意之色。 哈摩一向自诩机敏,能言善辩学富五车。 他认为劝人出家,绝对不能太死板,也不可以总是说些因果报应,死后可以登极乐世界。 在没有挑起对方的好奇心与兴趣之前,那些话干巴巴的,没有什么说服力。 除非是对方情绪激动,大起大落,有所领悟,又或者是正值神经很脆弱之际,不然一般的劝说难起效果。 所以此时劝说,他先讲故事,想要先引起江龙的兴趣,然后在结尾提出个颇有意思与悬念的问题,留下个扣,让江龙去想,去猜,然后苦思不得,再来询问。 只要有了互动,不怕江龙日后能逃的出他的手掌心。 归林大师也在一边听闻,皱眉想了想,突然双手合十道了一声佛号。 虽然不喜哈摩的野心,但归林大师也是不得不承认哈摩见多识广,学识广博。 师兄归尘大师早年也曾劝他下山云游,开阔眼界。 但他却固执已见,认为远离尘世,在寺中一心清修才是正理。 以前一根筋,认死理,即便归尘师兄相劝,他也不曾改变,有时甚至偏见的认为师兄下山只是为了能闯出个虚名,直到现在见哈摩侃侃而谈,他才晓得四方云游,红尘历练的重要。 只是他今年已经是八十高龄,再想要去更改,怕是不可能了。 这才长道一声佛号,深深悔叹。 景老夫人也是被这个故事吸引住了,一时之间居然在想其中答案,都忘了戒备哈摩是在劝自己的宝贝孙子出家。 不是她耳根子软,不够冷静,而是她真的笃信佛教。 人们对于自己在乎,有兴趣的事物,总是更容易被挑起好奇与关注。 比如有很多人只有一个孩子,孩子便是命根子,但最近孩子经常会磕磕碰碰的,不是走路摔跤就是时不时的受点小伤,于是家长便会疑神疑鬼,如果这个时候有个道士或者和尚说你的孩子最近有灾祸,家长多半就是会相信了。 为此很多家长都被骗了不少钱财。 这种事情经常发生,问问身边,上当的人不是一个两个。 黛丽丝与林雅对于这个故事也是有些好奇,在想着,有没有年轻的和尚能够回答的上来呢? 玉钗与宝瓶则是冥思苦想,不时的还会敲敲自己的脑袋,如果自己能想出来,那就没什么大不了的,到时自家少爷也就不会被哈摩的话吸引。 景府护卫们这时你一言,我一语的互相低声询问,看谁猜到了答案。 但很显然,这个答案不是那么好猜的。 姚mama见景老夫人也是露出思考的神色,心下有些焦急,她可不想自家小少爷被眼前的大和尚给诓骗了,不过等她看向江龙的时候,才发现江龙嘴角含着淡淡的笑容。 怎么说呢,这样的笑容姚mama从来没有在江龙的脸上见到过。 自信,那是绝对,不,是极度自信的笑容! 姚mama一时之间就是愣住了。 自家的小少爷从小到大,何曾自信过? 第一个发现江龙自信笑容的不是姚mama,而是一直关注着江龙的哈摩大师。 他不了解江龙,不知道以前的原身性格怯懦,论智慧也只是普通。 看到江龙那般的自信,心中就是有些发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