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章ldquo;适当的吹牛 (第2/3页)
结合,真假结合,不然一辈子都找不到工作。” “你是说撒谎?”林轩文小心地问。 张劲松笑了一下,说也不是,要看具体情况。 林轩文问,怎么看具体情况?看什么具体情况? 张劲松就说,好比那天我们去期货公司,赵一维在那个赖老板面前称呼我们是“张老板”、“林老板”我还说明天就打三百万过来炒期货,你说过几天卖了股票去买电解铜,这不就是“适当的吹牛”嘛。 “如果不适当的吹牛,”张劲松接着说“那个赖老板能给赵一维投资吗?而如果赖老板不给赵一维投资,他能当上经理吗?他不当经理,能请我们吃饭吗?估计我们连房租都没有了。” 林轩文不说话,他想到了“湘妹子”想到“湘妹子”因为“适当的吹牛”害得他们分文没有。 “那不一样,”张劲松说“湘妹子是骗人钱财了,不属于‘适当的吹牛’。我说的‘适当的吹牛’,就是像赵一维那样,做适当的夸张,虚虚实实真真假假,不完全讲实话,但也不是为了骗人而完全说假话。” 林轩文这时候反应比较慢,思考了半天,也想不出来湘妹子和赵一维之间的本质区别到底在哪里。不过,凭感觉,他也知道赵一维和湘妹子不完全是一回事情。为了能找到工作,或者说是为了生存,林轩文觉得也只能学些赵一维,明天应聘的时候“适当的吹牛”不是为了骗人,只是为了找个工作,先混口饭吃再说。 第二天,按照约定,张劲松和林轩文兵分两路,各自发挥“适当的吹牛”果然都找到了工作。 当然,除了“适当的吹牛”之外,还有一定的偶然因素。对于林轩文来说,他能顺利地找到工作,与他当初被厂保卫科抓了去有关。当初林轩文被厂保卫科抓进去之后,并没有受到什么虐待,都是一个厂的,低头不见抬头见,谁虐待谁呀?事实上,林轩文天天跟保卫科的人聊天,聊着聊着,他就知道他们厂已经成立了一个新的组织,叫经济民警,而这些看守他的人,就是经济民警,如此,今天当他看见一家商场在招聘保安之后,林轩文马上就想到了“经济民警”仿佛是在茫茫人海中看到了自己的熟人,于是,上去报名,说自己以前在内地是国营单位的经济民警,说着,还把工作证递上去。招聘单位的那个人大约也第一次听说“经济民警”这个词,或者他听说过,但是知道这是一个新名词,不是一般的人能够了解的,现在林轩文既然能说出这个词,至少说明他还是有见识的,于是,自然对林轩文比较感兴趣。接过工作证一看,职务一栏是电工,不是经济民警,问怎么回事?林轩文解释,他原来是电工,后来厂里新成立经济民警,他就被调过去,所以工作证并没有换。招聘人员认真地看了工作证,又仔细打量了林轩文,最后居然把他录取了! 对于张劲松,则过程比林轩文复杂一些。“适当吹牛”的过程也要曲直一些。 张劲松应聘的是一家台资厂的业务员。本来像这个职务张劲松是问也不会问的,因为在来深圳之前,他是炉前工,根本就没有做过“业务”所以想不起来去应聘什么“业务员”但是,今天这个招聘摊位有点特别,引起了张劲松的主意,也给了张劲松的胆量。特别之一是工厂的名称,居然叫“丁氏企业”张劲松在现实生活中还从来没有听过这样名字的工厂,这样的名字只是在老电影或旧书当中见过,现在看到活生生的“丁氏企业”仿佛又回到了解放前,仿佛看到旧社会的米铺和古董商店甚至典当行,新鲜。特别之二是摊位招聘主管是一个女的,并且是一个跟他老婆陈小玫差不多大的女的。张劲松离开家已经有一些日子了,对女人自然有了一些本能上的敏感,对跟自己老婆陈小玫差不多大的女人敏感尤其明显,于是,张劲松不由得多看了几眼。这一看张劲松就发现,这是一个经过包装的女人,而且包装得非常精致也非常年轻,但张劲松火眼金星,还是一眼就看出来她的年龄跟陈小玫差不多大,二十七八岁。这一发现让张劲松相信,女人无论怎么包装,都掩盖不了真实年龄。可是,张劲松承认,这个女人身上有一种非常特殊的气质,是那种让男人肃然起敬的气质,至少是让张劲松这样的男人肃然起敬的气质。这种气质他老婆陈小玫身上没有,他们厂长老婆江若权身上好像有一点,但是还远远赶不上眼前这个女的。张劲松又认真想了想,恍惚之间好像初中的时候他们英语老师身上有一点这种气质,可惜那个英语老师只在他们学校工作了很短一点时间,然后就走了,不知道去哪里了,所以,留给张劲松的印象并不十分清晰,至少没有眼前这个女的清晰。趁着这种清晰,或者是为了更加清晰,张劲松苦中作乐,鼓起勇气排队上前,递上自己的高中毕业证、工作证还有去年当先进生产者“荣誉证书” 本来张劲松没有打算带这个“荣誉证书”来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