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三章利益至上 (第2/3页)
这个数字了,但这个数字是建立安西大都护是的一个统计数字,现在经过了几十年的繁衍、融合和迁徙,其实还是有不少人口加入进来,李嗣业今日的会议就主要是针对人口和军将的调整而来,前者是关系到自已的手下的战争潜力的问题,后者则是要将整个安西的军权统一掌管,这也是应有之意了。 李嗣业就直接说道:“今日召集大家,主要有几件事要商议,首先是安西经过了两次大战,在将士奋勇加上前任节度使高仙芝殉国之下获得大胜,但我军还是损失不小,所以要进行一些防务的调整。” 这时最紧张的莫过于刘瀚和高成伟等后面靠过来的将领了,生怕李嗣业这一调整就将自已的职位弄成什么后卫辎重官这一类的闲职就完蛋了。 李嗣业根本没有看底下众将的脸色,自顾自的说道:“定远将军李跃行劳苦功高,为将多年谨慎细致从未出过差错,特命为于阗镇守使,高成伟于怛罗斯一战中奋勇当先,为于阗镇守副使,你们当勤训军队,维护大唐西域安全,可能做到?” 两人一听全部出列跪下,口称:“当为大唐效死,为李都护效死。” 李跃行是早知道这事情,所以兴奋归兴奋还没有什么,那高成伟可是足足担心了半年以上,虽然李嗣业一直对其和颜悦色,但是因为路途遥远,高成伟真不知道自已会落什么下场,现在李嗣业一安排,一颗心安安稳稳的落入腹中,感激之情却翻涌了起来,自已一个败军之将,迫于形势投靠,李嗣业居然如此重用,高成伟恨不得现在就将自已的心拿出来献给李嗣业,浑身激动的发抖,眼泪也不禁要掉了下来,回话的时候都带着颤音。 李嗣业点点头说道:“两位将军请起,为大唐守边是我辈军人之责任,希望两位时刻勿忘。” 两人再次谢过之后站起归位,李嗣业直接安排于阗镇的镇守使就是宣示自已在军事上面的权力,其他的人可没有人敢质疑,唯一有资格的就是才封的安西副都护段天和,可是看段天和笑吟吟的样子也知道不会反对李嗣业在军事上的安排了,有资格参加这个会议的武将文官有几个是原来高仙芝封常清在时提拔起来的,这时哪敢有话说,只想着事后怎么去亲近新任的这两个文武都护。 李嗣业说完这个马上转向段天和,说完武将安排当然要对段天和有所表示,毕竟以后的军需粮草这些都要段天和cao心的,李嗣业说道:“以后段副都护就要对安西四镇八万将士的衣食住行多多cao心了,现在当务之急就是要进行一次人口登记,要真正的掌握你我两人底下的大唐子民有多少,才能更好的收取赋税,统计劳役啊,这事也要段副都护好好辛苦了。” 段天和微笑点头道:“这是本官分内之事,当为李都护解此忧,不过说道开发民财,富民强兵,这个段某的本事就真的不如小李将军了,这要好好的跟小李将军讨教讨教,你说是吧?李都护。” 段天和不动声色的就微拍了李嗣业一记马匹,不过疏勒的变化凡是在安西大都护的文武官员都知道,也没有什么夸大,好几个厅中的文官还点点头,对段天和这一说法颇为赞同,李嗣业就笑着看了李佐国一眼:“这个天和直接找佐国就行了,某是不管的,哈哈。” 李佐国忙说不敢讨教,逊谢不已,李嗣业压压手,厅中就安静了下来,李嗣业这时脸色严肃说道:“相信在座的都知道了吧,就在一个月前疏勒望乡堡受到大食军队的攻击,我军奋力还击,击败来犯大食军队,俘获了两千余人,斩杀了六千多人,实为大胜,不过我军损失也不小,据俘虏供称领军的主将居然是大食的国王的亲弟啧什么木耳,佐国,那亲王叫什么耳啊?” 李佐国连忙站起来躬身回答:“回禀都护,是叫泽尔法尔。阿拔斯。” 李嗣业哦的一声说道:“到西域十几年了,这些胡人大食人的名字就是说不好,就是叫这个泽尔法尔的是新建立的黑衣大食国王亲弟,之前大食就针对我大唐的商人制定了高额商税,致使现在商路几乎断绝,这样下去可是不行,为了打开商路,我们来年定要和大食一战。” 段天和在边上奇怪的问道:“这些商人有什么可虑?商路不通就不通啊,反正更需要货物的是大食而不是我大唐更需要他们的东西,我大唐物产丰饶,怎么会稀罕和大食做生意?跟何况为了商人要和强大的大食打仗?” 段天和的思想其实代表了大唐很大一部分文官的思想,他们一边苦读书籍从科举出仕做官,每年的俸禄不过区区,而大唐商业发达,商人虽然没有地位但是因为钱财很多,过的日子富比王侯,这些以天下为己任的文官们就很是郁闷了,我权力那么大过的日子还没有这些商人过的好?这岂不是本末倒置,于是就开始漫骂了,什么商贾自古重利轻义啊的说法就冒了出来,认为商贾不事生产,结果只是利用两地的物价差别就轻易的发了大财,这是不能容忍的。 当时大唐的商业为何发达有一点是大唐几乎没有商业税收,主要的税收是农税,而经过百年的发展和修生养息,地大物博的大唐产出丰富,这样就导致了商业的繁华,还有就是大唐虽然盐铁是官办,但是因为节度使制度是节度使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