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四十七百禽谷口毙凶僧 (第2/3页)
:“很好,你不愧是我的徒儿,还有第三件事,比起这两件来,更加艰巨,更加繁重,如果你做不来,一个不巧,反而有杀身之祸!” 王重阳吃了一惊,问道:“师父,这是什么事呢?” 清虚散人面色凝重起来,向周伯通说道;“伯通,你到屋子外边把风吧,小心留意,这间屋子一百步内,不准别人接近,知道没有?”周伯通答应一声,立即走了出去。 清虚散人又拿起另外一卷画轴,他并不立即打开来,向王重阳说道:“徒弟,你在江湖阅历了十多年,可知道有一本武学奇书,叫做九阴真经,散失了几百年,中士武林各派;最近一百几十年来,刻意找寻,始终没有把它找着,这件事可知道吗?” 王重阳哦了一声,答道:“弟子已经听见人说过了,九阴真经是东晋高僧法显著的,集天下武学之大成,千多年来,武学名家为了争夺九阴真经互相残杀而死的,不知道有多少人。后来这本经被崆峒派得去,保管了十多年,却被昆仑五老登门强借,崆峒派的三子用缓兵计把他稳住,拿一本假经出来骗了他,然后把真经原本带到中士隐藏,由这时起,真经便失落了,弟子所闻如此,不知是与不是?” 清虚散人点头道:“你既然懂得九阴真经的故事。那好极了:你看这幅画图!”他说着把那卷轴画打开来,王重阳定晴一看,这画图是一座巍峨雄峻的山岳,白云如海,古木参天,王重阳觉得画里的山有些眼熟,仿佛自己到过,他沉吟了半晌,忽然醒悟过来,向清虚散人道:“画图里的山岳,是陕西的西岳华山,是吗?” 散人笑道:“不错,你看山上有些什么?” 王重阳手把画图,细心的看下去,只见华山下面有一条清溪,流水溅溅,岸上有一个蓑衣老人,拿了一根钓竿,坐在一簇古松下面,垂纶而钓,半山上有,一个女子,正在那里舞剑,衣飘袂举,神态逼肖,除了这两个人外,便没有其他人物了,再看画面构图,山云空静,风光如染,确是名家手笔!王重阳十分欣赏这幅画图,他呆呆地望了一阵,突然间道: “师父,这幅画图是不是隐着九阴真经的藏处?” 清虚散人大赞道:“是了!你真个天纵聪明,将来一定能够光大全真派的门户,实在向你说吧!这幅画图是崆峒派名宿海云子的手笔;海云子是当时九阴真经的发现人,也是计骗昆仑五老,抄录假经的主要人物,他晚年归隐在华山,九阴真经原本据说是由他隐藏的,你看画轴下面,还有秘密!”他说着把画轴向左一推,奇怪的事马上出现了! 原来那画轴是枣木做成的,表面看来平平无奇,可是清虚散人用手一推,画轴靠近画纸之处,弹出两块纸片来,纸片上注满蝇头小指,字迹清秀,还是颜鲁公体,内文竟是: “浩浩愁,茫茫劫,人有生死,月有圆缺,嗟哉真经,武林碟血,余于德佑三年,抱经隐华山之阳,五羊罹疾,白知不起,乃以掌削山石,磋成鱼形、实真经于鱼腹,投之山溪之内,井植松七林于溪边以为记,留赠有缘,并力疾书华山画图,启视后学,使其他日得经,当知前人用心之苦,取经之难,有所戒惕,庶免藉真经为恶也。海云子题跋并图。” 王重阳看完了楷字,面上微微变色,说道:“师父,原来九阴真经藏在华山山溪一尾石鱼的肚腹内…”话未说完,清虚散人突然一声大喝:“斗胆鼠辈,居然到来窥探!”就话声中,举手一掌,猛向窗户外面推了出去。 他刚才一递掌,窗外嗤嗤几声,射进五颗银中带青的寒星来,疾向盘膝跌坐在蒲团上的清虚散人身上飞到! 这一下变起仓猝,突如其来,清虚散人哼了一声,正要拼运气功,抵挡五颗银弹,王重阳却是手急眼快,左手捧定画图,右千长袖向外一拂,及时使出“飞袖流云”的绝技来。叮叮几声,竟把射向师父身上几颗暗器,拂落地上,原来是并颗铁蒺藜,大如胡桃,蓝汪汪的生满倒刺,看这些铁蒺藜,一颗至少有二两重,江湖上使用这样沉重铁蒺藜的,可说罕见之至! 王重阳这边拂落铁蒺藜,那边把画轴向师父面前一放,拔身一耸,疾如飘风似的,穿窗而出,一溜烟追了出去! 他一穿出窗外,便看见自己的师弟周伯通,距离屋子三丈,直挺挺的躺在地上!十几丈外,却有一个头戴羊角帽的僧人,起落如飞似的,奔向百谷口。 王重阳一看周伯通的形相,知道他是着了人家的点xue法,师父可以解救,自己捉拿凶徒要紧,九阴真经秘密被他听去,非同小可!王重阳一提气,展开上乘飘萍的轻功来。倏起倏落,不到百十丈的功夫,已经追到那僧人的背后。 王重阳起先以为他是少林寺的和尚,可是定睛一看,这和尚肌肤作古铜色,一面孔的虬髯,僧衣形式怪异,跟中土的和尚大不相同,王重阳心中一动,抖丹田气喝道:“何方僧人,胆敢私人百禽谷,逞凶伤人,快些留步,不然的话,我可要无礼了!” 那头戴羊角帽的怪和尚看见王重阳追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