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帝国的远征军 (第1/3页)
第一章 帝国的远征军 帝国历351年5月2日。尹川王率领的军队和军务院指挥的中央及地方各军团在马邑城胜利会师。第二次马邑会战宣告结束,星月帝国成功收复了马邑城。在关中平原作战的巴特隆的军队除了少数几股依然负隅顽抗之外,其他的不是被全歼,就是狼狈逃回了石门关。 虽然星月帝国在这场战争中取得了胜利,但巴特隆的损失并不算大,他是有计划有组织地主动退回石门关的。巴特隆的心思再明白不过了,他是想凭借白龙山险恶的地势和坚固的石门关,占据半壁江山,与星月帝国分庭抗礼。 星月帝国隆圣皇帝刘度这些日子心情不错。他虽然因为劳累过度,身体有些不适,但他的兴致很高,他甚至置太医院那些大夫们的叮嘱于不顾,坚持要到马邑城来慰问曾浴血奋战的将士们,同时也为了接见尹川王乌海图和功勋卓著的蓝玉将军。 由于皇帝陛下亲临马邑城,原定在帝**务院召开的最高军事会议,也就只好改在马邑城开了。皇帝陛下还提议,破例邀请东南边防军的前锋将军蓝玉参加军务院的高层会议。同时被破例邀请的还有一位年青将领,那就是第一个攻进马邑城的羽林军第二军团的提督熊天云。在军务院的高层会议上已经很久没有出现过这么多年青的面孔了。 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如何继续西进,以彻底打败来自北方草原的侵略者。大家经过密切磋商,一致认为应该绕开坚固难攻的石门关,从南部的丘陵地区进军河汉平原,威胁西都城。虽然路途遥远一些,但能让敌人的地势之利发挥不了作用,从而减少军队的伤亡。大家唯一感到疑虑的是,如果派遣较少的军队远征,恐怕起不到镇慑敌人的作用,反而有可能被击败;如果派遣较多的军队远征,又担心马邑城和东都的防御力量不够。在远征军队的数量和规模上诸位将军发生了争执。双方各有道理,争得面红耳赤,不分上下。唯一没有参与争论的就是尹川王乌海图和年轻的蓝玉以及更加年轻的熊天云。 在军务院的会议室里,蓝玉和熊天云的军衔最低,资历也最浅,虽然两人都曾立下赫赫战功,但跟这些大将军和军务大臣们在一起,还是没有说话的份儿。乌海图就不同了,他可是目前帝国仅有的手握重兵的封疆大吏了,他在这会议室里的地位仅次于皇帝陛下和军务大臣魏元忠,他为何也显得如此拘谨呢?隆圣皇帝刘度虽然一直端坐在上位,但他早就无心听诸位将军引经据典的争论了,他的心思全都在那个胖胖的,笑容可掬的乌海图身上。 刘度眯着眼睛,装作不经意地看了看乌海图。 乌海图在诸多的王公中长得最不像个王爷。他的相貌很有特点:小圆眼睛,鼻梁高挺,鼻子又厚又大,显得十分醒目,他的鼻尖弯弯的像个钩子,鼻子下面是修饰得很好的微微上翘的八字胡须。他成天微笑着,笑的时候,左边胖胖的脸颊上还有一个若隐若现的小酒窝,显得十分可爱。他的衣着打扮顽固地保持着南疆山地民族的风格,绝不追求帝国官场上的那种奢华气派。他如果走在东都城的大街上,准被别人当成一个手里有两个臭钱却不知道怎么花的乡下的土财主。就是这么一个长得不起眼的家伙,却是挽救了中洲大陆的整个战局,改变了历史走向的大人物。 乌海图在刘度心中的感觉是沉甸甸的,而且是模糊不清,琢磨不透的,他不知道在这副亲切和善的笑容之下藏的是一颗什么样的心。是一颗忠心?还是一颗祸心?不管是什么心,这个人都是需要刘度倍加小心,倍加警惕的,因为他的手里有一把帝国最锋利的剑,这把剑就是蓝玉。 刘度又看了看坐在乌海图身边的蓝玉将军。蓝玉穿着一身崭新的墨绿色的制服端坐在会议桌的末端。在这间会议室里,他的年纪和军衔显得跟大家格格不入,跟他有同样的军衔的参谋官们都只能在诸位将领身后站着。在座的这些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家伙们的军衔都比蓝玉要高得多。但不知是什么原因,刘度发现,每一个将军在发言时都要看一眼这个年纪也只有二十七八岁的年轻将领,显得非常顾忌他的态度,生怕自己的发言一不小心被他耻笑了去。看来这个蓝玉年纪虽小,威名却很大,大到连帝国的大将军们在他面前都少了一份自信。 刘度终于忍不住笑着问乌海图:“尹川王有何高见啊?为何这么长时间都不说话呢?” “陛下说笑了。我哪里有什么高见啊。我本来听龙骧将军说的挺有道理的,马邑和东都城的防御确实很重要啊,万一有什么闪失,那对士气民心的打击是非常大的,而且远征军也会有后顾之忧,不敢放手一搏了。可又听羽林将军一说,也觉得很有道理,这次远征的意义确实重大,总不能孤军深入吧。万一失败了,那可不得了。两位将军的话都有道理,我脑子笨,领会的慢,正在琢磨呢。” 乌海图两边都不得罪,他的话就像他的长相一样圆滚滚的。 乌海图的态度是:我是来帮你们打仗的,你们想怎么打,我就帮你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