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言而无信 (第2/3页)
色平静地下令收兵。这个结果本在他的预料之中,能征善战的东南边防军和大名鼎鼎的蓝玉将军岂是他一仗就能拿下的?镇守这座小城的可是中洲大陆上最优秀的军队和最出色的将领。巴特隆一点儿也不着急,他有的是本钱跟蓝玉耗下去。他现在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如何把敌人的援军击退。这对他巴特隆来说并不困难,因为这支帝国的中央军团和七拼八凑的地方军团根本就不是他的对手。 黄昏时分,蓝玉依然静静地站在北城楼里,从窗户里向远方眺望。敌人扎下规模庞大的连营,帐篷连着帐篷,旗帜挨着旗帜,一眼望不到尽头。敌人正在生火做饭,炊烟四处弥漫,远远望去,就像一片烟海。 蓝玉突然发现敌人十分强大,这批攻城的军队绝对都是训练有素的精锐之师。狡滑的巴特隆从马邑兵败是假,保存实力才是真。看来自己面对的真是一场凶险无比的恶仗了。 蓝玉这时又抬头望了望天色,天上彩霞满天,一轮火红的落日已滚落到了地平线上。 夜幕就要降临了。 帝国历351年7月30日。 远征军大本营的中军大帐里显得冷冷清清。吴曙天眉头紧锁,满面愁容。刚才大帐里还有一些参谋官和将军们在议事,后来都被气急败坏的羽林大将军轰了出去。如今大帐里只有吴曙天一个人背着手在帅案前走来走去,显得焦躁不安。 “启禀大将军,卢先生回来了”站在门口的侍卫进来禀报。 “快快让他进来”吴曙天抬起了头,那副神情仿佛看到了救星。 “遵令”侍卫转身跑了出去。 不一会儿,走进来一位四十多岁风尘仆仆的白净书生,他的身材很高大,四肢修长,但五官长得有些小气,小鼻子小眼睛拼命挤在一起,显得很有趣。别看他长得有点儿可笑,却不是个等闲之辈。此人姓卢,名隐,自幼聪明好学,学识渊博,机敏过人,二十七岁就被西都大学特聘为政治学教授,三十岁时被吴皇后选中,当上了太子刘昫的启蒙老师。此人不仅学问好,而且为人耿直,性格刚烈。太子小的时候十分顽劣,不听训导,他就敢用竹条重惩太子。皇帝刘度心痛儿子,试图阻止他,可他丝毫也不让步,坚持有错必罚的教育方针,甚至不惜以命相抗,弄得刘度没有办法,只好放手让他去管。没想到,太子受了他的惩罚非但不记恨他,反而跟他更加亲近。在他的严格训导下,太子也渐渐地变得比以前懂事了。为此,吴皇后十分信任他,他也就渐渐成为吴氏家族里最重要的智囊人物了。这次吴曙天奉旨远征,特意把他从太子那里要了出来,以便早晚请教。 “我正派人到处找你呢你到哪里去了?都快急死我了”吴曙天迎上前来,一把拉住这位卢先生的手就往里引。 “王爷为何事着急?”卢隐问道。 “还不是当初你给我出的那个馊主意非要让蓝玉去夺什么安平镇一个小小的安平镇就真的那么重要吗?现在好了,蓝将军被巴特隆的大军团团围困。我派出去的三路援军全都遭到了敌人的阻截。别说救援了,连城墙都没看到就被打退了回来。你说,你让我怎么办?” 卢隐微微一笑道:“就为了这点儿事?” 吴曙天气得把官帽都摘了下来,他追着卢隐身后大声质问道:“你竟然说这是一点儿事?我这左路军的十来万人全都被困在了安平镇,进不能进,退不能退,眼看就要被吃掉了,这难道只是一点儿事?” “王爷莫急。”卢隐坐在了帅案前的座椅上,不紧不慢地说“我如果记得不错的话,王爷参军也该有三十多年了吧?” 吴曙天不敢对卢隐太过不敬,毕竟他是太子身边的人,所以只好耐着性子答道:“是的,我自打十八岁从军校毕业到现在,已有三十三年了。你问这干嘛?” “据我所知,那个伪皇帝巴特隆带兵打仗也有三十多年了。若论行军打仗,排兵布阵,跟巴特隆相比,王爷自认为如何?” 吴曙天想了想,摇了摇头说:“不如。”吴曙天的自知之明还是有一些的,他知道他的升迁得益于他的贵族出身和皇后吴月如的关照。他之所以能当上羽林大将军,如今又执掌远征军的帅印,靠的是皇帝陛下对他的绝对信任,而不是军功。 卢隐继续说:“这就是了。自远征以来,咱们虽取得了一些胜利,但却没有跟巴特隆的主力正面交锋过。第二次马邑会战咱们虽然赢了,但巴特隆是主动退回石门关的,他在保存实力。如今巴特隆集结了六十万精锐之师与我们决战,我们只有五十万人,兵力上我们不占优势。他们以逸待劳,而我们长途跋涉,如今又是在这广阔平坦的大平原上,他们的骑兵正可以纵横驰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