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卷三十一 (第6/7页)
阻礩没有了东顾之忧”为理由,主张“不如留下广吉刺,用来牵扯阻礩的力量”宗浩秉奏道“:国家以堂皇的气概,不能扫灭一个小部落,还留恋凭借那个广吉刺来捍卫吗?臣请求先攻破广吉刺,然后调兵向北去消灭阻礩。”奏章再呈上,皇帝听从了他的意见,并诏令宗浩说:“即将去征伐北部,本来是卿的诚意,更应该谨慎留意,不要最后后悔。”宗浩探得合底忻与婆速火相勾结,广吉刺的兵势必然分散,他们既然惧怕我去征讨,而又有掣肘的仇敌,那么按道理他们一定请求投降,可以去呼唤他们这样做。因此宗浩派遣主簿撒带领二百兵士当先锋,告诫他说:“如果广吉刺投降,可以就地征用他的兵来争取合底忻部,继续侦察他的余部在什么地方,速派人来报告,大军便可进发,和你共同击破他们是一定可以成功的。”这个叫合底忻的部落,与山只昆都是北方特殊的部落,依仗强盛而保持中立,不隶属哪个国家,在阻礩、广吉刺之间往来,连年sao扰边疆,都是这两个部落干的。主簿撒入敌方境内,广吉刺果然投降,于是征用他的兵马一万四千骑,然后派人骑马飞驰向宗浩报告,并待命。 宗浩率军向北挺进,命令专人给军队准备三十天的粮食,通报撒在移米河会师,共同攻击敌人。但是所派的人误入婆速火部,于是东军没按规定日期会师。宗浩的先头部队到忒里葛山,遇到山只昆所统领的石鲁、浑滩两部,把他们击败逃走了,斩下敌人首级一千二百,擒获俘虏,缴获战车、牲畜很多。进军到呼歇水,敌人锐气大减,于是合底忻部落长白古带、山只昆部落长胡必刺以及婆速火所派遣的合伙者都乞请投降。宗浩接受皇上诏令,告诉让释放他们。胡必刺说,所属部落迪列土近日在移米河活动,不肯一起投降,请求去讨伐他。于是转移部队靠近移米,和迪列土的军队遭遇,斩了迪列土军的首级三百,敌军落水淹死的十四、五人,缴获牛羊一万二千头,以及数目相称的车、帐。合底忻等人唯恐大军到来,向西渡过移米河,丢弃辎重逃跑了。撒和广吉刺部落长忒里虎追赶上了他们,在纞里不水纵向攻击把他们杀得大败,婆速火九部斩敌首,赶敌入水溺死的有四千五百多人,缴获骆驼、马匹、牛、羊无计其数。军队凯旋,婆速火乞请归属我朝,并请求在当地设置官吏。皇上诏令表彰宗浩,将他升迁光禄大夫,把所缴获的六千匹马放在牧区饲养。第二年,在东北部排宴,不久拜宗浩为枢密使,并封为荣国公。 当初,朝廷在泰州设置东北路招讨司,距离边境三百里,每逢有敌军入侵,很快出兵追踪袭击,敌人已逃遁离去。到现在,宗浩奏请将招讨司迁徙到金山,用来占据要害之地,并设副招讨二人,分别驻扎在招讨司左右两方,于是敌人不敢进犯。 适逢中都、山东、河北屯驻军人而田地不能供养,官田多数被百姓所冒占,圣上命令宗浩去查处此事,宗浩到各道把军人户籍分别括进去,这样屯驻军队大概总共得到田地三十余万顷。宗浩返回,因为有妓女相随被问罪,由于被宪司纠查,派出任知真定府事。后来迁任西京留守,又任枢密使,进拜尚书右丞相,超授崇进。当时惩治北部边境的不安宁,讨论建筑壕垒用来戍守,朝廷大臣的意见多数不一致。平章政事张万公极力主张不可以这样做,宗浩坚持认为这样做很方便,于是圣上命令宗浩去行使这件事,监督这项工程。大功告成,皇上赐诏表彰他,赏品很丰厚。 撒里部长礫括里进入边塞,宗浩带兵追踪,和仆散揆的军队联合攻击,敌人逃遁离去了。皇帝诏令宗浩回朝,表彰他,逾越等级提升他仪同三司,赐玉束带一条、金器一百两、重币二十端,进拜左丞相。 宋人制造事端,破坏联盟,金国军队南下讨伐,不巧平章政事揆正在生病,于是皇上命令宗浩兼任都元帅去总督南下进讨的事。宗浩乘马车到达汴京,摆开兵势,亲自赴襄阳视察前线军队之后归来。宋人极为恐惧,这才命令枢密院事张岩带书信来乞求和解。宗浩以他们的书信中语意不顺而拒绝了,宋人仍然来告诉要向金国称臣、割地、绑送元谋jianian臣等条件。张岩又派遣方信孺带着他的君主赵扩的誓言前来,并且说赵扩同时派出三位使者,将要贺天寿节以及道谢,仍报其祖母谢氏逝世,向都元帅宗浩致书说: “方信孺回去,远贻报翰及所承钧旨,仰见以生灵休息为重,曲示包容矜轸之意。闻命踊跃,私窃自喜,即具奏闻,备述大金皇帝天覆地载之仁,与都元帅海涵春育之德。旋奉上旨,亟遣信使通谢宸庭,仍先令信孺再诣行省,以请定议。区区之愚,实恃高明,必蒙洞照,重布本末,幸垂听焉。 “交兵的开端,虽然是本朝失于轻信,然而痛恨罪恶jianian臣的蒙蔽欺骗,也不是觉悟的不早。自从去年五月,放逐了邓友龙,六月又诛杀苏师旦等,那个时候贵大国尚不曾出一次兵,本朝就捐出已经得到的泗州,屯驻在境外的军队命令他们全部向南撤出戍守,我朝悔改的决心,从这里可以看得出。只是名分的说法,现在和过去的情况不一样,本朝皇帝本来没有好用兵的意思,况且关系极其重大,做臣子的又怎么敢说发兵? “长江以北之地,依仗它是屏障可以遮蔽,倘若来传谕,拿什么来卫国?大朝还是应当理解体察。至于首先肇事的邓友龙等人犯了误国之罪,本来没有地方可逃,如果让我们捆绑了他们送过去,因为本朝是臣下不得自行处罚。所有年内应交钱币,前封书信里已表示增加大定年间所减下来的数目,这些对于上国来说当初何足以为轻重,特此借手来表示谢过的诚意。倘若上国谅解这种至诚的情意,贡物的多少,一定不会计较。况且兴兵打仗以来,连年遭受损失,赋税收入屡次减少,如果再从百姓那里加收,难道让百姓永陷无穷的贫困?私下认为大朝也一定有所不忍啊。在通谢礼品钱币之外,另致微诚,差不多拿这些去换那些不足。 “那些归顺投降的人,都像麻雀和老鼠一样苟且偷生,一时逃窜藏匿,往往不知存亡,本朝既然没有任用他们,难以去来为意。在隆兴时候(1163),固然有大朝名族贵将到南方来的,等到和议签定,也曾经约定各不索取,况兹琐琐,诚何足云。倘若大朝一定要追求,尚容拘刷。至于像泗州等地方驱逐掠劫人,全部应当护送回去让他们安居乐业。 “缔结新的友好条约的人不要再记住旧的怨恨,大功告成的人不要再计较小的利益。希望大力赐予畅开陈述的机会,放弃以前的罪过,宽恕那些小事,玉帛交驰,欢好如初,海内宁谧,长久没有兴兵打仗之事。功烈昭宣,德泽洋溢,鼎彝所纪,方册所载,垂之万世,岂有既乎。重要的事只有大金皇帝寿诞之节日即将来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