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史_卷五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卷五 (第5/6页)

。)

    矾山(晋故县,国初隶弘州,明昌三年来属。)

    龙门(晋县,国初隶弘州,后来属。明昌三年割隶宣德州。有庆宁宫,行宫也,泰和五年以提举兼龙门令。)

    昌州,天辅七年降为建昌县,隶桓州。明昌七年以狗泺复置,隶抚州,后来属。户一千二百四十一。县一:

    宝山(有狗泺,国言曰押恩尼要。其北五百余里有日月山,大定二十年更曰抹白山。国言涅里塞一山。)

    宣德州,下,刺史。辽改晋武州为归化州雄川武军,大定七年更为宣化州,八年复更为宣德。户三万二千一百四十七。县二:

    宣德(旧文德县,大定二十九年更名。)

    宣平(承安二年以大新镇置,以北边用兵尝驻此地也。)

    朔州,中,顺义军节度使。贞祐三年七月,尝割朔州广武县隶代州。(产铁、荆三棱、枸杞。)户四万四千八百九十二。县二:

    鄯阳(晋故县。有桑乾河、大和岭、天池、雁门关、霸德山。)

    马邑(晋故县,贞祐二年五月升为固州。有洪涛山、镬水,又曰桑乾河。)

    武州,边,下,刺史。大定前仍置宣威军。户一万三千八百五十一。县一:

    宁远(晋故县。黄河。)

    应州,下,彰国军节度使。户三万二千九百七十七。县三:

    金城(晋故县。有黄瓜堆、复宿山、桑乾河、浑河、崞川水、黄花城。)

    山阴(本名河阴,大定七年以兴郑州属县同,故更焉。贞祐二年五月升忠州。有黄花岭、桑乾河。)

    浑源(晋县,贞祐二年五月升为浑源州。产盐。)

    蔚州,下,忠顺军节度使。辽尝更为武安军,寻复。(贡地蕈。)户五万六千六百七十四。县五:

    灵仙(北有桑乾河、代王城、薄家村。)

    广灵(亦作“陵”,辽统和三年析灵仙置。)

    灵丘(晋县,贞祐二年四月升为成州,四年割为代州支郡。)

    定安(晋县。有桑乾河。贞祐二年四月升为定安州。)

    飞狐。(晋县。)

    云内州,下,开远军节度使。天会七年徙奚第一、第三部来戍。(产青镔铁。)户二万四千八百六十八。县二、镇一:

    柔服(夹山在城北六十里。)镇一:(宁仁,旧县也,大定后废为镇。)

    云川(本曷董馆,后升裕民县,皇统元年复废为曷董馆,大定二十九年复升,更为今名。)

    宁边州,下,刺史。国初置镇西军,贞祐三年隶岚州,四年二月升为防御。户六千七十二。县一:

    宁边(正隆三年置。)

    东胜州,下,边,刺史。国初置武兴军,有古东胜城。户三千五百三十一。县一、镇一:

    东胜 镇一(宁化。)

    部族节度使:

    乌昆神鲁部族节度使,军兵事属西北路招讨司,明昌三年罢节度使,以招讨司兼领。

    乌古里部族节度使。

    石垒部族节度使。

    助鲁部族节度使。

    孛特本部族节度使。

    计鲁部族节度使。

    唐古部族,承安三年改为部罗火紥石合节度使。

    迪烈(又作迭剌。)女古部族,承安三年改为土鲁浑紥石合节度使。

    详稳九处:

    咩飐详稳,贞祐四年六月改为葛也阿邻猛安。

    木典飐详稳,贞祐四年改为抗葛阿邻谋克。

    骨典飐稳,贞祐四年改为撒合辇必剌谋克。

    唐古飐详稳。

    耶剌都飐详稳。

    移典飐稳。

    苏木典飐详稳,近北京。

    胡都飐详稳。

    霞马飐详稳。

    群牧十二处:

    斡独椀群牧,大定四年改为斡睹只群牧。

    蒲速斡群牧。(本斡睹只地,大定七年分置。)

    耶鲁椀群牧。

    讹里都群牧。

    飐斡群牧。

    欧里本群牧。

    乌展群牧。

    特满群牧。

    驼驼都群牧。

    讹鲁都群牧。

    忒恩群牧。(承安四年创置。)

    蒲鲜群牧。(承安四年创置。)

    中都路,辽会同元年为南京,开泰元年号燕京。海陵贞元元年定都,以燕乃列国之名,不当为京师号,遂改为中都。府一,领节镇三,刺郡九,县四十九。(天德三年,始图上燕城宫室制度,三月,命张浩等增广燕城。城门十三,东曰施仁、曰宣曜、曰阳春,南曰影风、曰丰宜、曰端礼,西曰丽泽、曰颢华、曰彰义,北曰会城、曰通玄、曰崇智、曰光泰。浩等取真定府潭园材木,营建宫室及凉位十六。应天门十一楹,左右有楼,门内有左、右翔龙门,及日华、月华门,前殿曰大安,左、右掖门,内殿东廊曰敷得门。大安殿之东北为东宫,正北列三门,中曰粹英,为寿康宫,母后所居也,西曰会通门,门北曰承明门,又北曰昭庆门。东曰集禧门,尚书省在其外,其东西门左、右嘉会门也,门有二楼,大安殿后门之后也。其北曰宣明门,则常朝后殿门也。北曰仁政门,傍为朵殿,朵殿上为两高楼,曰东、西上阁门,内有仁政殿,常朝之所也。宫城之前廊,东西各二百余间,分为三节,节为一门。将至宫城,东西转各有廊百许间,驰道两傍植柳,廊脊覆碧瓦,宫阙殿门则纯用碧瓦。应天门旧名通天门,大定五年更。七年改福寿殿曰寿安宫。明昌五年复以隆庆宫为东宫,慈训殿为承华殿,承华殿者,皇太子所居之东宫也。泰和殿,泰和二年更名庆宁殿。又有崇庆殿。鱼藻池、瑶池殿位,贞元元年建。有神龙殿,又有观会亭。又有安仁殿、隆德殿、临芳殿。皇统元年有元和殿。有常武殿,有广武殿。为击球、习射之所。京城北离宫有太宁宫,大定十九年建,后更为寿宁,又更为寿安,明昌二年更为万宁宫。琼林苑有横翠殿。宁德宫西园有瑶光台,又有琼华岛,又有瑶光楼。皇统元年有宣和门。正隆三年有宣华门,又有撒合门。)

    大兴府,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