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卷四十七 (第8/11页)
不过问,认为责任不在自己,这对于避嫌保身的盘算是达到目的了,国家百姓将依赖什么呢?古语说‘:疑则勿任,任则勿疑。’又说‘:谋划要众人,决断靠个人。’陛下既然任命了宰相,怎么能让他亲自处理细小事而不考虑大事呢?希望皇上杰出远断,像军队编制、兵器、普通文书就听凭枢府专门执行。至于战守大计、征讨密谋都要经省院同议可否。那么做大臣知道有什么职责,天下可以治理了。 “二曰:任用台谏来扩大耳目。人主有管理政事的臣子,有提出议论的臣子。政事之臣由宰相执政,他们负责协调阴阳,成长万物,镇抚四方,厚待百姓,和皇上一起在朝廷处理国家大事。议论之臣是谏官御史,负责和天子辩论善恶、纠正对错。两者怎么能偏向废弃一方呢!从前唐文皇规定中书门下入。。议事都叫谏官跟着他,有过错就进谏。我朝虽设谏官,只是充数罢了,每遇议事都叫回避。有的兼任其他职务,有的被省部差使,有的直到结束任职没见过皇上,不出一言而离任。虽有御史,不过要求他督察官吏、查看文书、巡视仓库而已,那些关系国家利害或政令更替改革的大事,就都因为机密而没有听到。万一政事之臣随心所欲、作威作福,或掌握军队的官员因私见败坏成事的机会,皇上怎么能够知道这些?望挑选学问渊博、通晓世务、骨鲠敢说的人作为台谏,凡事关利害都叫他们参与商议,其中或许有不恰当的,全听凭议论,不许兼职和充当省部官员被差遣,如果害怕、顺从不发言就由此贬退。 “三曰:崇尚节俭以答天意。从前卫文公乘狄人灭国后,迁居楚丘,仅有兵车三十辆,就躬行节约,戴粗帛做的帽子,穿粗布缝的衣服,晚年有马三千匹,于是变为财产丰厚。汉文帝继承秦、项战争的后果,四海困穷,天子不能具备同色的四匹马,就以敦朴示众,身穿黑粗丝织品,脚穿兽皮鞋,没多久天下富足安定,四方国家都臣服。我国自从战争发动以来,州县残毁,存活的又被土寇侵扰,唯独河南稍完整,但皇帝在这里,应花的费用不可估量,要求一路负责全国的供给,反而不困难吗?依靠皇上慈仁,上天爱护保佑,蝗灾过后,去年秋稻、今年夏麦稍微可以支撑。应和上天的关键在于诚实,奉行节俭的天必降福,我私下看见宫中及东宫奉养与平时无异,随朝官吏、各局承应人也未曾有所裁减。至于贵臣、豪族、掌兵官没有人不把奢侈作为时尚,服饰、车马只要豪华富丽。现在京城卖明金衣服及珠玉犀象的比从前日增,全不是克制自己消除灾难之道。愿陛下效法卫文公、汉文帝,凡所献之物要彻底进行节制,罢免闲散官员,减少多余费用,戒除奢侈,禁止明金服饰,期望上天有所系望,太平可致。 “四曰:选好郡守县令结交民心。当今全天下官吏军队的费用、转运输送建造的劳役,都依靠河南、陕西供给。加之连年蝗灾旱灾,百姓频遇饥荒,进行救济就仓库空了,免除征调就开支不足,想把那些好处还给百姓,只有得到有德有才的郡守县令罢了。当赋役繁多、期限催促紧迫的时候,如筹划有方那么百姓力省而且易办,一旦荒谬背理就有不胜其害的。况且县令的弊病没有比今天更厉害的了。由军卫监当进纳劳效而得官的十居八九,其中的凶暴狡猾之徒趁机贪财放纵,庸懦的权归猾吏。近来虽派官廉察,惩处那些jianian诈过度,整治那些松懈软弱,然而替代的也没经过选择,所谓除狼得虎。请求明确告诉尚书省,公选廉洁无私、才能可以治理百姓的人,用来补充州县官。仍旧要清理县令的人选,和要随朝七品、外任六品以上官员各保胜任县令一员,如他日触犯贪赃条例一并跟着定罪。那资历已到正七品,和被任县令的人,都听凭委托治理,有职有权,等到任期届满升职,再命令监察按时巡视,有违法和不能胜任职位的追究治理他们,那么百姓有了好处民心就稳固了。 “五曰:和群臣多谋划以定大计。近来迁河北军户百万余口到河南,虽然去掉了多余的,所存还有四十二万多,年支粟三百八十余万斛,以致竭尽一路终年的征收,不能够供给这些不耕不战的人。虽无边事,也将坐困,何况兵事方兴,未见停止的日期呢。近来想把他们沿黄河分布,使他们自己种植,然而游荡懒惰的人不知道农事,群饮赌博习以成风,这空烦有司征索课租罢了。几百万人不劳而获而由官方供给,缓之则用缺,急之则民疲,朝廷只这一件事已经不知道如何处理,又凭什么对付敌人呢?这因为开始没有周密的考虑,不估计后果,引来这么大的错误。假使当初迁移时去留征求他们的意见,那么想来的是可以自己供给的家庭,怎用借助官府的供给,那些留下的人必有避难的场所,不必强遣,应当没有今日谋划的困难。古时君主将要举办大事,就与忠于王室的人商讨,与卿士、庶人、卜筮商讨,请求自今凡有大事一定叫省院台谏及随朝五品以上官员共同商议为便。 “六曰:重视官职的赏赐来劝勉功臣。陛下即位以来,屡施深厚的恩惠与天下同庆,不吝官爵以激励人心,以致有没到任期届满而一连升十级,承应还没有出任职位而已带有骠骑荣誉俸禄的,冗滥之极至于如此,又开卖爵进献之门,那么对披坚执锐拼死阵前的将士怎么勉励呢?官本虚名,只是出于君主之口,而天下之人一心追慕的,在于朝廷爱惜重视。如果不考虑功劳的大小,朝授给一官,暮提升一职,人们也将轻视它而不仰慕了。已经这样的事就不能责怪了,愿陛下珍惜将来,不要让公器成为平常的用具,使功赏为侥幸者所用。又如今天的散官动辄三品,有司很难迁任授职,应在减罢八资内衡量增加阶数,换上好名,也许可能使升官的不至于太快,而国家恩权不失之太轻。 “七曰:选好将帅以明军法。将是掌握国家命运的人,天下安危所依赖的人。拿万众的生命交给一人,呼吸之间就决定生死,他的责任还不重大吗?自从北兵入境,野战则全军覆没,守城就全郡被杀,怎么能说都是士卒单弱、守备不严呢,只因为庸将不懂用兵之道罢了。古语说‘:日月星不按规道运行,取士为相。四方敌人入侵,拔卒为将。’今天当将帅大都先论出身官品,有的是门阀膏粱之子,有的是亲朋故旧借力相托的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