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卷四十七 (第6/11页)
束以应答天变,东海王不肯听从,因而导致灭亡。善于救乱的必然考察乱由何处所生,善于革除弊端的必然研究弊端起自何方。如果能大明升降,变革东海王之旧政,则大治安定的成效可以指日而待了。陛下创兴帝业,不思由此而出,便商议南迁,下诏之日,士民相率上奏章请留,启程之日风雨不因时而至,桥梁几次毁坏,人心天意也已可见了。此事已经过去,岂容重又追悔,但自今之后,万事应警戒谨慎,覆车之辙,不可再拉后车而重蹈了。” 他又说:“国家不可一日无兵,兵不可一日无食。陛下为社稷计划,宫中用度都已减少,而有关方面却又多设军官,不惜费用,很无必要。有人说军官众多能够壮大声威,臣私下认为不然。不加精选而只求量多,危急时对敌能够有用吗?况且中都因为缺粮,所以车驾来到这里。稍得一块安定的地方,便忘记危难而不做准备,万一再如前日景况,有关方面不知将再请陛下去何处呢?” 三年正月,完颜素兰从中都商议军事回京,他上书求见皇帝,请求屏去左右侍从。皇帝派人对他说:“屏人以奏事,这是我常有的。近来因游茂的事而产生了猜疑的说法,所以凡是有人求见,必让一位近臣立侍于旁,你有密封奏章也不必怕不守秘密了。”不久召他到了近侍局,给他纸张让他直书所要说的话,还没有写到一半,皇帝出临便殿召见他,让左右随从全都离开,只有近侍局直长赵和长在旁。完颜素兰上奏说:“我一向听说,兴衰治乱,是国家常有之事,在于所用的人如何罢了。使用得人,虽然衰乱也仍可以支持,如果有一个不适合的,那么,即使原来国家得到治理和安定,也很快就发生混乱。以往礣军的变故,中都帅府自然足以剿灭他们,朝廷却令移剌塔不也等去招降,使帅府不敢尽力讨伐,这样既没有招降,也变得难以制服了。至于伯德文哥的叛乱,帅府正商议削除他的权力,而朝廷传旨让他统领义军,文哥因此更加放肆,改任他的旨令便拒不接受,这种不像臣子的模样也就明显了。帅府正准备逮捕他,而朝令又让赦免他,而且不让他隶属帅府。国家把一个方面的责任交给重臣,却并不信任他,这是助长叛贼的jianian诈,不知是谁替陛下策划的计谋。我在外听到传闻,说都是平章高琪的意见,请陛下裁决详察。”皇帝说:“你所说的很对。伯德文哥的事情,我并不知,如像你所说的,我又肯赦免他吗?况且你又怎么知道这事出于高琪的主意?”素兰说“:我见到伯德文哥写给永清副提控刘温的公文,里面说:‘所派的人张希韩从南京回来,说是由副枢密使平章处置,已上奏让伯德文哥隶属大名行省,不用再遵从中都帅府的约束。’刘温详告帅府。那么,罪人和术虎高琪勾结同谋事情十分明显了。”皇帝点了点头。完颜素兰继续奏道:“高琪本无功劳,也没有声望,原是因为怕死而擅自杀了胡沙虎,这也没有可称赞的。他一旦得志,嫉妒贤能,树结jianian党,窃弄国权,作威作福。去年,都下书生樊知一见高琪后,对他说:‘礣军不可相信,只怕终将作乱。’高琪便用刀杖打杀他,从此以后再没有人敢于进言国家大事。皇上信息不通,下情难以上达,都是这个人的罪责。当礣军作乱时,高琪派他同党塔不也当武宁军节度使前去招抚,结果一无所成,又任命他当武卫军使。塔不也是什么样的人,况且有什么功绩,而这样重用?以臣所见,这个jianian贼败乱法度,残杀忠良,实在不希望国家得到平静和治理。原在东海王时,胡沙虎飞扬跋扈,目无皇上,天下共知,却不敢讲,只有朝官乌古论德升、张行信弹劾他的罪恶,东海王不觉醒终于遭祸。如今高琪的jianian恶远远超过了胡沙虎,御史台谏官应当进言,但迫于他的凶焰,闭口不敢得罪。但内外朝臣民众见他这样横行,无不扼腕切齿痛恨,想要一刀刺死他,陛下有何可惜不除去他呢?臣并不是不知道话一说出而祸患将至,但臣父子连续在圣朝任职,久食朝廷厚禄,不敢苟且偷安。望陛下断然处置,这是社稷之福啊!”皇帝说:“这是件大事,你敢于提及,很好!”素兰又奏道“:丞相福兴,是国家旧功臣,请召回京,以安定众人之心,并让左丞彖多处置后事就足够了。”皇帝说:“如你所说,两人能不相斗吗?”素兰说:“福兴、彖多能够同心同德,事事无不协调。”皇帝说:“京都事多,恐怕丞相不可空缺。”素兰说:“臣下听说,朝廷正则天下正,不如让福兴回朝,以正根本。”皇帝说:“让我慢慢考虑。”素兰辞出,皇帝又告诫他说:“今天和我对答的只有你们两人,一定不得泄漏。”后来,皇帝因完颜素兰敢于直言进谏,让他再次担任监察御史。 四年三月,素兰进奏:“臣近来被任命前去查问外路官员情况,清廉有才干的不动,懦弱不公正的加以罢免,详细申奏朝廷,另外考虑使用。臣想到那些懦弱而不公正的人虽让罢免,也不过是让候补官员来代替他,候补官员有没有本领也不清楚,说不定有的还不如前官,这样就只有选拔人员的虚名,而无得人之实绩。古语说:‘县令不合适,百姓受灾殃。’现在如果后任官员更差,就将为害更严重,这哪里是朝廷爱惜民众的想法呢?守和令,是治国的根本。请让随朝七品、外路六品以上官员,各自举荐能够充当县长官的人,并写明举荐官员名字,以后考察是否有才能,同时接受赏赐或责罚,大约可以成事。在商议时有主张采用核选法,打乱资历品级等,这是不知道今天的情况和平时不同,怎能拘泥于一种定法,坐视民众疾患而不暂时加以改定呢?”皇帝诏令有关方面商议实行。 当时,哀宗还是皇太子,东宫所设置的师保、赞、谕官员大多不得其人。于是,素兰上奏说:“臣听说,太子是天下的根本,要治理天下必须先正其本,正本的要务没有别的,在于选用人员辅助他。那些生长在齐地的人能说齐地方言,不能讲楚地语言,这是没有学过的缘故。人的性情也在于学习。以前成王还在襁褓之中时,就任命周公和召公作为师保,禁戒他有追求安逸舒适的想法,告诉他保持和守成大业之道,终于使他功业光及文王武王,垂荫于无穷。唯愿陛下顺应天人之心,预建东宫。皇太子仁慈聪明,出于天生,总管朝中要事原已绰然有余,如果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