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史_卷四十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卷四十六 (第9/10页)

该。我见前平章政事胥鼎,兼有将相之才,威望极高,过去在河东行省,人人乐为所用。如今虽已退休,精力未衰,请交给重兵,让他总管公府,同力作战,这样人人都会响应,容易收复失地,望陛下考虑。”

    第二年,宣宗去世,哀宗即位。正大二年(1225),重新起用胥鼎,拜为平章政事,进封英国公,在卫州设立尚书行省。胥鼎以体衰有病为由辞职,皇帝对他说:“您以前在河东,为朝廷所倚重。如今河朔各州府多归附敌人,需要您前去谋划。您是先朝大臣,一定会办好这件事,大河以北,都由您节制。”胥鼎便带病前往,前来归降的人很多。胥鼎病重得难以自制,又向朝廷提出原来的请求,朝廷下优诏不允许。三年,又上奏章告老,并且举荐朝中贤臣熟悉军政大事的人代替。皇帝下诏回答说:“卿前往河东时,河东残破孤危,已近不保,而您一到便安定了。当卿移去镇守,敌军就不再入侵,何必过于谦虚?况且君臣本为一体,朕对待臣下岂有不同?说见外的话也就过分了。况且其余人的才力怎能和卿相比。卿年岁已高,长期在外辛劳,朕岂会不知,但国家百年来积累的基业,河朔亿万民众的生命,卿应当勉力规划宏图,同成大事。”胥鼎奉诏,心中惶惶不安,不敢再告退。当年七月去世。

    胥鼎精于吏事,为人有度量,为政贵于安定,所在之处,无论贤者或是不肖之徒,都感到高兴。南渡以来,以书生而独镇一方的,只有胥鼎一人而已。

    侯挚,原名师尹,因避讳而改为现名,字莘卿,东阿人。明昌二年(1191)为进士,当官以后,意气慷慨而有作为。承安年间,累官至山东路盐使司判官。泰和元年(1201),因收得盐税增加四分,特命晋升二级官阶。八年七月,削去一品官阶,降任长武县令。起初,侯挚担任户部主事,他和王谦一起计划西北路的军需物资,以代替张日韦。侯挚上奏说,本路钱财使用不合实际,因而被降级。贞祐初年,敌人大兵围困燕都,当时侯挚任中都麴使,他请求出京招募军队,后来因为守城有功,被提升为右补阙。二年正月,诏令侯挚和少府监丞李迥秀分别前往西山招抚。宣宗南渡,转任劝农副使,提控紫荆等关隘。不久,又改任兼六部侍郎。三年四月,同签枢密院阿勒根讹论等人认为“:如今车驾驻于南京,河南兵马不能变动,况且兵不在多,以得将为本。侯挚有过人的才干,如果给他以方便处置之权,让他招募兵士,转送粮草,事无不成,可以晋升为尚书,以总管永锡、庆寿两军。”于是,任命侯挚为太常卿,行尚书六部事,往来供给。

    侯挚便上表奏言九事。其一说“:省部是用以总管天下的大事的,如今随从各路的宣差便宜、从宜用事,往往不遵条例,动则交付六部以及三品以下官员处置,这样法度怎么能不发生混乱,应当革除这个弊端。”其二说“:近来设立四处元帅府,所统领的兵将不能说不多,然而不能取胜的原因,是因为一处受敌,其余的只是旁观,不曾发一兵一卒前去救援,稍有后退,便丢戈弃甲而逃,这是师劳而将怯的缘故。管将之道,请陛下详察。”其三说“:领兵对敌,督促民众运粮,各有各的职责,本来就不能兼用,而帅府每每命令兼进,每当遇到敌人,军队还未作战而民夫已经逃走,队列错乱,这是失败的原因。打了前仗得胜,后仗必定更换作战方法,这是担心被敌人所事先料定,何况并未取胜呢!用兵要善变,本没有固定队形,现仍因循过去,不思改,臣虽不懂军事,乱猜认为由此而失败。”其四说:“雄、保、安肃诸郡占有白沟、易水、西山这样巩固的防线,如今大都缺少官员,而现任的又都是柔弱胆怯不勇敢的人,应当尽快选用勇猛而有才干的人分别赴任。”其五说:“漳水从卫东流入海,应当在沿河设立防备,以巩固山东,使努力耕作者安于农田。”其六说“:近来京都和州县官吏往往逃亡,这是因为过去许多人曾投降过敌人,更兼转运物资、赋税频繁,民力困弊不堪,供应不上就要遭到责罚,任职期满后仍将在其他地方的情况一起计算资历和加以考核,实在有负其人,请诏令有关方面,从优确定等级,以和别处相区分。”其七说:“兵威不振,罪在将帅轻敌妄动,就像近日李英当元帅,临阵作战,酒还未醒所以失败。臣以为李英既无功绩,他滥得的官爵应当全部剥夺。”其八说:“大河以北,民众失去耕作,官吏没有俸禄,上下不安,都想逃窜。加之溃败的散兵还要抢掠,以致平民百姓更加无法生存。应当优加怜恤,尽快招抚他们。”其九说“:从来掌兵权的大都是世袭的官职,这些人从小骄惰,受不了劳苦,而且胆小怯弱,怎能依靠?应当选择勇猛过人、众人信服的,不用查问过去资历加以作用。”皇帝略加施行。

    当时元帅蒲察七斤以通州叛降,他多次派间谍劝说侯挚,侯挚担心受到诬陷,便上奏章自我申辩。皇帝安慰他说:“您是我一向所深知的,怎么会被离间得了呢?你一心一意尽职,不要怕受猜疑而沮丧。”八月,任命他为代理参知政事。不久,拜任参知政事,在河北设立尚书行省。原先,侯挚上奏说:“河北的东西两路,是最重要的地方,而真定守帅胡论出轻率地弃城南逃,州县十分危险。如今秋防已近,十分可忧,我愿意带招募的兵士和旧部西山的忠义军前往安抚。”皇帝批准,因而有这次的任命。十一月,入见皇帝。十七日,派他到宜村祭河神。十二月,又到河北设行省。

    四年正月,进拜尚书右丞。他曾上奏说,应当开挖沁水,以便运送物资,这时,朝廷诏令有关方面开掘。当时,河北发生大饥荒。侯挚上奏说“:如今河朔饥荒十分严重,甚至人吃人,观、沧等州一斗米要十多两银子,饿死者尸首连接。我见沿河上下允许贩运粟米北渡,但每石由官府买去八斗。那些商人并非有心周济民众,他们之所以渡河往来,只是因为有厚利可得,既然无利,谁又肯干?所以虽有济物之名,却没有可运送之物,这和不运送有什么不同?以前春秋时期列国各划有边界,但晋国饥荒则秦国运去粟米,当秦国饥荒时,晋却禁止运出,为千古人所讥笑。况且今日天下一家,河朔的民众也都是陛下的赤子,而遭受兵火之灾,尤其可怜,能够忍心坐视其死亡而不救援吗?人心惟危,臣担心那些耍弄兵器之徒,得以借口起事。希望停止官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