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征辽之役 (第2/6页)
到了。” 说这话的人是个青年男子,比贺廷玉年纪多少大几岁,他肤色颜白,眉目端整,双眼和嘴角显露出性格开朗的样子,给人一种亲切的印象。 “是魏武的诗没错。”木兰回答。 魏武就是魏武帝——曹躁。比当时早四百年之前,曹躁在旅途中登上了竭石山,作了这首诗。 “我家乡在吴兴,叫沈光,字总持。”沈光自报姓名。木兰也向对方通报了自己。沈光目不转睛地看着木兰说: “名字像花名一样秀美、芳郁,人如其名。名字和人都能成为一篇动人的诗章。” 木兰听后,心中一惊,心想,他是不是把我的身份看破了?可是又一想,沈光并没再多说什么,也就放下心了。贺廷玉不由得南响自语,心想,沈光真是个矫柔造作的家伙。 II 大业八年三月十五日,炀帝来到辽河的西岸。全长四千余里的湍急大河,出现在征辽大军面前。用rou眼勉强看到被称为辽东大地的彼岸,这里已经全成了高丽国的领地。估计驻扎着五、六万的高丽军队,他们将迎战比他们多数十倍的隋军。 高丽对于隋军的行动计划,早已知道。通风报信的是百济,百济是隋的友方,为了联合行动,隋把讨伐计划事先通报给百济。在隋看来,百济背信弃义,但在高丽看来,百济如此做也没什么好奇怪的,反正不管哪边打赢,百济都希望自己能活下去。 辽河上没有桥,成为军事防卫上一道天然巨大的壕沟。高丽军计划在河的东岸打击渡河的隋军,在给予防军最大可能的打击后,再把兵力撤回辽东城内,固守城池。但是意外的事把高丽方面惊呆了。隋军把按一定规格制作的大量木板和柱子,从河的西岸组装起来,眼看着三座人工浮桥就要拼装成了。 浮桥的设计者是天才的工程师字文档。他和宇文述是同姓,但不是同一家族。姓宇文这个姓的人,在当时北方和西方不同民族出身的人很多。宇文馆是工部尚书,负责土木,水力、矿山建设以及屯田、工艺和预防灾害等技术工作,是这方面工作最高行政官,用现在的官职来说,是建设局长兼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他的才干决不辱没了他的头衔。 公元七世纪初,在宽五里的河面上架设人工浮桥,而还是在敌军用前架设。在当时的世界上除了宇文恺之外,好像也没别人了。桥正在架设,高丽军惊慌失措地向防军发动攻击。高丽一方已经意识到,桥一旦架设成功,隋军就能发起大规模的登岸进攻战。于是,为了阻止并破坏浮桥的架设,高丽军在河东岸向建桥的精兵放箭,银箭犹如暴风雨的雨点落在精兵身上,建桥兵士一个接着一个倒下,也有掉人河里的。河水被鲜血染红。防军建桥工程受阻,进行反击又很困难。 隋军的先锋部队指挥官叫麦铁杖,是一员猛将。他站在还没完成的浮桥前端,挥动着大刀抵挡飞来的敌话,两眼怒视敌军。大喊着从桥端跳进河中,水花四溅,他披着到腰间的水向河东岸奋进,把一个正抬头指挥的高丽将领的头一刀砍掉,敌人喷着鲜血倒下,成为开战后高丽一方第一个死者。随后孟金叉、钱士雄二员大将也亲到东岸,但因为高丽军的弓箭手万箭齐发,防军的后继将士冲不上来。二员大将在敌军中处于孤立无援的险境,成了高丽军刀箭攻击的主要目标。 麦铁杖的大刀像车轮似地旋转飞舞,砍杀袭来的敌兵,他每喊一声“杀”就是一蓬血雨标上天空,高丽兵士的头和手腕被应声砍下。敌人渐渐退缩,包围环扩大了,麦将军咆哮如雷,越杀越勇。但是,不幸的事发生了,大刀砍了二十多个敌人的盔甲,终于也折断了。徒手的麦铁杖被前后三支前刺中,他毫不畏法,拔下刺在身、上的一根就,反手把刺伤他的三个敌人也扎死,终因体力不支而倒下了,接着敌人的五支前刺向他,壮士血染战场…孟金叉和钱士华二位猛将也死于敌方乱刃之中。 南军对麦铁杖的壮烈牺牲,皆是一阵静默,他不愧为猛将豪杰,他的事迹保(水流传)中的英雄们一样流传千古。 麦铁杖出生在陆统一全国之前的南朝陈国的一个贫苦百姓家。“铁杖”不是他正式的名,是大伙儿起的一个绰号。他原先爱喝酒,赌博的恶习总也改不了,后来堕落成强盗,彼官府抓住当了官户。包户就是朝廷中的奴隶。他白天伺候宜人贵族充当奴隶,夜间离开;宫廷,到百里之外重躁旧业,仍是作强盗。中国的奴隶比起西欧一些国家的奴隶自由。有这样一个笑话:主人命令奴隶去给他买风奴隶回答,我的工作是看守先祖的坟墓,买酒这类的事契约中没有写,主人没办法,只好自己去买酒。 强盗之谜惊动了陈国的朝廷内外。知道麦铁杖真面目的人把他暗中作贼的事密告给官府,但没人相信白天在宫廷认真干活的麦铁杖,黑夜能到百里之外的地方去当强盗。但因为这个强盗总也抓不到,一个叫蔡征的大官想了一个办法,目的是试试谁有这种扭人能力,他写了一张告示。告示内容如下: “聘求今夜到徐州衙门送公文,明晨能返回府中的壮士,能完成者赐黄金一百两。” 麦铁杖应召来了,他果然当夜到徐州,次日一早返回府中。蔡征大惊:“这个人果然就是犯人!”本该处死,但一想他腿脚快,实属超人,杀了怪可惜的,于是,免去死刑,把他流放了。 他时转运来是在隋统一全国之后。隋朝名望很高的大臣杨素看中了麦铁杖的能力。麦游泳过长江的速度和鸟飞一样快,他一个人杀死三十多个强盗,使杨素感到惊讶。就这样在杨素的提携之下,麦铁杖当上了将军,他在参加与突厥的战斗中和平定叛乱中屡建战功。因没上过学,目不识丁,作文写字的工作,最初完全无法胜任。后来学了些法律,彼任命为汝南郡太守,强盗的事洗手不干了,并在事业上作出了不少成绩。 麦铁杖出生在贫苦家庭,又没读过书上过学,却闯出了名声,这引起一些人的嫉妒。有一个叫窦威的大官嘲弄他说:“姓麦的可真罕见哪广言下之意是说,麦这个字带乡土味,是下层人家的姓。麦铁杖全无动怒,若无其事的对窦说:“麦也好,豆也好,有什么稀奇的?”利用窦与豆同音这一点,巧妙地把窦威当众问的哑口无言,面红耳赤。 此后,麦铁柱又晋升到右屯卫大将军,并授予他往国的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