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一女婴 (第3/3页)
是个难题——要造一个理由容易,但是要瞒过冰雪聪明,玲珑剔透的穆秀珍,只怕不是易事! 但七叔既然这样说了,自然也只得答应。 于是,我就用电话,与应该在法国的穆秀珍联络。 电话接通,留了口讯——一般“要人”都有二十四小时的联络电话。然后,等候回复。 大约十来分钟,在这段时间内,七叔陷入了沉思之中,我和白素,也不去打扰他。 等到电话铃响起,按下掣钮,听到的都是云四风的声音,白素问:“秀珍呢?” 云四风的回答是:“老婆不知何处去,老公独自笑春风。” 我笑道:“问你也一样,秀珍原籍何处,请告诉我们。” 这将是一个极普通的问题,但是也不免有些突兀,所以云四风并没有立即回答。 云四风是科学家,又是工业家,行事作风,必然有条有理,和我那种天马行空的作风,大不相同,所以我也不怪他不能立刻有答案。 约莫二、三分钟之后,他才道:“真是,我完全不知道她原籍何处——兰花姐是哪里人?她们必然是同一籍贯。” 我笑道:“那还用你说,就是不知道,这才问你!” 云四风强调:“我真的不知道,从来也没有问过——从来也没有注意过这个…你为什么要问?” 我顺口道:“没有什么,只不过闲谈之中,忽然谈及而已,她有了音讯之后——” 我话还没有说完,云四风已经紧张起来:“喂!别告诉我她…是外星人!” 我大是啼笑皆非,忙道:“不!不!我说…不是这个意思…” 本来,我想说“秀珍她绝不是外星人”的——但是心念电转间,我想到,我对穆秀珍不能说是太了解,也难以肯定她一定是地球人,所以这才改了口。 云四风心思缜密,一下子就听出了语意之中的含意,便追问道:“那是什么意思?你要告诉我!” 我有点生气,提高了声音:“稍安!你别神经过敏好不好?” 云四风道:“那能怪我吗?和你这个怪人,沾上一点关系,都会变外星人!” 我又好气又好笑:“混蛋!” 云四风还不放心:“真的没有什么重要事?” 我向七叔望去,想看看他的意思,谁知他宛若老僧入定,一点反应也没有。 我就应道:“当然没有——你能联络到她,就请她打电话给我们。” 云四风道:“能找到兰花姐也一样?” 我道:“当然,不过小事情,就不必惊动她了!” 云四风竟然相信了真是“小事”因为若事关重要,我一定会要他去找木兰花的。 云四风没有再说什么,我放下电话,做了一个无可奈何的手势。 七叔在这时,忽然说了一句无头无脑的话,他用大是感慨的语调道:“我一生经历过的时代,可以算是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了!” 我和白素,面面相觑——这个题目实在太大,我们都不知道该如何搭腔才好。 七叔又补充道:“或许,这是亲身经历的缘故,感受特别深,所以感觉也强烈。其实,历史上几乎没有一个时期又黑暗,又是亲历,只是读史,自然不知痛痒!” 我和白素仍然不知他究竟想说什么,所以仍然只是唯唯以应。 他又叹了几声,再发议论:“其实,我和你们,也都未曾亲自经历,只不过身处这个时代之中,可以在黑暗的边缘,窥视一下,那已足以令人遍体生寒,感叹人间何世了,真难想象身在其中的人,所感受到的,不知是何等的苦痛!” 我被七叔的喟叹所感染:“是啊,这一个世纪来,人类的苦难,真是说不尽。” 七叔笑得惨然:“最冤枉的是,究竟为了什么,才形成了这样的大苦难,不但当事人说不明白,就是后世人,冷静下来分析,只怕也弄不明白。” 白素也喝了一口酒,她发表意见:“也不是太不明白,为来为去,只是为了三个字。” 她说到这里,顿了一顿,才把那“三个字”说了出来:“争天下!” 我和七叔一起吸了一口气。 是的,争天下! 为了争天下,小焉者,兄弟可以互相残杀,母可以杀子,子可以-父,什么伦理关系,全都可以-诸脑后。大焉者,结党斗争,你有你的主张,我有我的意见,不论文争武斗,都必置对方死地而后已,而处死的方法,五花八门,千变万化,与五千年文化相辉映,成为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为的,都是争天下,以万民为刍狗,就是为了争天下! 七叔越说越激动,可是忽然之间,情绪一变,又哈哈大笑起来,大声道:“争到了又怎么样?” 白素道:“自然希望一世二世三世万万世传下去。” 我耸了耸肩:“别以为只有小人物好做春秋大梦,大人物也一样!” 七叔长叹一声:“什么时候,这种梦不再有人做了,这才真正天下太平了!” 我和白素互望了一眼,我们都知道,七叔这一代人,胸怀和我们,有些不同(一代有一代的胸怀感情,再下一代自然又大不相同)。他那一代,饱历忧患,对世上的一切事,长嗟短叹,狂歌当哭,借杯中酒,浇胸中块垒,也还不够。 所以,我们都不再搭腔,七叔也喝了一回闷酒,情绪渐渐平复,忽然,他用很是平常的声音道:“那天,我上了船之后,一直在盘算如何处置那三件喇嘛教的法物——那三件东西,关系到二活佛的真伪,非同小可,我不能老带在身边。” 我和白素都知道,他是把三件法物,沉到了河底,但都没有阻拦他说下去。 他又道:“恰好,我在船尾,见到船家正在用铜油补木缝,我灵机一动——你们都已知道以后的事了。” 我道:“只知道你把盒子沉到了河底,千古不废江河流,那确然是最好的方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