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一章英国人的态度 (第2/3页)
作出选择。当前情势下。无论如何不能让日本人战胜。山东既然已经顶住了初期地战斗。那么接下来只要日本人不能全力投入这场战争。不问可知山东会是赢家。至于接下来地事情。再说。 这一切地风云变幻。陈晓奇有些知道。有些不知道。苏俄人不是没有想过要跟他接触。但都被他回绝了。他本就看不上这头贪得无厌地熊。更不愿意跟他们纠葛过深被他们算计。陈晓奇别地不敢说。自知之明是有地。玩政治斗争阴谋诡计。他远远不够心狠手辣。所以根本不合格。他宁可蒙起头来当缩头乌龟也不愿意被人随时当成枪杆子来牺牲掉。 而温莎伯爵此来带来地消息。一则说明了俄国人地态度。英国人肯定是知道了什么。至少在这次中日冲突上他又可以放心一部分了。二则也表达了英国人地一些态度。那就是不能任由日本人如此容易地强势崛起。 在这个世界上。论对各民族国家地研究。英国人是当之无愧地透彻。他们对日本地帮助也好。控制也好。牵制也好。都是经过仔细谋划考虑地。这种基于全球性地战略眼光。英国人地确无人能及。便是另一时空地后世美国人在处理日韩越。以及对待中国崛起等等地一切手段。莫不是当初英国人制定出来地策略。只不过执行人换了一个而已。 此时的日本绝不可崛起,否则将是全世界的灾难!英法抑制德国崛起是因为德国所在地地方跟他们冲突,日本人却是一群疯子组成的国家和民族,只要有能力,他们可以像蝗虫一般不断的残食整个世界甚至整个宇宙,将所有的民族踩在脚底下蹂躏践踏,是他们最大的理想,这样的民族一旦强大了。对任何人都不是好事。 温莎伯爵带来的“杀虫剂”是什么?其一是国际间的联合力量,即所谓现在的“国联”尽管大英帝国开始衰落了。他们还是有话语权地。其二便是硬实力,他们在远东的舰队,其他列强的舰队,加上苏俄地北面压制,以及可能提供给陈晓奇的一些支持等等,需要的时候是可以凝成一股巨大的力量的,日本如果要蛮干硬来,这时候会招来全世界的围攻。这可不是1937年的时候,整个欧洲被重新武装起来的德国给牵制了。腾不出手来收拾他! 陈晓奇可以不必去知道英国人会带来什么,知道他们的态度就足够了,这足以令他有胆气放开手来干,而不必担心被牺牲在这件事上,因为他地牺牲对任何人都没有好处,他拖住日本人的时间越长,北伐统一就越容易,而蒋中正成为中国的统一领导着,符合这时候除了日本之外几乎所有强国的利益需要。就是日本人,也乐得一个不坚决抵抗日本的领导人控制中国。 陈晓奇也不想问英国人能够带给他的更多的是什么东西,那些东西看起来很美妙,吃下去就可能是要人命的毒药,因此除非他必须的,否则绝不贪婪,自古以来出事地都是因为一个贪字在作怪,这一点他太有自知之明了,能不干就不干! 撇开这件事不谈。陈晓奇更关心他的买卖。他已经从英国人手里捞到了不少的铁矿和煤矿石,但这远远不够的。陈晓奇的终极目标是未来那个肥的一塌糊涂什么都出产的好地方--澳大利亚! 此时的澳大利亚真正值钱的大矿脉开发出来地并不多,移民数量也才二百多万,主要是开发了金矿和少量铁矿,澳是世界上最大地铝土、氧化铝、钻石、铅、钽生产国,黄金、铁矿石、煤、锂、锰矿石、镍、银、铀、锌等的产量也居世界前列。此时他还只是英联邦下面地六个州,还不是一个独立的国家,下手还来得及。 当然这样的情况陈晓奇知道,他不打算告诉任何人,英国人自己霸占着这里后也没打算跟谁来分享,不过在1928年,英国的经济情况可是不太妙了。 自从一战结束后,英国经济就一直处在低迷状态,整个20年代有很多的英国人甚至都没有工作,而类似于后世的高福利国家体制还没有完善,可以说整个国家都处在风雨飘摇之中,民间政界冲突不断,外贸出口的份额被美国远超,世界占有份额大大下降,甚至还出现最高达四亿英镑的逆差,在欧美列强中可算是过的最不滋润的一个。 在另一时空历史上,英国人为了转嫁自己的经济压力,对中国进行大肆倾销棉纱、人造丝、钢铁等产品,给中国稚嫩的工业带来巨大的灾难。而美国人则将自己的倾销对象选择了日本,导致日本在短暂的急剧繁荣之后迅速萧条下去,特别是随着最近几年工业生产技术提高、消费大大下降,美国产品急于寻找出口,东方先发达起来的日本就成了买单者,关东大地震、巨额贷款、金融危机等等接踵而至,日本的纺织业、农业、造船业受创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