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夏_第一一七章阻止中国崛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一七章阻止中国崛起 (第2/4页)

态,成为西方民主世界的一部分,继续存在于欧亚之间,保持对中国的压力和威胁,是最有利的!”

    丘吉尔深为赞同:“是的!红色帝国不符合世界的需要,但是一个可控的、有自保能力的民主俄国就会成为我们的大帮手。但是现在很显然,出现这样的转变不大现实,那必须是要稳定和平的局势下,在我们的帮助下实现。如果我们不去管的话,那么一旦在中德合击下苏俄提前崩溃,对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极端不利的!因此,先我们必须保证她的安全存在,击败德国人,然后再继续动手。中国方面对她的削弱是符合我们的需要的,但是,决不能被中国人搞垮她!”

    这个度很难掌握!先要保住苏联,不让她崩溃,但又必须不能让她太过强大,否则将没办法控制,但又要让她有一定得能力去压制中国人,保持西方力量对东方的威胁,影响东方中国的强大,令中国不能全力朝太平洋海外拓展,这是真正的世界大局搌布,难度可想而知!

    罗斯福道:“我们必须要清晰无误的对斯大林表示支持的态度,这是要的。苏俄必须要有支撑到盟军反击欧洲的时刻,那之后就无关紧要了。中国方面,陈晓奇势力必须不能过多的往西部扩展,绝对不能与希特勒会师,不能让他们形成合力。”

    “所以,我们必须加大对德国的压力和对苏俄的支持!美国的欧洲军团必须尽快加强力量,同时要尽快增强对苏俄的北欧运输线的供应,失去了远东大铁路和西伯利亚工业区后,我担心斯大林的部队支撑不到那一刻!”丘吉尔毫不客气的提出条件。

    无疑,这些条件都是需要美国人来兑现的,英国已经达到了自己能力的极限,现在欧洲战场的成败,全kao美国人的恐怖数目字的物资军火战争武器的供应,通过疯狂大造舰的度加快,从美国出运载着千万吨物资军火士兵的船队浩浩荡荡开往欧洲,从英国北部绕道增援苏联,令其尽可能的支撑住,这都需要美国人来出力,还是不给钱的!

    罗斯福心中苦笑,其实美国的状况远不是丘吉尔所知道的那么好,不过,美国的工业生产力的确已经毫无争议的是世界第一,美国也的确可以拿出支撑全世界战场的物资,但是别忘了,美国人可不都是机器人啊!他们也要吃饭,他们也会疲惫,在当前这种勒紧裤腰带的全面支撑下,经济已经无从谈起,说不准就要崩溃,他这个总统的压力可不是一般的大!

    不过这个时候,他是不能说什么丧气话的,他的地位决定了,这是一个美国走上世界领导地位的重要时机,他必须要抓住,而这个代价,就是继续保持这种不计成本的支持,美国出物资,总比出人命要好得多。

    所以他点点头说:“这是不用置疑的。作为盟友我们责无旁贷。那么,我们再讨论中国人的问题。陈晓奇力量的展太快,现在他的陆军在亚洲已经无人可以抵御,而从太平洋战场上我们得知,那个兰芳国的力量也足以令人侧目,我们得小心应付了,他可能会比日本人更危险!”

    丘吉尔心中腹诽:“陈晓奇展成这个样子,还不都是你们美国人给放纵支持的?现在知道头疼了,晚了吧!后悔了吧!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陈晓奇的展史被无数次的提出来反复研究,每一个国家如果不单独成立针对他的研究部门将是极大地失职。英国更是不例外,事实上,单论对陈个人的研究,全世界恐怕只有日本才能与英国人相提并论。不同的是,日本人向来是吃了亏才知道总结,而英国人却总是防患于未然,当陈晓奇从美国回到中国的那一刻起,他们就有人盯上了。

    是的,陈晓奇的身上打着很清晰的美国烙印,无论他的家史,还是后来的扩张史,每一个关键的时刻都有美国人的影子出现,并且毫无例外的,美国人都起到了正面的推动作用,正是美国资本至上的做法,导致一个中国的陈晓奇、一个北方的红色苏俄的强势崛起,甚至连希特勒的重新武装、日本的战争潜力积累,都与美国有拖不开的关系。基本上看起来,英国一直在努力地维持世界的稳定,和大英帝国的领导地位,而美国却通过这样的方式,一直在破换他们的好事,直到今天这种尾大不掉!

    心里不高兴,脸上自然不能表现出来,丘吉尔愤愤的说道:“陈晓奇的势力,很明显已经严重影响到远东的平衡,这是不符合西方世界利益的。我们不能放任他在对苏联的胜利,甚至对日本战争的胜利,我认为也必须要防止他一家独大,否则的话,他挟持这样的力量进行一统全国的行动时,将没有任何人可以阻止他!这是个一点都不输于希特勒的疯子,他在战争中的屠杀行为证明,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民族主义疯子,我们不能放任这样的人领导一个巨大的国家。所以,现在就是我们bsp;  联系起来陈晓奇这些年的言论、做法,丘吉尔不得不承认,这个家伙一旦确立地位,那么他独特的民族主义思想加上中国五千年历史的底蕴,一定可以形成一个独立于西方文化之外,与**不同的新的文化体系,这个体系与西方是肯定要对立的,其危害,不但一点不亚于红色思想,甚至犹有过之。

    罗斯福说:“陆军阻止他向苏联进攻的做法是不可能实现的,我们只能从政治上表明我们的态度,希望他有所忌惮,至于对日本,我的计划是,美国舰队越过中国海,在中国东部沿海城市开辟港口和机场基地,将我们的海军和强大的空军进驻,并以那里为前沿对日本动攻击,尽快将战争主导权抓到我们手中。”

    丘吉尔眼睛一亮,大声赞叹道:“这真是一个好主意!我想,那位蒋介石先生一定会为此而欢呼雀跃的!强大的盟军舰队和空军进驻,那么他得到的支持就必然大大加强,这不但有利于我们直接干预对日本的作战,更加有利于增强大对抗北方陈晓奇的本钱!这样一来,陈晓奇因为有了巨大的牵制而不能全力攻击苏联,同时我们也可以就近打压**在中国的蔓延,最近他们可是非常的不老实!这可算是一举数得了!”

    罗斯福欣然接纳他的赞扬,这本就是他的智囊团给出的卓有成效的建议。在世界战场生重大变化之后,特别是太平洋战场因为兰芳国和中国舰队的加入,对日本战争已经进入反击阶段,有了数以百万计的生力军,无论是对岛屿争夺战,还是对日军海战,盟军都有很大的把握获得胜利。在这样的情况下,采取比较激进的方式去尽快结束战斗就势在必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