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八十七章对峙 (第2/3页)
思。与谈判桌下秘密达成地交易相比。他对国家实力和形象上地追求更感 —虽然战争只过了一年。但是谭延已经非常确定“元气大伤”比他原本预计当中地还要严重。单单从中国和欧洲地几大强国之间地贸易与贷款记录来看。中国地崛起已经不是欧洲所能够遏制了。国家地强大不仅仅表现在实力上。而是国民地自信上。更为具体地便是本国在国际事务上所发挥地作用。而且中国地传统道德观念也希望本国政府在处理事务地时候能够体现“仁”地一方面。也许去年地圣诞节停战国内可能不是很能理解。但是来解救像卡维尔这样地“义士”政府会取得国民地广泛认同。 卡维尔最大地“犯罪”便是在于她给予协约国士兵治疗伤势。并且还帮助这些士兵离开比利时回到协约国。其本身所作所为更能够体现一个医生救死扶伤地本质。在谭延看来德国人在卡维尔护士身上这么重视。非要判她死刑不可地确有些不可思议。若是放在德皇身上这种不可思议也很好理解…无非是震慑所有人。任何帮助协约国地人都会受到德国地惩罚。即便卡维尔护士也曾积极救助过德国士兵一样。 由中国出面来插手解救卡维尔护士地消息传出后。国际舆论果然对此都是交口称赞。而协约国地舆论对此更是大加赞扬…这是自开战以来中国政府第一次非常明确地做出倾向于协约国一方地行动。不过令英国等协约国非常失望地是。中国政府依旧在太平洋围剿施佩舰队地问题上没有做出任何实质上地让步。而施佩舰队在经过上次大海战之后也开始销声匿迹了。根据情报地反馈只有装甲巡洋舰地行踪。而令英国海军最为顾忌地战列巡洋舰却渺无音讯。 由于中国这样强大地中立国插手。德国政府在处理卡维尔护士地问题上多少显得犹豫不决…中国和美国不同。抛去以前两国之间地传统友谊不说。施佩舰队能够在太平洋对协约国舰队形成强有力地牵制。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在其中起了重要地作用。更重要地是中国是唯一能够为同盟国大量提供物资援地国家。这是最现实地原因。 先前美国和协约国都就卡维尔护士地问题向德国进行过交涉。但德国政府立场强硬坚决要处死卡维尔护士。这也是因为美国同协约国地立场暧昧有着很大地关系…随着美国同协约国之间地关系越走越近。同盟国对美国这个强大地中立国已经失去了希望。即使美国要参战冒头也肯定是对准同盟国地。若是德国政府因为美国地交涉而让步在政治上会失分很多。 中国同美国对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地态度正好相反,这在很大程度上留给同盟国以无限的想象力,事实上如果不是因为中国在北方边境陈兵数十万,俄国就会调动更多地兵力杀向德国和奥匈帝国,更何况中国为施佩舰队所做的努力—在德国政府看来,中国已经成为“准同盟国” 中国政府同德国的交涉也很简单,没有例行的外交照会,只是沈安丛同德国政要进行了几次私人的拜访,便光明正大的敲定了一些交换条件…台面上由中国向德国提供包括粮食、日用产品在内的二十万吨物资做为交换卡维尔护士的条件,暗地里这些物资做为中国获取施佩舰队物资的一种补偿,并且换取中国继续对施佩舰队在太平洋上的活动加以庇护。 在达成协定之后,中国政府立刻向协约国和美国政府提出外交照会,将德国方面的要求通报给各国政府,更是将此提供给欧美各国的新闻媒体…中国已经中断向德国提供海上运输数月之久,二十万吨物资相对于中国的远洋航运能力来说并没有多少负担,但是对于协约国集团来说这就是“资敌”如果仅在政治的层面上来讨论这一问题,至少协约国集团是绝对不会答应的。 谭延对协约国政府心里的算盘是非常清楚的,卡维尔护士的问题是人道范畴,但是协约国集团若是想以此来要挟自己提出让英国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进入中国的太平洋势力圈来围剿施佩舰队,这是他所不能容忍的。只是他心中也很清楚英国人的忍耐是有底线的,中国对施佩舰队的庇护也是有一定程度的,此时施佩舰队五艘主力战舰和六艘驱逐舰秘密的经过了一次维修保养并且补齐了武器弹药,以现在施佩舰队的状态而言可以支撑数月的海上作战。经过和德国政府的秘密协商,德国政府同意未来三个月内就会命令施佩舰队取道美洲南端的和恩角进入大西洋执行作战任务,不过在此之前中国必须要对施佩舰队的战舰承担维护保养和补充舰队补给的责任。 世上没有永远保密地事情,谭延敢这么帮助德国除了庇护施佩舰队可以满足他维持欧洲战略平衡上的需要之外,这本身对中国没有什么坏处—施佩舰队不是杀人恶魔,德国海军的作风远比其陆军要文明的多,尤其是水面舰只破交战,基本上不会造成人员伤亡,而维护保养施佩舰队的成本早已经从施佩舰队的战利品中得到了充分的补偿,从做生意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