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地下惨案 (第5/7页)
着。 “浴血奋战?…” 神谷玄二郎啷嚷了一句。 警察厅公安特别室。 早川的讲话继续着。 鸣岛小菊在默默地注视着电视画面。 早川还在动员国民不怕流血牺牲,无疑这将引起第二次惨案的发生。他那憔悴的面容已经告诉人们,新的惨案无法预防。在他那政府不会屈服的宣告里,显然包含着一种悲伤和无奈。 这种情绪会动摇国民的决心。 电话铃响起来。 石舟警视长走出来。 “又是警视厅。” 石舟烦恼地挂断了电话。 政府拒绝罪犯的要求的消息发出后,从昨天夜里开始,警视厅、政府高级官员办公室的电话连续不断。 预涮再次作案场所的电话,举报罪犯线索的电话,报告附近有氰酸毒气的臭味儿的电话等等,把警视厅人员忙得不可开交。 午后1点。 国家公安委员长批准警察厅长官向全国警察发出了总动员令。 接到命令的各都、道、府、县的警官,必须特别注意所管辖区域内居民的外出情况。 缜密地观察集会场所。 密切注意公共场所、闹市区、啤酒店、地下电车等等。 午后2点。 鸣岛小菊和神谷玄二郎到新宿去。 警察厅和警视厅所属全体侦察员按照指令进入警戒巡逻,搜查那个穷凶极恶的杀人罪犯。 到霞关后,他们上了丸之内线的地下电车,车内很拥挤。 丸之内线平均每天辖送乘客高达114万多人。早晨上班高峰期内可达33。9万多人,白天有31。0万多人。 “似乎人口太多了。” 神谷拉着本上的吊环说道。 “又鼓吹什么斯坦利恩理论了。” 神谷所指的斯坦利恩的观点认为,犯罪行为多,根源在于人口太多。就象把许多老鼠关在一个洞内,就会互相残杀。同时,不会繁殖的老鼠会越来越多。因为,在这种环境中,同性的老鼠之间的交配就会增加,这一点,与人类社会很相似。 “你知道一种叫‘蛸’的动物吗?” 神谷问道。 “蛸?” “又叫恶魔之龟。我在农家田舍的港湾,曾听过不少关于蛸的传说。这种动物扩张意识很强,各自都有自己的地盘,新来者即使再强壮也难以侵入别人的领地。” “那么龟饵呢?” “谁也吃不上。” “那样不都饿死了吗?。 “也有解决办法。就是把池里的蛸全都打捞上来,再把它们与新来者一起放回去,这样原来的地盘界限消失了,才能缓和矛盾。怎么样,这个传说妙不可言吧?” 神谷的表情很是认真。 “是很相似呀。” 鸣岛自言自语着。 “什么?” “这些狡猾的蛸,也很可悲。它们耗尽了全部精力,不过是为了自己的生存。人类也是如此,这种状况,无处不有,谁都要保护住自己既得利益。就象坐电车,先上来的都会占住自己的座位不让。一旦发生什么事情,统统被赶下车去,重新再上车,就又被此相安无事了。” “确实如此。” 神谷向空中吊环望去。 “人类和蛸这样的动物,看来都差不多…”他感叹着。 是啊,鸣岛的心中生出一点悲凉。生命的存在是一种悲哀。不同之处是,蛸做不出用化学毒药大量杀戮同类的事。 两名穿制服的警官穿过人群向车厢后部走来。他们很年轻,目光炯炯,有着通常的人所没有的锐利的眼光。 日本的警官都是目光炯炯的精英,可是,他们能够制止罪犯企图吗? 对氰酸毒气和制造毒气的材料氰酸苏打的调查毫无进展。对欧洲旅行的人达30万,10年就有300万。罪犯在银行设立户头不一定就在今年。狡猾的罪犯可能在前几年就已开始作案准备了。因为不需要护照,所以要词查由瑞士签证的通行证,10年的人数,也有300万人的证件需要调查。 这是完全不可能做到的。 直接向瑞士申请入境通行证的约有6000人,对这些人的调查已经开始。 但是,结果可能一无所获。警方才开始调查,罪犯也许已经进行新的活动了。鸣岛这样想。 4 鸣岛小菊和神谷玄二郎所乘电车的后排,坐着北中时枝。她怀里抱着自己刚满1岁的女儿,在大手町上的车。 从她身边走过的两名警官,仍在注意观察着左右两旁的商店。 北中时枝今年30岁,怀里抱着的是她的第一个孩子。她丈夫是一家装卸店的主人,她刚刚从丈夫那里回来。 从大手町上车时,北中时枝开始是站着。下一站是东京。这时,她看到面前站着的一个中年男人下了车,隐约感到那人忘记了取货架上他的东西。 那是一个商店包装用的纸袋,里面装的东西是什么,她没去注意。心想也许是旁边乘客的东西,还是不要多管闲事,免得是非。这是时下东京人们典型心理状态。 她抱着的孩子,正睁着明亮的眼睛无忧无虑地望着面外。她亲了亲孩子的脸,抱紧了她。 电车从四谷汀到了新宿御园前的时候,北中时枝忽然闻到一种奇异的气味。就在那一瞬间,她回忆起在很久以前曾经问到过的什么味道。 那是一种用铁锹铲起泥土后散发出的气味。然而由于这股气味一掠而过,北中时枝还没认真回忆起过去的情景,就消失了。 电车驶出四谷汀,通过黑暗的地下通道,马上要到达新宿了。 北中时枝又往上抱了抱孩子,同时,下意识地亲了亲孩子的脸蛋。 就在这时,她突然发现,孩子的脸色有些不对。她放开一只抱孩子的手,仔细地端详着孩子,发现那孩子表情呆滞,瞳孔无光,肌rou已完全松弛下来。 北巾时枝摇晃着孩子,悲痛欲绝地哭号着:“孩子!孩子!怎么会死了?!” 她那凄厉的哭声,象要撕裂车厢一样,又象一般恶寒窜上人们脊背。 突然,她的哭号声猛地被卡在喉咙里。开始,北中时枝还以为是自己过于害怕,但马上她又感到胸膛里象一团火在燃烧,喉咙里象插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