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章宗族之争 (第3/3页)
潘泽海摇 ,忿忿的说道:“因为他是嫡子。”潘泽林有三子,宗正、潘宗飞,因为潘泽林是潘氏族主,按照族规,下一任的族主也只能在他的三子中产生。除非三子俱没,才会由最近地一脉来继承。现在潘宗向一死,原本毫无争议地族主继承人之位,便陡生变数了。或许由于潘宗向的才能完全掩盖了他地两个兄弟,潘宗正和潘宗飞俱是不成气候。潘宗飞只知玩乐,更痴迷厨艺;潘宗正虽然比潘宗飞好一点,但却是个没有主见之人,在家族之中几乎从来没有任何自己独立的见解,更沉迷与道家的练丹之术,经常数月不出房门半步。 虽然两人都比潘宗向差得远,但潘泽林却必须得从中选出一个,做为潘氏宗族地继承人来。潘宗飞便这样被派到凉州,开始甚至打算让他做为凉州剌史的,但潘泽林毕竟不敢将整个凉州当作儿戏,才改任为玉门守将。一则玉门关现在并无危险,二则玉门关所治理的范围和百姓的数量,在凉州均是最少,就算让他折腾,也不能造成多大的损失。而潘宗正,却是死活不肯出来作事,更信誓旦旦的宣称他的仙丹就要炼成,不日例可白日飞升。潘泽林气愤之下,也没再管他。 “竟然是这样,难道族主之位,就只能传嫡子吗?”杨诚皱眉说道。虽然他对潘家并没有多深的感情,但若让潘宗飞这样的人继承了族主之位,不旦对潘家是一个打击,对于潘氏所掌握的州县百姓来说,也是一种折磨。 潘泽海点了点头,沉声说道:“除非嫡子都死了,否则就算是傻子,也得由他们来继承。” “那…难道其他人没有意见吗?”杨诚不可置信的说道。虽然历史上不乏有傻子当上皇帝的,但对于这些宗族来说,恐怕绝不会容许这样的情形出现。毕竟这些宗族能兴盛不衰,经历数朝,并不能单靠运气就能做到的。 “这是几百年来的规定了。又岂是一般人能动得了地。”潘泽海摇头叹道。 “如果这个族主乱来,那对你们整个家族来说,岂不是致命的打击?”杨诚不解的说道。 潘泽海笑了笑,淡淡的说道:“那倒不至于,族主并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重大的事情,必须得各房地支持。才能决定。就像这一次,愿意自己拿钱出来的只有几房,所以才会出现赋税增加三倍之事。” “哦。”杨诚点头应道。这些豪门世族内部的事,他也是首次听说,心中也不由暗自感慨。这些世族经过数百年甚至更久的发展,在朝野之中盘根错结,其影响恐怕也不是朝廷所能取代的。表面上是陈氏一族的天下,但其实也得依靠各大氏族的支持。世族的势力甚至胜过皇权,以他微弱之力。恐怕根本难以抗衡。想到这里,杨诚不禁有心灰心。 “对了,像海兄这样的,有没有可能做上族主呢?”杨诚突然问道。 潘泽海微微一愣,显然没有料到杨诚会提出这样地问题,略有迟疑之后,他才坦然说道:“也不是不可能,不过,实在太难。” “哦?有什么方法。”杨诚急忙问道。杨诚也是突发奇想,要是让潘泽海这样的人做了族主。岂不是比潘宗飞要好上百倍。他虽然无意也无力介入潘氏内部的争斗,但却因为对潘泽海的好感,让他颇为心动,一时也没有想及其他。 潘泽海叹了口气,沉声说道:“除非我势力和职位。比族主还要高!” “啊!”杨诚惊讶的应道。怪不得潘泽海说实在太难。潘家现在的族主潘泽林,已经是一朝太尉。要想再上,便只有大将军和丞相了。就算潘泽海真有这个实力,也会受到其他世家的限制。一般来说。在朝中的几大权力最大的官职中,一个家族只能担任一个。若是潘宗向没死,而顺利的做上大将军,那潘泽林也会自动请辞,将他自己地太尉之职让与其他世家。若是不然,便被受到其他世族的共同敌视。以潘泽海现在的实力,根本就是痴人说梦。 “贤弟的好意为兄心领了,但这样的话,今后切不可再提。”潘泽海正气说道,脸色竟有些凝重。若是让家族里地其他人认为他有这样地野心,恐怕这好不容易有所提高的地位,便又会付之东流。 潘泽海地顾虑,杨诚当然一想就明白了,他自然不会蠢到在其他地方表露出自己或是潘泽海有这样的意思。“商量个事,过段时间我会从交州派出一支商队到西域,你看有没有办法不必绕道?”杨诚转移话题说道,这也是他和张识文之前商量好的。虽然交州地事务他平时并不过问,但他也知道,交州能一边减免赋税,一边大把大把的花钱,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叶浩天大力鼓励经商之故。是以杨诚当然也不愿就这样放过西域现在这么大的商机,他以后要用钱的地方,可多着呢。 “这个…”潘泽海略一沉吟,皱眉说道:“我只能保证这里,其他的地方却管不了。若你想能在凉州全境畅通,除非得到族主或是潘泽显的同意。” “潘泽显?”杨诚疑惑的问道。 “他便是新任的凉州剌史。”潘泽海点头说道:“不过他现在并不在凉州,说不定你在长安仍可以找到他。这个人没什么特别的兴趣爱好,只喜欢收集各种各样的兵器。如果你能找到一两样珍稀的刀剑送给他,或许好商量。能得到他的同意最好,实在没法也只能找族主了,你在潘家的地位,比我还高,族主应该也不会太为难你。” 杨诚无奈的笑了笑,算是答谢。看来他现在,已经刻上潘家的印记了,要想摆脱,恐怕也不是那么容易。 详细的询问了一些潘家的情况之后,两人又做了些其他方面的交流,相谈直至傍晚,杨诚才告辞回营。第二天一大早,他便辞别潘泽海与吴振翼,继续向长安行去。 这一次没有了潘宗向这个中间人,很多事情必须由杨诚自己去面对,遥望着长安的方向,杨诚心中顿生迷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