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四章各展拳脚 (第1/3页)
第二十四章 各展拳脚 不敢无精打采的坐在蒲类城的东门城楼之上,连番叹智而果敢的眼神里,此刻满是无奈与烦恼。 由于他在协助大陈平定姑师军中的出色表现,让他在杨诚和大陈朝廷那里着实得了不少好处。当他率领五千西域联军赶抵蒲类城外时,他那个窃取王位的叔叔根本连抵抗和逃跑的勇气都没有,便开城向他投降。听着叔叔那苦苦的哀求,他却没有半点心软,将他挂在城门上点了七天七夜的天灯,才让他得以解脱。 重新夺回蒲类的大权之后,在这其后这几个月里,他借着自己在这一战中积累的声威,逐渐将蒲类国逃亡的百姓召集回来。更通过各种手段,将周围的几个弱小部族兵不血刃的收入旗下。再加上他在西域联军中的地位和影响,也引得不少百姓纷纷来投,虽然引起了不少部族的不满,不过杨诚所订的盟约里,本就有允许百姓自己决定居住地的条约,其他部族一时也奈何不了他。通过上面的种种措施,竟让他在短短的数月之中,将原本只是二流小国的蒲类,变成了一个仅次于元老会和乌孙的第三大势力。老阿不扎尔若是泉下有知,想必也不会后悔当初做出的那个巨大牺牲。 正当他的势力覆盖了整个天山以东,踌躇满志的准备将触角进一步向原来的姑师国伸去的时候,叶浩天却向他发难了。对于这个大陈派来的西域都护使,他一向都是敬而远之的,以他现在的实力,当然不会蠢到去得罪大陈,那只会让他的雄心壮志毫无悬念地瞬间破灭。叶浩天曾两次向他传递信息。隐晦的要他归到旗下,不过均被他委婉的谢绝了。现在他在元老会里的地位,仅次于做为杨诚代表的张识文以及族的欧凌锋,连谢尔多顿都要给他几分面子。若是投到叶浩天旗下,地位反而是不升反降,更会因此让他走到元老会地对立之面。他当然不会做出这样失策之举。 虽然他的两次拒绝都极尽客气,但叶浩天却是半点也不体会他的“苦衷”现在更直接向他发难了。三天之前,叶浩天的西域都护军倾巢而出,大张旗鼓的在蒲类城外修筑营寨。让他足足紧张了两天之后,才派人向他宣布:为了防止匈奴的残部袭击蒲类,西域都护军将对蒲类进行严密的“保护”以彰显大陈对西域的皇恩浩荡。当然,这个保护也并不是白给的。叶浩天虽然不要他出一兵一马,但却将大军地粮草消耗全部委托给了他。 若是西域都护军真的帮他打击匈奴,他倒还乐意,不过所谓的匈奴残部,根本就是子虚乌有。而且就算真有那么一两支,也根本不敢来掠夺现在的蒲类。杨诚的削兵政策被严格执行之后,蒲类仍然拥有数量上千的部队,这些人都是百里挑一的精锐之士,草原上那些残存的匈奴部落,只会祈求他不对他们进行清剿就已经庆幸不已了。哪敢来进犯他。 说白了,这次叶浩天就是要对他进行赤裸裸的勒索。西域都护军在西域的战绩,已是有目共睹,若他都无法抵御之时,这四千多西域都护军同样起不了任何作用。四千多人马地粮草消耗。却也不算个小数目。虽然以蒲类现在的国力并不是无法负担。但若叶浩天在这里赖上三五个月,那几乎便可以将正在兴起的蒲类扼杀在摇篮之中。 这凭空而来的四千大军的粮草。他也只有从百姓身上收取,一旦百姓地负担过于沉重,他们将毫不犹豫地迁到其他部族。西域不比中原。除了少部份居住固定的城池中外,大多数人仍然在各处绿州间过着逐草而居地游牧生活。百姓只要赶着马车和牛羊,花不了什么功夫,便可轻轻松松的另觅他地,现在西域各部族对百姓的争夺已经到了异常激烈地地步,他们绝对不会愁找不到地方生活下去。可以想见,一旦百姓的迁走狼潮兴起,他的蒲类便会迅速萎缩,连以前二流小国的地位也无法保住。 “我该怎么做呢?”阿不敢暗自问自己,却想不到答案。他当然不敢对叶浩天翻脸,虽然他有足够的自信,凭自己手下这一千士兵,可以轻易的将这四千西域都护军打得落花流水,甚至要想生擒叶浩天也不是难事。但这样做的后果,也是无庸质疑的,是以这个念头也只是在他脑海里一闪而逝。 “就这样乖乖的供给他们粮草?”阿不敢摇了摇头,这当然也是不现实的。虽然他拥有大批水草丰美的地方,但牛羊的规模甚至还抵不上之前。若不是叶浩天的突然出现,再给他两三年,他的牛羊便可以翻上十倍甚至更多。不过叶浩天显然不会给他这个时间,四千大军现在就驻在城外不到十里的地方,而且还在不断加固营寨,一副要长期“保护”他的样子。索要粮草的那支车队,此刻也缓缓向他开来,叶浩天是要吃定他了。 “或者,干脆投靠他?”阿不敢沉吟半晌,仍然只是摇头。对于向谁效忠,他倒并不是十分在意,毕竟形势所逼,他也只能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方向。虽然现在杨诚算得上是他唯一有些敬意的人,但杨诚已远在交州,鞭长莫及,即使他想要向他效忠,也没有办法。而杨诚留在西域代表他权威的元老会, 是取代了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