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宫名媛王昭君_第九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章 (第1/3页)

    第九章

    毕竟住入了多少女孩子曾经向往的华丽宫阙,可惜玉砌雕栏的上阳宫,竟如茅茨土壁的旅舍,无非稍住即行,将重到儿时嬉游之地的塞外!昭君每一转念到此,即不免有梦幻之感!

    幸喜秀春、逸秋,善伺人意,朝夕不离地陪侍在身边,足破愁怀,但这天一清晨不同了,两个人一个也不在跟前,无意间向外一望,发现她们在交头接耳地不知说些什么?昭君的眼力极好,还可以看出她们脸上都有惊疑的神情。

    “秀春,”她走到廊上,将她们喊过来问道:“你们在说些甚?”

    “不相干的事。”秀春答说,表情却更紧张了。

    “你们别骗我!看你们的脸色,一定有事。”

    秀春、逸秋相互看了一眼,仍然有着非常为难的样子。

    “说啊!”昭君的脸色转为严肃了:“我什么都不瞒你们,希望你们也别瞒我。”

    这句话说动了逸秋,将昭君的封号,可能会撤消,以及冯野王为此而获罪的传闻,都告诉了昭君。

    昭君大为不安“事由我起,亦非所愿。”他搓着手说:“如果为此而让冯大鸿胪得到什么罪名,你们想,我心里怎么能过得去?”

    “长公主,”秀春劝慰她说:“事情不与长公主相干,只要表明了心迹,大家都会谅解的。”

    这句话提醒了昭君,欣然乐从“你说得好!”她说:“事不宜迟,我此刻就去见太后。”

    巧得很,刚到慈宁宫,还未入殿。正好皇帝也奉召而来,站住脚问她因何在此?”

    “昭君来给太后请安。”

    “好!那就进去吧!”

    “昭君尚未启奏太后,似乎不得擅入。”

    “不要紧!有我。”

    皇帝与昭君同行,格外显得触目。进殿一看,太后神色凛然。皇后与冯婕妤亦都在,低着头默不作声。

    “娘!”皇帝说道:“昭君来给娘请安。”等昭君行完了礼,太后问道:“听说皇帝要撤消你的封号,不认你作meimei了,你知道这件事?”

    “臣女方才听到宫娥说起。”

    “我当你早就知道的呢!”太后转脸问皇帝:“这样说,是你的意见?”

    “是!”皇帝陪笑答应。

    “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这话就很难回答了,因为猝不及防,没有想到太后会出面干预。同时看到冯婕妤忧愁的脸色,心知关于撤封之事,已传入深宫,在老太后面前是无法支吾其词的。

    于是,他一面想,一面答说:“儿子的意思。我中国的第一流人物,流落到塞外,未免太可惜了!”

    “原来如此!”太后喊道:“长公主!”

    昭君不敢答应。而皇帝知道,自己别无姊妹在太后面前,这一“长公主”自然是昭君。便扯一扯她的衣袖说:“太后在喊你!”

    昭君一惊,急忙敛袖躬身,恭恭敬敬地答应:“母后!”

    “皇帝说你远嫁塞外,可惜了。你自己呢?是不是也觉得可惜?”

    “母后!臣女愿明心迹。”昭君定神,极力放出从容的神态:“塞外为昭君儿时生长之地,黄尘漠漠,十分凄凉。但既负有和亲的使命,则为报国恩。何敢惮此一行?并无可惜之可言。”

    “你听见了没有?”太后问皇帝。

    皇帝大为懊丧,但实在没有想到昭君会持此态度,无可奈何地点点头:“听见了!”

    “听见了,你怎么办呢?”

    “容儿子再与大臣商议。”

    “何用再商议?”太后停了一下,又叫昭君:“长公主。”

    “臣女在。”

    “大鸿胪冯野王说:不宜失信番邦,这话,你以为如何?”

    昭君想了想答道:“自然是正论。”

    “我想”太后特为替皇帝圆面子,所以不用诘责,而用暗示的语气说:“冯野王一向忠心耿耿,皇帝亦一定以为他这话是正论。”

    皇帝很机警地答说:“是、是!”“好罢!那么,皇帝,你是饶了冯野王了?”

    “是!”皇帝硬着头皮回答。

    “还有,昭君的封号,不能撤消;和番的大计,不可以变更!”

    皇帝默然,好久都答不出话。一时整座殿廷,仿佛霜风凄紧,无不察觉到逼人而来的凛冽之感。尤其是昭君,更为紧张,一眼不眨地只望着皇帝。

    “说啊!”皇帝仍然不答,而皇后觉得自己有责任化解僵冻的局面,便即轻声说道:“请皇太后宽皇上的限,等考虑过了,再来回奏。”

    “是!”皇帝赶紧附和“儿子亦是这个意思。既称大计,草率不得,让儿子召集大臣,细细商量了再说。”

    太后对皇帝可以不假词色,对皇后却不能不支持统摄六宫的地位,特别卖个面子,点点头说:“好吧!你明天就来给我回话,别又推三阻四的。”

    “儿子不敢!”

    “我可再告诉你一句话:封宁胡长公主,是用我的名义颁旨。你如果觉得为难,我可以替你料理。”

    由这句话中,足以看出太后对宁胡长公主的封号,不准撤消这件事,态度非常坚决。因此,皇帝大感为难,慈命难违,昭君难舍,不知如何才是两全之计。

    回到御书房中,长吁短叹。什么都鼓不起兴致来做。周祥当然知道他的心事,便建议召石显来问计。

    “好吧!”皇帝无可无不可地同意了:“找他来!”

    如果石显不是与呼韩邪有格外密切的关系,以及呼韩邪对昭君那么倾倒,而且可能手中握有昭君的图像,他当然有法子,可为皇帝解忧。此刻,他却不能不站在太后这一边,帮着相劝。

    “后宫佳丽甚多;就算别无足以当意者,皇上富有四海,岂无更胜于长公主的绝色?请皇上以慈命为重!”

    “我找你来,不是要听你这两句话!”皇帝怫然不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