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剑气纵横 (第4/6页)
翰林、北瀛岛主严陵逸、血影手侯绍鸿等老贼,尚有其他黑道枭雄,无一不是棘手人物,即是你我结盟联手亦未必能成。” 金天观主怦然心动,暗觉戎云虎之言确属有理,但与戎云虎联手,无异与虎谋皮,一时之间踌躇为难,沉吟不答。 戎云虎似是洞烛雷震子心意,微笑道:“观主请从容考虑,事不在急,容再相见。”双肩一振,独鹤冲天而起,穿空而沓。 百步追魂索铁寒道:“戎云虎此人诡谲刁诈,诚不可信赖,但观主睿智过人,怎可在戎云虎面前示弱,不如佯允结盟,再看风转舵,从中取利,管叫戎云虎落在观主计算中。” 雷震子朗笑道:“索施主之言,顿启茅塞,贫道之意已决,走!” 走字出口,身形奔空,循戎云虎掠去方向而去。 百步追魂索铁寒眼中闪出一抹阴险得意的笑容,与金天观众接踪奔空而起。 柳林中严陵逸侯绍鸿双凶正与广明法王等人展开一场激烈拼搏,突听随风传来戎云虎阴恻恻冷笑道:“想不到你们两个还未死。” 双凶闻声不禁面目一变,四掌同推,排空罡力逼开广明法王等人,遁空逃去。 广明法王大喝道:“你们走得了么!”正待率众追去。 戎云虎如风掠至,道:“不必追了。” 广明法王一见是戎云虎,不禁一怔,道:“原来是戎檀樾,老衲徒儿三人为他们毒手丧命,难道就罢了不成?” 戎云虎道:“君子报仇,三年不晚,禅师不用心急,谅他们逃不了戎某计算之中。” 只见金天观主雷震子率众先后落下,笑道:“广明大师,你我不如与戎老师结盟对付匡道扬,易于竟功。” 广明法王道:“结盟贫僧自然同意,但贫僧方才所见的金面怪人及蓝衫文士,举动神秘,莫测高深,观主你也亲眼目睹,不知这两人在芙蓉山庄怎么样了。贫僧似有警兆,此两人虽与匡道扬敌对,但也是我等劲敌。” 金天观主颔首道:“大师说得不错,贫道也有如此感觉。” 戎云虎诧道:“这两人形象,观主可否描叙与戎某知道?” 雷震子将两人形象描绘说出。 戎云虎不禁闭目沉思,面色瞬息万变。 远处暗中正有一双冷电目光注视着他们,此人正是蓝衫文士。 蓝衫文士身形突然一动,疾隐杳去。 就在他存身近处,一条人影疾如鹰隼疾泻落地,现出衣袖残破的金面怪人。 只听金天观主道:“天色已距破晓不远,贫道暂栖无锡惠山道观中,两位如不弃,请随贫道同往共议大事,不然作一快聚,惠山之顶,万顷太湖波光云影,如收眼底,就便一览日出湖上奇景,意下如何?” 不道群邪离去,且说金面人垂着两臂,巍然不动立在柳云深处,残破衣袖在夜风中瑟瑟飞舞,冷漠面色上,渐渐泛出黯伤之色,目中泪光莹然欲滴,喃喃自语道:“看来我这大仇得报之期已在不远,不如长线放远鸢,待他们自相残杀,自己也好兵不血刃坐收渔翁之利。”顿足奔空而去… 月落星沉,远处随风传来此起彼落的鸡鸣。 天,已近破晓。 吕松霖秦婉玲尚倘佯舟中泛游太湖,两人已并肩而坐,载沉载浮,沉醉于扑面凉透湖风中。 那cao舟老者两手运桨,略无睡意,两目沉凝远处。 此时万籁俱寂,唯荡桨咿哑,拨划水波节奏声韵,令人神痴。 吕松霖突伸出两指,虚空往cao舟老者背后点去。 秦婉玲不禁一怔,似对吕松霖这突然举动不解,秋水双眸望着吕松霖。 吕松霖摇首微笑,示意不可出声。 老者恍如无觉,须臾,渐感眼皮沉重,怠倦欲眠,终至头往胸部一低,沉沉睡去,鼾声大作。 吕松霖笑道:“他睡着了,才好放心大胆说话,玲妹尚未瞧出他是芙蓉山庄眼线么?已将你我说话俱传人匡道扬耳中。” 秦婉玲诧道:“他有何方法传递出去,怎么妾身未曾察觉。” 吕松霖微微一笑道:“方才荡近渔舟,他买了两尾鲜鱼,竟讲了半天价钱,趁机将话传出。” 秦婉玲恍然大悟,娇笑道:“原来有此巧妙法门,如非相公说明,妾身尚在梦中,不过匡道扬见我等无意与芙蓉山庄作对,放松了监视后,我们可畅所欲为。” 吕松霖摇首道:“不然,匡道扬更不放松你我,此亦为在下原定之计。” 秦婉玲不失为玉雪聪明,一点就破,格格娇笑,媚态横生。 黎明拂晓,日轮尚未涌出湖面,天边却泛起了半空红霞,船支已无人运桨,竟顺波飘浮,湖岸林树参差,滴绿垂翠,景物如画。 老汉突从梦中醒来,伸手揉了揉眼皮,骂道:“怎么睡着了,该死该死。”满腹惊疑,掉面一望,只见秦婉玲吕松霖两人已仰靠着椅上也睡着了,忙荡桨挥摇,道:“客官,天已大亮啦,尚要游玩别处么?” 吕松霖佯装醒来,睁目笑道:“湖面清风,催人入睡,老人家,此处靠岸往何处最近。” 老者拢目一望,答道:“靠岸可去无锡县城,最近处是惠山。” 吕松霖朗笑道:“正好,惠山古迹甚多,可资畅游,顺便亦可在漪澜堂品茗。” 秦婉玲为吕松霖笑声惊醒,睁着惺松双眼道;“哟!天亮啦!我们也好泊岸了。” 吕松霖道:“那是当然,你我先去惠山一游,guitou渚只好俟诸异日,再顺道转往苏州,一览虎丘剑池,禹王姑苏台旧址之胜。” 两人装作得逼肖,将这cao舟老者瞒过。 长竿点水,船支慢慢靠岸,吕松霖给了一锭银子,牵着秦婉玲登岸飘然而去。 无锡著名胜迹,当推guitou渚与惠山两处。 guitou渚一名龟山,远望若龟浮水际,形态逼肖,有谓: “天浮一龟出, 山挟万龙趋。” 湖光景色,纵目远眺,帆影波光,水天一色,湖光山色之胜,当推第一。 惠山,昔西域僧慧照居此,因名慧山,后因音韵相同,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