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麦穗女与守寡人 (第3/4页)
司机,难道他不知道我和英子要去的地方怎么走吗?我在想“拐”这个字,拐弯还是诱拐?我回头望望英子,她满脸惊慌,身体倾斜,坐在尽可能离半张脸远些的后座角上。 我故作镇静,对她说了声:“快了。” 这时,车子猛一下急刹车。我的胸部一下子撞到身前坚硬的驾驶台上。同时,我听到英子咣当一下重重地跌在前后座之间的挡板上和随之而起的一声凄厉的叫喊。 “你们干什么?”这声音从我的喉咙里发出但那已不是我的声音。 鼓眼睛嘿嘿一笑“出了点故障。” 半张脸在阴影里闷闷地说:“调一调那个。” 于是,鼓眼睛东摸摸西按按,还用脚踢踢驾驶台底下的什么家伙。我模模糊糊看到一颗亮亮闪闪的钉子从驾驶座底下滚到我的脚边,它在朝我眨眼发笑。我不动声色,慢慢移出一只脚把它踩在我的脚下。 车子又神不知鬼不觉地启动了,平缓行驶,仿佛刚才什么也不曾发生。 我用余光看到鼓眼睛正在用一只手握住方向盘,另一只手伸进自己的裤兜摸着,摸了很久,然后掏出一个什么东西握在手心里,从肩上递给了身后的半张脸。五颜六色的街灯在他的眼球上闪闪烁烁,不断变换的色彩使那对鼓眼球鬼鬼祟祟。 我心里盘着刚才半张脸说的“调一调那个”的“调”字。调什么呢?调仪器?调情?调戏? 这时,车子行驶到了一个光明的路口,虽然依旧没有人迹,但路口处空空站立的那个有如士兵一样挺拔的警察岗楼,使我觉得这是一个安全的地带。 英子把她那冰凉的手从后边搭在我肩上,对我说:“咱们在这儿下车好不好?” 我明白她的意思。 我侧过头冲着鼓眼睛说:“我们要下车。” “还没有到地方嘛。”鼓眼睛和半张脸几乎异口同声。 “可我们就是要在这儿下车。”我说。 鼓眼睛那暴露青筋的细长脖子转动九十度,那双鼓眼睛当当正正对准了我。他嘿嘿一笑“上来了就别想下去,到地方再说。” 我已经切肤感到他那双眼睛已经从他的眼眶里突奔出来射进我的身体了。 “你让我们下车!”我声嘶力竭叫一声。 鼓眼睛又是嘿嘿一笑“如果不呢?” 半张脸这时阴森森地用他那半条命去牵拉扶在我肩上的英子的手。老天!他的半条阴魂已经在碰英子了。 我完全乱阵了,只听到自己脑袋里响了一声巨雷。沉思的驾驶台上那只咔咔跳动的表针也空荡荡鸣响。 “十三,十二,十一,十,九…”我在心里开始倒计时,等待那深入骨髓的诱拐命运的最后一刻。 出租车驶出了那条有着光明路口的街,进入了一条狭长的黑色甬道,小路两旁昏黄的街灯扑朔迷离。我知道,街灯——这个黑暗里惟一的见证者,早已像众多的人一样惯于撒谎,它已不再代表光明。 “八,七,六,五…” …呵那黑楼梯走廊…狭长的旷地…粘糊糊死在细如粉末的雨地上的胶靴…栏杆围住的伸手摊脚的废弃物…睁大眼睛盯住我和英子款款走过的骷髅…看不见的虚掩着脚步声的旧木门…没有花叶的小丁香树散发出的英子的清香… 那钉子当当急响紧叩在魂上的敲击声… 时间在心里完全回转,逆退到了凌晨两点二十九分到两点三十分。 “五,四,三,二…轰…” 一声巨鸣震响了我永远的黑夜! 当我和英子从那翻倒的火团里逃出身来时,在烟雾中我看见鼓眼睛细脖颈上的那条暴露的青筋正喷射着如浆的血注,倒在方向盘上;他的身后是半张脸苟延残喘的半条命。 “你杀人了!”英子凄厉的嚎叫响彻这暮冬里瘆人的街头。 我和英子像两张白纸,醒目地站立在铜鼓般嘶鸣的心跳上,无助地颤抖。 我满身血渍斑驳。 天呀!那只从驾驶座底下滚出的被我踩在脚下的钉子,有如一阵尖锐的风声,莫名其妙地被攥在我的手中。 三诱拐者 我面色苍白、僵硬笔直地坐在貌似宏大庄严却肮脏庸俗的法庭大厅里。我那厌倦了日常生活的耳朵和似乎还有一口气的枯白的嘴唇,还是感觉到了会场上的七嘴八舌、杂乱无章的窃窃低语。 我的身边是两个纪念碑一般庄严的警察。我有几次想伸手摸摸他们的嘴唇,看看他们呼出来的是不是和我一样的热气。他们肯定是把我当作一匹黑色的瘦雌马了(我此刻正穿一身女犯统一的旧黑衣),他们强壮的体魄用不着马鞭就可以驯服我。但我知道,所有的缰绳都拴不住我的心! 那样一匹瘦瘦的雌性马,你可以骑她、蹂躏她,你的鞭子可以征服她的rou体,你可以让她血rou模糊、看不见的累累伤痕布满全身,你可以让她生命消亡、永逝不返,但你就是得不到她的心!她的心只能醉于爱情和死于爱情。 法官端正地坐在审判台中央,他的坐姿使我立刻感到他才是一个真正的层层禁锢的囚徒。 我的辩护律师和法庭进行了一场模式化的乱糟糟的争辩之后,我看到法官终于转向了我。 “你有什么要说的吗?” 我说:“法官先生,这里边的确存在一个诱拐者,否则我怎么会杀人呢?” 法官说:“那么谁是诱拐者呢?” 我的脑子一片混乱。 我努力回忆四月十日夜晚凌晨两点三十一分之后的每一个细节,那两个男人的每一个动作和眼神,以及这些小动作和眼神背面所指向的暗示。我心里一个连着一个图像画面,像电影一样掠过。可我却什么也说不出来。 我抬起头,期待地朝英子望去。我目光变成一只软弱无助的手臂,伸向我所依赖的朋友。这是我惟一能抓住的救命的“稻草”这个时候,她肯定会站出来为我指出那个人,即使根本就没有这么一个人存在。这一点毋庸置疑。 英子端坐在那里,她那双深挚、静谧而美丽的大眼睛久久凝视着我。由于恐慌,她比以往更加动人妩媚,像一只受了惊吓的麻雀,远远地坐在摇晃不已的黑电线上。 我感到懊悔,我宁愿让事情听其自然,也不想把我的朋友牵扯进来。 终于,英子摇摇晃晃站了起来,有如一株暮冬里灿黄的麦苗,整个人就像一首情诗那么纤美慌乱、迷离恍惚。她终于举起了她那只木然的然而会说话的手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