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_第55回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5回 (第2/3页)

堪,也敢来肖想咱家!做她的春秋大梦去!如今圣上渐老了,她又没生出个一男半女,她好日子掰着手指也数出来!”

    齐大人沉吟一会儿,截声道:“如此也好。不过你不可回绝,索性将这事儿推到六王妃那儿去,你故作为难之状,叫那两家自己争去。这样既不得罪人,也可叫六王妃知道,咱们不往上赶着。好歹拿些架子出来,没得将来衡儿在县主面前抬不起头来。衡儿与盛家闺女事儿,你且捂严实了。”

    平宁郡主笑道:“都听您的!”

    …

    那日从襄阳侯府回家后,明兰当夜便睡在了寿安堂。把齐衡的事儿原原本本说了一遍,顺带表明心迹。盛老搂着小孙女什么都没说,只是长长的叹气。祖孙俩睁着眼睛躺着,睡到了夜深人静,半睡半醒之间,忽听老太太轻轻道:“你个聪孩子,知道前头是死胡同便不会再走这条路了。”

    困倦疲惫一下子涌上来,觉得眼角湿湿,把头挨在祖母胳膊上,让衣料吸走所有软弱和犹豫。她对自己说,等这一觉醒来,她依旧要好好生活,开开心心。

    腊月初二,王氏便请了天衣阁师傅来给儿女们量身段。长柏眼皮子也没抬一下,挑了几个乌漆抹黑的颜色;长枫照例挑出最贵、最飘逸的几块料子;长栋只敢捡着那些不起眼的。待裁衣师傅到了三姊妹处…

    “这都什么时候了。连丫鬟、小厮都穿上新冬衣了,咱们这会儿才做新衣裳!”墨兰随意翻检着衣料,语气若有所指。

    如兰警觉性奇强,立刻道:“你又不是一年只做一回新衣裳。四季常服什么的,哪时少了?刚搬来京城,母亲忙了些才耽搁。”

    墨兰捂嘴轻笑道:“哟~我又没说什么,meimei急什么?不过照我说,母亲这般劳累,何不请人协理家务?她自己轻省,又不耽误事儿,岂不更好?”

    这阵子王氏忙脚不沾地,应酬、拜会、筹备婚事、家务,不免有所疏漏。林姨娘趁机向盛紘要求分担些,盛紘觉得可行,但王氏死活不肯。

    如兰知道墨兰的打算,冷笑道:“你还是少算计些吧!安生做你的小姐,平平安安的,母亲便谢天谢地了!”

    墨兰一脸担忧状:“meimei此言差矣。我不过是担忧母亲的身子罢了,做儿女的忧心家事,何谓‘算计’?六meimei你说呢?”

    枪口一转,又绕回自己身上了。如兰也瞪大一双眼睛看向明兰。头疼之极…三国演义就这个点不好,无论那两个生什么,总少不了她。

    按着阳叹息道:“天衣阁货好,针线精致,全京城首屈一指,因生意红火,每年年底做新衣裳的都在九月份便订下了。咱们来京城晚,如今能做上已是万幸。丫鬟、小厮新衣都针线班上赶出来的。母亲也心细,想着大哥哥成亲,叫咱们好在新嫂嫂面前鲜亮些,这才不肯屈就了寻常针线吧。”

    墨兰立刻沉下一张脸:“又不止这一件事儿。不成事事都这般匆忙?六meimei怎么不想想以后?”

    明兰微笑道:“以后?以后便有新嫂嫂了呗。”

    墨兰暗自咬着银牙。全府都夸六姑娘个和气的,极少与人置气,可她若认真起来,自己却从来拿不住她一句话柄。

    如兰听得眉开眼笑,拉着明兰的手,道:“meimei说对。来来来!我这边料子多,你来挑!”

    婚期将近,海家嫁妆流水价般抬进盛府。家具包括:床、桌、椅、屏,一色泛着好看的红光。衣料足足有几大箱子,还有各式各样的装点,陪嫁来的几百亩田地和不知多少家店铺,只看得人目瞪口呆。

    “…古人说十里红妆便把姑娘一辈子要用的银钱、衣裳都备齐了。什么恭桶、脸盆,便是那寿衣都有。老太太当年便是如此。”房mama红光满面说得与有荣焉。

    明兰结巴道:“要这么多嫁妆?有这个必要么?”

    房mama猛力点头:“姑娘做了媳妇便要矮三寸,若嫁妆丰厚,便可挺直了腰杆。因为她的喝嚼用都自家的,可不用仰仗夫家养活。”

    明兰掰着指头算了算,道:“这些东西别说养活一个嫂嫂,便大哥哥外加几个小妾也能一道养活了。都说海家清流,嗯~如此看来,清流的清和清贫的清不是同一个字。”

    房mama脸皮搐了几下。

    婚礼这种事儿未婚姑娘没什么可参与的。一不能替新郎顶酒,二不能起哄闹房。直到第二日,三个兰才清楚见到新嫂嫂海氏。给老太太磕头之后,便去了正房给公婆见礼。

    海氏身着大红锦缎金团压花襟子,下头有着流云蝙蝠挑线裙子,头上一只展翅欲飞累丝攒珠金凤。她对着盛紘、王氏盈盈下拜时,腕子上九节金蟠套镯一声都没有响。

    明兰暗叹一声:“好技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