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第1/2页)
第三章 很久以前人类就停止工程技术的运用与研究了。 只有在满足下面等式的一定条件时,工程技术才有可能运用发展:可利用热量(卡)/人口=生活方式如果热量/人口比值很大时,比如5000卡或更多,即每人每天热消耗量在5000卡以上时,生活方式值也很大。这种情况下,人类精力过剩,他们会在拉什莫尔山①上凿造出硕大无比的石刻雕像,建造超大工厂,生产出宽大的汽车把主妇运到一英里之外去购买一支小小的口红。总之,就会出现这类精神追求粗俗而物质享受富足的生活。另一种极端情况是热量/人口比值太小,无所谓生活方式,因为地球上生命都已经不复存在,饿死了。 【①位于美国南达科他州西部,山石上雕有华盛顿、杰弗逊、林肯和西奥多·罗斯福等4位美国杰出总统的巨大头像。——译者注。】 实验表明,当上面公式左端的热量值微量增加时,一段时间后,右端的生活方式值将猛增,但在1000一1500卡的热量范围内,生活方式值将表现出稳定状态,不作较大变动。这个热量范围内的热量/人口比导致一种重精神追求而轻物质享受的生活。此时,艺术纤巧精致,人类重视内在生活的追求;而由于物质匮乏,基本生活用品必须平均分配,这又产生出一种尊重传统美德的微妙人际关系。在幕府①黑暗统治下的日本就是如此。日本人在山边地角的泥土里获取维持生存所需的食物,在地衣和破纸片上获取美感享受。 纤巧贫弱的低下艺术是这个时期的典型特征。而这个时期日本人的人均热消耗量正好就在1000一1500卡的范围内。 地球被其对称行星盗走后,人口只剩一亿,而地球村民在这个时期的人均热消耗量也在1000一1500卡的范围内。 尽管还有个别人在用笔头纸片演算着,但科学研究已极端衰微。科学研究用的回旋加速器早已关闭。电站大坝蓄水不多,所发电能仅能维持百万家庭照明及为婴儿烹煮食物所用。曾经有一个献身科学的拜占庭人编过一部权威性的工程百科全书(尽管他本人并不是工程师),共420卷,详尽无遗地记述了古往今来著名的建筑物及其建筑师们,包括吉萨②金字塔及其不知名的承建者,秦始皇万里长城,哥特派建筑大师们,改变英格兰面貌的布鲁内尔③,布鲁克林大桥的设计建造者罗布林父子④,五角大楼⑤的设计者格罗夫斯:美国防核掩体(热量/人口比下降到战争消失前的产物)的设计者达根,等等。然而这位百科全书编纂者就连正确使用计算尺也做不到。 【①日本明治维新以前执掌全国政权的军阀,统治时期为公元1192—1867年。——译者注。】 【②埃及东北部城市,与开罗隔河相望,南郊8公里处的沙漠中有著名的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和大理石陵庙等古迹。——译者注。】 【③英国土木工程师、机械工程师(1806—1859),设计了第一艘横渡大西洋的轮船和许多著名的铁路、桥梁工程。——译者注。】 【④父J·A·罗布林(1806—1869),子W.A.罗布林(1837—1926),均为美国土木工程师,悬索桥梁设计先驱,设计并建成纽约布鲁克林大桥。——译者注。】 【⑤美国国防部五角形办公大楼,位于弗吉尼亚州阿灵顿,常用作美国国防部的代称。——译者注。】 此后,建筑物的规模日益减小。 地球脱离原太阳系后历经了地壳构造与气候方面的一系列沧桑巨变。随着微型太阳盛衰盈亏、熄灭再造的交替变换,冰川在赤道附近如正弦波般伸缩进退,而热量/人口比却一直恒定不变,热量值减小时,人口值也相应减小。当生存所需的热量日益匮乏时,消耗热量的人口也越来越少。 第45个微型太阳时代的地球已经没有工程师。 即使在对称行星上也没有工程师。对称行星上的金字塔及萨迦—玛塔峰顶上的金字塔也都不是工程师,它们运用的是一套建立在分裂与推动基础上的形而上学原理。 金字塔没有像样的学科体系,它们的全部知识仅限于:任何物体都是由部分组成的,施以推力便会移动。如果使用最大推力仍不能推动,则可将物体分裂为几部分,再逐一推动各部分,如此便可达到推动整个物体的目的。由于使用原子能分裂物体的缘故,它们常将物体分裂为3×109个小块,然后再小心推动各小块。 由于今天是太阳再造日,金字塔运用分裂与推动技术,向熄灭的微型太阳发送了一艘宇宙飞船。飞船上面搭载着四个用作智能部件的地球村民,他们坐禅入静,在“万物相关”的禅定中尖叫着死去。 点燃太阳后宇宙飞船呼啸着返回对称行星。一星火苗从微型太阳上蹿起来,渐渐由殷红变为橘红,最后呈耀眼的蓝白色,蓬勃蔓延着,燃烧开去。 太阳再造时,地球上举行了盛大的庆祝狂欢活动。 然而并非所有的地方都在狂欢。惠灵的五戒监狱里,特罗派尔在焦躁不安地等待着处死。那个发疯杀害了面包师的博伊与他同囚一室。博伊神情肃穆,正幸福而满足地编撰着他的死亡赞美诗。 “和我说话!”特罗派尔厉声责骂博伊“我们为什么要呆在这儿?你干了什么,为什么要那样干?我干什么去了?我为什么不抓条凳子把你打死?两小时前你要是看到我,会把我也杀了的!” 博伊身上的激情早已发泄尽了,他没有回敬特罗派尔,只礼貌地奉告他一句有名的格言:“先生,生活的艺术在于用次要的、可以回答的问题代替重要的、不可回答的问题。得了吧,我们还是一起观赏新生的太阳吧。” 博伊转身看着窗外。第谷①的蓝色火苗在整个烧焦的月球表面正蔓延成熊熊烈火。 【①月球表面的一座环形山脉。——译者注。】 他们毕竟是在共同的文化熏陶中长大成人的,特罗派尔也不由自主地同意了博伊的指正,沉默不语了。渐渐地,特罗派尔心平气和,神思悠悠…太阳上那束蓝色火苗由无穷小慢慢变大,变大…充盈了整个宇宙。在那火光中,他消隐了形骸,羽化在天人一体的混沌乾坤里,沉迷陶醉着。天国硕大的七宝莲花绽放了,他融化在花里,物我两忘… 他双眼微闭,心如止水,悟尽了“万物相关”的禅机。 他体验了人生的至善至乐。 25分钟后,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