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战争_第十一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一章 (第2/6页)

。”

    岑立昊说:“我记得我的调动命令上明明写的是调我来来当参谋,而不是当公务员的,也不是来唱歌的。工作以外的事情我凭自己的兴趣,你宫副局长没有权力强求我。”

    宫泰简无比恼火,说:“你不是问我为什么说你的位置没摆正吗?你现在的态度就能充分说明问题。你以为你当过团长就了不起了是不是?我告诉你,在这个院子里,光师以上的干部就能编几个团。这不是你的团队,我建议你放下你的团长臭架子,夹着尾巴做人。”

    岑立昊也火了,说:“我放下团长的臭架子也还有正团职参谋的臭架子。把该我干的事情交给我,小事让别人去干好了!”

    宫泰简说:“你岑立昊太狂妄了,你要对你的言行负责!”说完,摔门而去。

    但是,第二天上班之后,宫泰简一反常态,不仅没有就岑立昊的“集体观念不强”的问题做文章,反而主动到岑立昊的办公室里过问703演习方案的准备情况,解释说他昨天不冷静,批评有欠公允,请岑参谋不要太介意了。

    后来岑立昊才知道,就在昨天晚上,宫泰简向何局长狠狠地告了岑立昊一状,何局长没把这事当回事,并且告诉宫副局长,唐部长对岑立昊同志很重视,指名要岑立昊参加全军训练大纲的修改工作,以后那些无足轻重的活动尽量少让岑立昊参加。

    二

    岑立昊调到六局的第二年,随总参一位首长和唐云际部长到某边境线看望边防部队。上了飞机之后,唐云际向首长介绍随行人员,介绍到岑立昊面前,首长突然说“这个年轻人我认识,我们两个人曾经一起参加过一个令人难忘的追悼会。”

    其他人不明底细,岑立昊心里有数。这位首长恰好就是当年指挥过南线战争的副司令员K首长,范江河反映问题的材料就是他指示摘要转发的,范江河病逝后也是他亲自参加了追悼会,那只是一个短暂的过程,岑立昊本来认为首长早已忘记,没想到首长记忆力如此之好。

    首长握着岑立昊的手说“范江河同志是我的朋友,我的印象你是他的得意门生,那么我们也就成了朋友你说是不是?”

    岑立昊心里一阵烫热,为范江河,为自己,也为部队有这么一位身居高位而情系基层的首长而振奋。

    那次看望的部队多数在高原上,其中有几个哨所设在高山之巅。到了山下一个中转城市之后,首长就坚持不乘直升机,带着两辆号称“巡洋舰”的越野车往山上爬。时值春末夏初,上山的路上满眼绿色,而随着海拔增高,绿色逐渐消失,空气越来越稀薄。这些地方一年有半年大雪封山,蔬菜和粮食运不上去,官兵生活在清苦和寂寞当中,尤其还要承受高寒缺氧的折磨,一旦换防从山上下来,多数人头发脱落,指甲凹陷,严重者眼球凸出。首长感慨于戍边部队的艰苦与坚韧,在向哨所官兵们讲话的时候,竟然热泪纵横泣不成声。

    从山上下来,就国境线的守防问题,首长同随行人员探讨,特意点名让岑立昊发表看法。岑立昊直言不讳地说“其实,有几个哨所是可以不设的,或者搞季节性设防,因为一年之内有半年大雪封山,我方处在正斜面,后勤保障尚且完全屏蔽,对方面对的是陡峭的反斜面,更是难越天堑。所以说,在高寒季节,这里永远是有防无攻。这是一。第二,边防部队装备技术性能低劣,后勤保障能力较差,从战术上讲,哨所同最近的基地距离也有六十多公里,如果真的在这一带发生边境争夺战争,一个哨所的兵力只是杯水车薪,不足以抵挡敌人进攻。第三,像这样一个边防团的保障,每年车拉空运,来回中转,翻车掉沟,物毁人亡,消耗巨大,仅生活保障一项,相当于非边境部队一个师的消耗,如果实施战斗保障,这种消耗则成几何倍的增加。从战争的角度算一笔仗,这里的一个边防团,实际能够在一线战斗的兵力是一个半营,而战斗保障至少相当于一个半师…”

    岑立昊因为事先有所准备,同时他的观点也确实是一路上的真实感受,所以说起来没有什么顾忌,但唐云际部长还是给了他一个暗示的眼神。因为首长面无表情,唐部长拿不准岑立昊这样大胆地、同此行了解和解决边防部队实际困难的初衷相悖的观点,首长能不能接受。

    事实上,首长虽然目光平静,但并没有停止对岑立昊陈述的判断,见岑立昊突然不说了,微微一偏脑袋,睿智的目光投来威严的一瞥,说:“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岑立昊看了唐部长一眼,唐部长说:“小岑你大胆说,改变这种状况,你有什么建议?首长想听真话。”

    得到唐部长的鼓励和巧妙的保护,岑立昊的底气更足了,接着说道:“我们在感叹于边防部队艰苦的同时,最重要的是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彻底打破那种只在物资保障上做文章、在财力投入上下功夫的观念。这就好比穿衣服,衣服旧了,处处捉襟见肘,两种办法,一种是发扬艰苦朴素精神,补丁摞补丁,但事实上这种看起来艰苦朴素的做法并不朴素,补丁的造价并不低。还有一种办法,就是不再搞那种哪里破哪里补的做法,干脆扔掉这条破裤子,重新设计一条新的。如果以对一个半师的财力和物力的投入,投入到一个半营的身上,建成一个营级直升机巡逻大队绰绰有余,可以在山下的兵站里就能遂行一个步兵团担负的边境任务,而且守之轻松,战之有力…”

    岑立昊说完之后,首长没有褒贬。在此后整个下山的路上,首长也很少说话,直到回到北京之后,有一天唐部长通知岑立昊,把他那天在路上谈的想法写成一个正式的意见反映。

    岑立昊认为是他的观点被首长接受了,热血沸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