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一章将计就计捉黑手 (第5/6页)
事情背后有燕齐盛的影子?” “恐怕是这样,你足不出户,来来往往的除了家人之外,便只剩下这段日子时常过府探病的燕齐怀,咱们污了燕齐盛的名声,他便来坏燕齐怀的名誉。” “讲清楚一点。” “皇上注重孝道,处处以皇太后为尊,当年母亲怀上我,皇太后心里气恨不已,为保住皇上的名誉,曾经下令杀了我母亲。 “母妃曾道,当时为了保住我和我母亲,母妃和父王想尽办法掩人耳目,才留下我们母子的性命。我出生后,父王更是在皇太后跟前跪求三天三夜,才让皇太后松口,保我一条性命。不让我袭爵,也是当时父王亲口允诺皇太后的条件之一。你想想,如今再发生同样的事,皇太后会怎么做?” “赐死我、打压五皇子?”洁英猜测。 “没错,燕齐盛和燕齐怀的战争已经浮上台面,这次的秋猎便可见一二。燕齐盛认定我是个傻子,发生这种事定会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到最后只能听从长辈的话,他打算犠牲你来断燕齐怀的帝王路。”燕祺渊低低发出两声嗤笑,似怒似讽,像是坠了什么沉重的东西。 敢动他的女人?他会让燕齐盛悔不当初。 “我明白了。” 她丢掉恐惧,告诉自己莫慌,她在算计着,如何把恶人给一块儿张罗起来。 燕祺渊也在做相同的盘算,两人面对面,却沉默不语。 不久,她的脸偏到五十度,脸颊一跳一跳,嘴角微勾,那是她的职业坏女人笑容,燕祺渊看得多了,晓得她心里有了坏主意。 他浅哂“你打算怎么做?” “你也有想法了,对不?” 燕祺渊点头,她拿来纸笔,各自在纸条上写字,两人摊开纸条,上面写着同样的字:怀孕。 他点点头,她跟着点点头,坏男人的笑加上坏女人的笑,下一刻他们异口同声道:“要闹,就闹大一点。” 就在等待的这段时间里,喻柔英怀孕的消息传来。 洁英诧异,怎么可能?她不是…但略一思索便也猜到答案,如果不是和自己一样遭人陷害,便是喻柔英自己异想天开了。 真有意思,怀孕本该是喜事,竟也会变成阴谋? 针对此事,洁英与燕祺渊都不多说,只能等待,等待阴谋成熟爆发的那一刻。 半个月后,礼王府上下都晓得大少奶奶怀孕了。 她嗜睡,成天想吃酸梅子,多走两步路就喊累,可是…大少爷受伤,不得行房啊,她那个肚子是哪里来的? 一天一天,小话越传越盛,矛头全指向同一个人——五皇子燕齐怀。 礼王爷和礼王妃隐忍不发,他们很清楚这对小夫妻的感情,猜测两人放任谣言扩大,必有后招。 但在旁人眼里,燕祺渊是个傻子,大少奶奶往外发展并不意外,何况有个孩子也利于她在王府里的地位,只可惜日子没算准,居然在大少爷受伤的时候闹出来。 事情越传越盛,却见礼王爷迟迟不处理。 王侧妃急了,吕侧妃和梁氏跟燕柏昆更心急,他们在礼王妃耳边说小话。 礼王妃却维护起自己的媳妇。“你们别胡说,洁英是怎么照顾渊儿的,我看得一清二楚,人累得厉害,小日子迟些、身子倦怠些,也是正常的。” 见礼王妃不为所动,梁氏怂恿燕柏昆找上礼王爷。 在梁氏看来,这件事非得闹开不可,万一燕祺渊胡里胡涂认下,那可是王府的嫡长孙呐。 燕柏昆想的倒不是这个,他想以此事向燕齐盛邀功。 于是怒气腾腾的,一脸的爱家、爱国、爱哥哥的找上礼王爷“父王,哥哥傻了,咱们得替他作这个主。” 礼王爷却打算冷处理,说道:“怎么作主?祺渊根本离不开洁英,如果此事为真,也得隐瞒下来,祺渊傻了,必定弄不清楚孩子是谁的,只要他开心就行了。” 知道礼王爷有意将错就错,燕柏昆心急不已,王侧妃更甭说了。 这与他们的计划不同。 燕齐盛的本意是在礼王府里闹腾开,再透过王侧妃和大皇子妃之口,传到皇太后耳里,皇太后本就看重嫡庶之分,再加上这码子事,有她在皇上那里使力,自能将燕齐怀剔除于东宫之争。 燕齐盛铲除燕齐怀,王侧妃也顺利除掉喻洁英,他们这边再也不足为虑。 所以明知道礼王爷和礼王妃的心思,王侧妃还是不肯放手,趁礼王爷和礼王妃不在,大着胆子硬是熬了碗打胎药想逼洁英喝下肚。 这一喝,不管她有没有怀上孩子都会立刻出血。 一场“怀孕假戏”立刻成为“流产事实”那么洁英到底有没有怀上都不重要了,不贞的事实扣在她头上,而**之罪落在燕齐怀身上,两人便是跳到黄河也洗不清。 如果洁英性烈而自尽,对燕齐盛而言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王侧妃想得到的事,燕祺渊和洁英哪会想不到? 他们当然打死不肯喝堕胎药,两方人马就在祺院僵持不下。 就在这个时候,白轩进宫,他脸色凝重的把来龙去脉说给皇上听,并且夸张了府中谣言。 他说道:“这些日子,喻氏心里像火在烧,煎熬着,一边是礼王府的颜面,一边是祺渊的病情,她把苦水往肚子里吞,打死不肯透露中毒之事。” 皇上不是傻子,洁英又不是哪里来的大人物,好端端的为什么要在她身上张罗罪名?在听到传言中的“jianian夫”姓名时,他便清楚此事牵扯到帝王之争,皇上怒极反笑。 “朕还没死呢,就迫不及待想要这把龙椅了?渊儿已经被他们害成这样还不够,现在连他喜欢的女子也想要一起欺负?” 大掌一拍,皇上微服出巡。 皇上刚到礼王府大门时,虹红便飞奔进祺院手举桃枝做暗示。 于是原本与王侧妃带来的丫鬟、嬷嬷们僵持着的海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