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章诡异炒作 (第2/4页)
吃掉,被吃掉的永远是年老体弱的。你说狮子硬不硬朗?但是如果狮子老了的话,连牛马也可以踢它两脚。为什么呢?因为它的每个细胞都老化了,所以关键在于每个细胞。南海酒业不是看外表多么大,多么不同寻常,关键是看它的细胞还有没有活力。 这就是新人新气象,南海酒业经营形势渐渐趋于好转。 方锐向赖清德抛出引进战略投资者的议题,反复强调:绿岛酒业具备强大的开发海外市场特别是东南亚市场的能力,将其引进为战略投资者对公司正在推行的“南进战略”非常重要。尤其是对南海酒业在资本市场的运作,简直如虎添翼。无论市场好坏,安排绿岛酒业入股都是一步高招。市场走熊,其入股会极大吸引其他的投资者跟进;市场走牛,其入股部分被锁定,造成流通股的数量减少,间接推动股价上升。 赖清德却好歹不依,说要保证民族产业的自主性,说酒香不怕巷子深,说绿岛酒业的力量可以借助,不可依赖。方锐直言已向绿岛酒业转让一成南海酒业股权,赖清德表示绿岛酒业成为公司的股东这没问题,不过自己不会向其提供更多优惠待遇。好在尤清还算大度,没有过多计较。 此后的一件事情着实让方锐和吕国华受惊不小,赖清德查账时发现过往账目疑点颇多,指示财务人员矫枉过正。这一指示一旦执行,后果不堪设想。上市公司很讲究社会公信力,若是真要矫枉过正,岂不间接承认财务造假,这对公司的形象和二级市场的运作破坏力极大。 方锐紧急应变,要尤清给海利贸易公司这家皮包公司正名,将其转变为绿岛酒业在中国大陆的分公司,用“弄假成真”的方式把过去的“黑账”漂白。这才规避一场灭顶之灾。 真是个老顽固,不好相处! 真有创意 这是一个美好的时代,这也是一个混乱的时代;这是智慧的年代,这也是愚蠢的年代…——狄更斯 大文豪狄更斯的笔下,时代是矛盾而躁动的。今天,我们恍然进入另一个“热钱”的时代,利益“梆梆”的鼓声中,我们不由自主置身于趋利的“击鼓传花”游戏。这样的状况渐渐主导我们的思维,部分有心人士由此灵感迸发,冒出一些奇思妙想,比如尤清。 目前南海酒业的炒作已进入决战阶段,尤清主张分进合击。 “分进合击?要怎么‘分’?要怎么‘合’?”方锐大惑不解。 “最近,我对大陆股市非常关注,看到地产板块持续火爆,这主要得益于目前大陆‘炒楼’风行,楼市刺激股市所致。炒股,炒楼,两个拳头同时发力,相得益彰,效果显著。” “房地产具有一定程度的金融属性,保值增值,这很正常。” “金融属性?你不是不知道,只要有人敢炒,狗屎都有金融属性。” 这话方锐并不否认。 华尔街有两位“炒手”不断交易一罐鱿鱼罐头,每次甲方都用更高的价钱从乙方手里买进,这样双方都赚了不少钱。一天,甲决定打开罐头盒看看:一罐鱿鱼为什么要卖这么高价钱?结果令他大吃一惊:鱼是臭的!他为此指责乙。乙的回答堪称精辟:罐头是用来交易的,不是用来吃的! 这是“金融属性” 近来,市面上开始热炒普洱茶,股票一样的炒。 普洱茶也能成为金融投资的工具?在一些投机者手中,这个疑问早就变成白花花的银子。由60多人的队伍护送着一块来自故宫博物院的百年普洱贡茶,辗转全国各地,使“普洱茶热”达到一个新高xdx潮。近几年来,普洱茶价格狂涨数十倍甚至百倍,收藏的人越来越多,甚至有卖掉宝马车收购普洱茶的“新闻”历史总是惊人相似,变的只是演员,不变的是剧情。在这幕正在热映的肥皂剧中,我们依然可以清晰看到“君子兰热”、“芦荟热”的影子。仿佛每隔一段时间,时代总会丢出一个“潘多拉的魔盒”验证一下大众的理智与情感。这幕可以称为“疯狂的普洱茶”的大戏,脚本作者尚无人知晓。只是初一亮相,就先赢得了“满堂彩”说白了,核心概念只有一条:普洱茶可以升值。于是,围绕这一主题,形形色色的剧情热烈地演绎起来。一路“牛市”下来,普洱茶成只升不降的“绩优股”人们的欲望在“疯牛”的刺激下,越发变得血红起来。——《“能喝的古董”:热钱煮沸普洱茶》 方锐有点惊疑不定:“莫不是您想炒作金雕酒?” “有什么不可以?喝这种酒,喝的不是粮食,而是文化,直白点讲,喝的就是想象。所以我们要想办法,进一步刺激人们的这种想象。” “不过,金雕酒有炒作的条件吗?” “这你尽管放心。我早已设计好题材、剧本,加上媒体的配合和强有力的推荐,定能成功。” “炒股,炒酒,两个拳头出击,真有创意!” 疯狂背后 炒作金雕酒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刺激金雕酒提价,或者营造提价预期。产品提价对二级市场股价来说绝对是个大利好。切莫以为提价一成,只会带来利润增长一成,带动股价上涨一成。而事实上,在成本相对稳定或增长有限的情况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