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6.所有驻京办干过的事他都干过 (第4/4页)
容浩笑道:“刘主任这就见外了。十几个人,就你一个美女。你一走,就一点也不好玩了。熟人的事再说,大家难得聚一次。也许这是驻京办最后的晚餐了呢!” “那不会的。”其他人也劝。刘梅便有些为难,只好打电话给熟人,说这边会还在开,只好改在晚上了。唐天明本来也想走,他着急京汇集团杨总那边的事情。但一看刘梅被容浩他们给留下来了,就知道自己再提离开有些不合适,也就没说。他只是找了个僻静处,给杨总打了电话,说晚上想约杨总出来坐坐。 杨总显得有些疲乏,声音拖得长长的,问:“有事吗?唐主任。” “没事。只是想同杨总坐坐,想听听杨总对经济形势的分析。” “哈,我哪有什么分析?是不是为着项目的事?现在有些为难哪,我正想跟唐主任说呢。” “晚上见面再谈吧。好,杨总,下午5点我去接您。” 晚上,唐天明带着冷振武还有杨总,3个人到了门头沟那边的一个悠闲山庄。这山庄雅静,还有点塞外草原的苍凉。3个人点了几个野味,就着火锅,边喝酒边聊天。唐天明也没转弯就直接问杨总:“那项目是不是另外有人也在钻?” “是有人在谈。”杨总端着酒杯,说:“是桐山县那边在谈。他们应该离你们很近吧?” “桐山?是很近。邻省。一个小时车程。”冷振武道:“桐山是谁在谈?跟谁谈呢?” “这个我不好说。”杨总卖了个关子。 唐天明笑道:“这是商业秘密,我们尊重。不过,杨总哪,这项目我们可是跟踪了很久,您都清楚。湖东的主要领导也都来考察过了,你们也到湖东转了一圈。如果这时候,项目再出意外,我可是没办法向湖东县委县政府交差的啊!杨总哪,我们还是得靠您在里面帮衬。” “这个自然。我一直认为湖东是最适合我们战略转移的承接地。只是这样大的项目,要集体定,更重要的是要董事长定。其余人…”杨总抹了下肥厚的下巴“其余人能说上多少话,唐主任冷主任应该比我们更清楚。” “这个是事实。林董那边,杨总不也是说过了吗?我们也…关键其实还是您杨总哪,您在京汇一言九鼎。您主意定了,林董那边就好办。”唐天明把话说得很白了,就差说出事情其实都是你杨总在里面cao纵了。杨总不仅仅是京汇的副总,而且还是分管项目的副总。另外一层更重要的关系是,他还是林董的大舅子。他的meimei,是林总的第三任夫人。这meimei嫁给林董前,是国家歌舞团的演员。据小道消息说,他们之间的牵线人,就是杨总。杨总成功地将meimei介绍给了林董,然后挤掉了林董同样年轻漂亮的第二任夫人,晋级为正式夫人。这兄妹合作,什么事做不了?关键是做不做,怎么做! 其实刚才杨总一提到桐山,唐天明心里就有些底了。桐山驻京办也是一个设立时间比较长的县级驻京办,原来的老主任同唐天明他们都很熟,只是前不久突然去世了。新来的主任姓王,叫王虚。他们驻京办就同仁义县驻京办在一家宾馆中。这人有自来熟的本领,见了人,很快就能搭上话来。京汇项目的事,很可能就是刘梅透露出来的。因为在南州市所有驻京办的小圈子里,京汇项目是湖东一直跟踪的,并且已经是人所共知。在适当的范围里透露适当的消息,是一种保护,也是一种告知。而像刘梅这样的透露,就难免被别人盯上。王虚初到北京,正想找项目,建功业,他岂能放过这机会?虽然这样想,但唐天明并没有打电话向刘梅求证。一求证,刘梅也许会责备王虚。王虚说不定会使出更阴险的招数,事情只会越办越糟。当务之急是稳住杨总。杨总如同一条船,他如此摇摆的原因很简单,不就是为了项目后边那一笔可观的分成?这个,以前冷振武已经和他谈过了,而且先付了3万。整个项目成了后,湖东那边会按项目投资总额的2%进行返还。所返还款直接打到杨总个人账户。如果是10亿,那就是2000万。 2000万哪!唐天明第一次算到这个数字的时候,头上都禁不住冒汗。但给宗仁书记一汇报,宗仁书记说:不就2000万吗?那是他的钱,让他拿去。我们只要9。8个亿! 有气魄!不愧是书记。 喝完酒,唐天明让冷振武陪着杨总好好地休闲了一回。冷振武出门前取了一个数带着,应该够了。遇到这样的事,唐天明一般让冷振武出面,反正冷振武也好这口。如果冷振武不在,非得他自己出面,他的原则是:让客人尽兴,让自己守住底线。他的底线就是不失身。有时,为了让客人放心地“尽兴”他也得招呼小姐,而且也得付钱,只不过客人在真做事时,他则在跟小姐聊天。客人完事了,他也完事了。出门相视一笑,尽在不言中。 第二天早晨,唐天明他们才回到市里。一到办公室,唐天明就将情况给宗仁书记和李哲成县长作了汇报。宗仁指示:要不惜一切代价,拿下这个项目。这项目在南州市都已经挂了号了,怎么能丢了?李哲成态度也很明朗,坚持往下谈,力争成功。至于经费,他会立即安排财政给驻京办这边打30万过来。“从严掌握,灵活运用!”李哲成县长专门给了唐天明8个字的原则! “从严掌握,灵活运用”唐天明将这8个字写在纸上,看着,就觉得奇妙无比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