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驻京办_7.方小丫今晚上台演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7.方小丫今晚上台演出 (第3/3页)

  “怎么会老?你是棵不老松呢!改天我去拜访唐主任,有好多事情还得向你请教。”

    “请教谈不上。你是领导。来坐坐吧,也检查检查基层驻京办的工作。”

    “那好,说定了。见面再说。”都琳琳挂了电话,唐天明才发现自己握着话筒的手已经全是汗水。他拿纸巾使劲地擦着,然后起身关了门。回坐在沙发上,闭上眼。都琳琳的身形一下子清晰了。娇小的身材,高挑的鼻子,说话时,鼻子总是一动一动的,像动画片中的精灵。那次到湖东,她是跟着处长他们一道的,印象中,酒喝了不少。晚上,唐天明又陪他们唱了歌。然后,唐天明就记不清了,似乎是送他们回宾馆。再然后,唐天明就彻底失忆了。只是那笑声,还时时泛起。难道那笑声中,真的…

    人有时候也是模糊的,模糊到连自己都无法肯定。

    一上午,唐天明的心思都安静不了。胡忆进来,说钱已经取出来了,问要不要交给冷主任。唐天明说你自己装了,一道过去。胡忆有些迟疑,唐天明问:“怎么了?”

    “冷主任他,唉!刚才他给我发短信,让我把钱直接给他。说这事不能人多,多了不方便。”

    “别听他的,你一道去。”

    “我就怕冷主任他不高兴。这人做事有些特殊,我们这做下属的,还真为难。”

    “啊,有什么为难?我说的嘛!”唐天明本来想说“快了”但临时还是改了口。胡忆说:“既然这样,我再给冷主任汇报。”

    县级驻京办虽然只是座小庙,只有3个人,可是情况也不是外面想像的那样和谐。现在全国上下都在建和谐社会,其实,和谐只是个相对的概念。在和谐之中,也还有不和谐。就像交响乐,宏大之中,往往也偶尔蹦出一两个过于低沉的音符。一个人的心中尚且有千思百想,何况3个人?胡忆夹在其中,像风箱中的老鼠,两头受着气,这唐天明不是不知道。他清楚得很。但他也不能说什么。本来就3个人,再说破了,矛盾明朗化了,那还怎么搞工作?他一直信奉同船过渡都是缘,在一个单位工作也是缘。为这缘,就得有些隐忍,就得圆通。今天吵得面红耳赤,也许明天就离开了,不再在同一个单位。以后的见面自然尴尬,何必呢?真的没必要。只要不是原则性的大问题,就放手吧。放手也是一种信任,更是一种能力。放手的原则是既能放得出去,也能收得回来。不敢放手的领导,原因就在于他怕放了收不回来。而敢于放手的领导,往往是收放自如的。放出去的部下,就像风筝,飞得再高,只要手中的线一紧,马上就能乖乖地回到地面。

    这是领导者的艺术,也是领导者的胸怀!

    星期六下午,唐天明早早离开了驻京办。他首先到五道口前面的形象设计中心做了个头发。说是形象设计,其实就是将长得太长的头发给理短了,稍稍用吹风再吹下而已。他一向不喜欢在头发上下功夫,当然,也不能忽视。每天早晨,起床后他必是好好地梳理一番,虽然比不上女人,但整洁、清爽,这一直是他所坚持的。头发做好后,他驱车直接到音乐学院。他没有像往常一样把车停在门口,而是找了个停车场。停了车后,就下来步行,边走边找吃饭的地方。人是铁,饭是钢,吃饭的问题还得解决。本来,他想请方小丫一道出来吃饭的,考虑到她晚上要演出,可能这个时候会有些演出前的准备,就一个人选了一家叫“故乡小吃”的小店。进了门,一看店里热闹得很,大部分桌子都坐上了人。他正犹豫,老板过来招呼他:“先生,到楼上吧,楼上有雅间。”

    湖东口音!这让唐天明一激灵。唐天明也用地道的湖东话道:“老乡?”

    “哈,老乡!”老板拍了下大腿,说:“到现在,我来北京半年了,只碰到过两个老乡。一个是你,另一个是音乐学院的女学生。”

    “那学生我认识。”唐天明说着,问:“生意挺好的嘛!”

    “还行。只是各种名目的费用不少。也赚不了多少,养家糊口而已。”老板领着唐天明上了楼,又朝后面看看道:“一个人?”

    “一个人!”

    “那来点什么?要酒吗?”

    “就来个小炒,再加上一碗汤。酒就不用了,晚上有事。”

    “好咧,等着就来。”

    不一会儿,菜就上来了。一盘青椒小炒,一个鸡蛋紫菜汤,清清爽爽,也可口。唐天明边吃边想:真是天涯何处无老乡。湖东人在北京做建筑的多,做餐饮的,这还是第一次碰到。他边吃边想,手机响了,方小丫发来短信,问唐主任到了哪里,能来看演出吗?他回了句:肯定来,到时见。丫头!

    老板又上来了,边在围裙上擦着手,边递了支烟给唐天明。唐天明问:“以前在哪里做?”

    “原来在广州。去年孩子考到北京来了,就转过来了。”

    “孩子在这上学?哪个大学?”

    “农大。”

    “农大?那可就在我那边上,五道口。怎么没到那地方开店呢?”

    “没位置。四处找,正好这店别人要退,就租下来了。小本生意,凑合着过日子,孩子也正好有个照应。”

    “那倒是。”

    “饭菜还合口味吧?”

    “相当好。”

    “先生在北京工作?”

    “啊,是驻京办。其实还是湖东的,只是住在北京。”

    “驻京办?听说过。上次还看到一本书,就叫什么驻京办主任,就是写你们的吧?不过,内容确实有些…”

    “那是小说。真实的驻京办也不是这样的。你看我,还不是在你这小店一个人吃饭?那是夸张!”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