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侯再生_第七十三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三章 (第2/3页)

营中,一旦被敌军烧毁,这仗也就不用再打了!

    “噢~~!”将最后一名江东兵赶下城墙后,城头的守卒发自内心地欢呼起来。在极度困难的情形下,这些战场上的新手尽管遭受了很大的损失,但最终还是完成了逆转,成功地击退了强大的敌人。

    欢呼的人群中,并不包括李通。李通顾不上欢庆胜利,一面大声命令士兵抓紧时间进行休整、以期应付江东军接下来可能的攻击,一面举目眺望起业已冲进敌营的风骑军来。

    “好一个林子冲,颇得轻骑作战的精髓!”对林豹先袭孙翊、再突敌营,却始终没有直接对敌攻城军展开攻击的举动,李通不但没有产生任何恼怒。反而由衷地感到欣慰——林豹部风骑军只有千骑左右,若是直接对江东军攻城部队展开攻击,或许也能协助城上守军将敌军赶下城楼,但其自身必然也会造成很大损失。一旦风骑军损失过大,便再无法继续对江东军保持强大的牵制力了,这样反而不利守城。但如现在这般,林豹先后两次地攻敌必救,一则可以消耗敌军实力。二则亦可以使敌军疲于奔命。同时还会造成敌人很大的心理压力,正是一举多得的良策!李通原本对林豹了解并不是很多,但只看今次一战,便从内心中欣赏起他来。

    两盏茶的工夫后,无奈的江东军完全撤出攻城领域,退回了军营。江东军今日的攻城战以虎头开始,却以蛇尾而结束,曾一度看到夺城的希望,但最终却只落得损兵折将的惨淡下场。但不幸中地大幸,由于太史慈赶回大营比较及时。使敌骑军只来得及毁坏一部分的粮草辎重。大营也没有遭到太大破坏。

    是夜,酉时左右,天空中流云遮月。阵阵西北秋风吹拂而过,凭添几分凉意。

    略显狼藉的江东军南大营中,燃起了一个个火堆,一群群士兵围在火堆旁,或在取暖进食,亦或是因疲劳而直接昏昏睡去。

    “呃~!”不时有受伤士兵的哀号声在营中响起,凄惨的声音让其余士卒的心也不由得悸动起来。原本这些身经百战的江东精锐士卒,对战场上的生死伤亡早已看得平淡了,但在今日战场上所发生的一幕,却不禁让他们心中生出无数寒意——那支疾若旋风、悍如狼群的骑军。竟在不到盏茶地时间内将孙将军地后阵连根拔起,300余名留守压阵的兄弟,最终只有不到10人安然脱出,连孙将军本人也险些蒙难。待到攻城大军退回后阵之时,只能看到近300具血尚未干的尸体,重伤者寥察无几。不少阵亡士卒根本不是被刀刃所杀,而是被奔腾地战马践踏而死,整个脸面都被踏的血rou模糊。而敌军骑兵为此付出的代价却是——零,千余名骑兵呼啸而来。最终又全身而退。

    在江东之地,马匹本就稀少,通常也只有军中都尉级人物才有资格配备战马,成建制的骑兵根本就不存在。所以,江东军士兵从未见识过如此数量的骑军,当然也就从未有过与骑军交锋的经验。见识过厉害、却又不明所以的事物,总是会让人感到心惊胆寒。

    孙翊帅帐之中

    “没想到,刘备的援军来的这么快。而且…居然还是骑军…”韩当用缠着布条的左臂摸了摸颔下的短须,声音显得的相当低沉地说道。在从城墙上退却的过程中,韩当的左臂不慎挨了李通一刀,但好在伤口不深。

    “若不是有这支骑军,庐江早已落入我军之手!娘的,早不来,晚不来,竟偏偏在最关键的时候“”徐盛面上满是遗憾之色,低声诅咒着那支敌骑。

    “文乡,今日我军的伤亡如何?”韩当关切地向徐盛询问道。

    “阵亡1500人,还有300多名弟兄也无法参战了。”徐盛摇了摇头,痛心地说道“加上昨日,已经有1900名弟兄葬送(阵亡)在这庐江城下了!”

    “但今日庐江守卒的伤亡情况也应该在千人以上!”韩当沉重地点点头,自我安慰地说道“若非如此,这城也就不用攻了!”

    “指挥那支骑军的敌将颇为狡猾,不是个容易应付地对手!”太史慈突然接口说道。

    “太史校尉为何这样说?”徐盛疑惑地问道。

    “此人颇通轻骑征战之法,他不与我军正面接锋,只是以游击寻找出我军薄弱之处,再行攻击,一击便退,令人防不胜防。”太史慈眉头微皱,沉声说道“而且,此人在援应了李通之后。居然没有进城,反而仍然驻留在野外,这才是真正的可怕。”见徐盛面露一丝不解之色,太史慈继续解释道“骑军最大的威胁就在于其冲击力和机动力。在野外,骑军的威力可以发挥到极至,但若骑军进城,便可寻出办法限制其冲击力和机动力。如挖掘沟壕,设置拒马…但此人显然深明此间利害。”

    “不知刘备还有多少骑军?若只是这千余人,倒还可以应付,若再来个千余骑,恐怕咱们就只能撤回江东了…”韩当无奈地说道。

    “不行!”沉寂了多时、仿佛还未从敌袭的阴影中完全恢复过来的孙翊,突然厉声喝道“不管刘备老贼有多少援军,不管拼上多少人,都必须将庐江攻下来!”无功而返——孙翊实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