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零四章 (第3/3页)
想…”黄盖苍老的面庞上忽地现出欣慰之色。“尚是少年的伯符,竟有着不输文台公的气度才略,在如斯逆境之下,居然成就了称霸江东的伟业。” 黄盖之语似在追忆往事,其实却是以此劝慰周瑜勿要灰心沮丧。周瑜是何等聪明之人,一听之下就明白黄盖的苦心。 “多谢黄老将军!”周瑜点了点头,缓声对黄盖说道。 见周瑜领会了自己的意图,黄盖欣慰地笑了笑“如今战局虽然不利,但只要我江东上下同心。何愁日后不能扭转局势?就姑且让刘备、关羽、张飞这些贼子猖狂一阵子吧…” “恩…”周瑜沉重的心情似乎稍稍宽慰了一些。 “公谨。早些歇息,明日一早还要继续起程返回柴桑呢…”黄盖转过身,缓缓地朝船后走去。在周瑜看不见的角度。黄盖老眼中泪痕微现“当年文台公麾下程、黄、韩、祖,并称为四健将,汜水关下大明(祖茂)早亡,而今义公(韩当)也…不知什么时候,我和德谋这两把老骨头,也会去见文台公…”… 八月二十一日晨,富春江北约5里,满脸倦意的吕岱正领军潜伏在一处山岭地南麓,等候着刘备军的到来。 便如陆逊所料。吕岱为改变己军地逆境,设计了一条先“进”后“退”的诱敌之计——先是朝富春进军,调起“埋伏在城中”刘备军的胃口;待进到距富春约占里时,再诈做识破刘备军的伏兵之计,突然领军后撤!按照吕岱的想法,这支与自己周旋数日的刘备军所以不肯正面交锋,必是因为想要寻机将自己一举击灭。而这,正可以成为一个破敌的契机,敌军若是察觉到自己有意撤回会稽。不甘心之下便有可能出城追击。届时,一个埋伏突袭便可将敌军彻底解决。 但是,尽管吕岱计划得非常巧妙,事情的发展却不尽如人意城中地敌军似乎对吕岱地诱敌之计丝毫没有兴趣,居然一点动静也没有。 “大人…”张馗疾步走到吕岱的跟前“斥候有回报了…” “敌军可有动静?”吕岱仍不死心地急问道。 “没有!斥候回报,敌军根本就没有出城…大人,可能他们根本就未曾发现我军昨夜朝富春进军的行动”张馗试图宽慰吕岱,找理由解释说道。 “嗬…”叹了一口气,吕岱摇了摇头,沉声说道“我军那般大地动静,他们不可能没有发觉…看来是我的计策被识破了!” “大人,斥候还回报了另一件奇怪的事…”张馗想起什么似的,出声说道。 “何事?”吕岱疑惑地问道。 “据山中一猎户所说——他曾在某处偶见有数百刘备军士卒在焚烧草木后,竟收集灰烬取走!” “什么?”吕岱脑中灵光一现,似乎想通了什么“难道说…” “大人,您怎么了?”张馗诧异地说道。 “中计了!”吕岱拧眉思索了良久,突然失声说道“原来通通都是疑兵之计!” “大人,您说什么…”张馗不解的追问道。 没有回答张馗,吕岱自顾自地迅速思索着。——“那些灶坑,丢弃的旗帜、兵刃…看来都是敌军故意设下的疑兵圈套!难怪敌军不跟我正面交锋,原来并非什么寻找战机,而是根本就不敢,这样说来,富春…可恶,居然被骗了整整两天!” 一处想通之后,其他处处顺理成章地想通了。吕岱的面上不由得呈现出懊恼之色,随即沉声喝令道:“传令,极速进军富春!” 富春南城,百多名士卒正紧张忙碌着,朝城楼上搬运一些守城用的物事。城楼下,原本洞开的城门已被紧紧关闭起来,数十名士兵死死抵守在城门内侧。 城外,急行军后的吕岱军正一面进行攻城前地调整,一面对城中守军发动心理攻势。 “城中敌军听好,你们的诡计已被识破,以你等数百孤弱残兵,抗击我数千精兵,惟有死路一条。但你等若愿献城投降,我家吕太守仍可饶你等不死…”一名大嗓门的江东兵高声朝城中喊道。 “好一个吕岱,居然如此迅速便识破了我的疑兵计!”城楼上,白衣若雪的陆逊顾望着城下的敌军,面上依然沉静自若。小半个时辰前,吕岱军以急行军之势突然径直杀到富春城外,以至于陆逊派出的斥候险些不及回报。 “大人,城中似有不轨之徒意欲兴起反乱!”席丰疾步上到城楼,低声向陆逊禀报说道。 “乘吕岱军尚未休整完毕之机,派遣士卒尽速将为首之人捕获,震慑其余不轨之徒!”陆逊眼中寒光一闪,沉声吩咐说道。 “是!”席丰应声领命,迅速离去。 “内忧外患…若援军再赶不来,恐怕今日就是我的葬身之时了…”陆逊心情沉重地摇了摇头。 “嘟~嘟~!”就在这时,一阵激昂的牛角战号声,突然从西北方向传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