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章计划生育 (第2/2页)
有想到字也写这么好…”刘军浩外号叫“刘大学”也有一番来历,那是上小学的时候四年级的时候,数学老师嗓子哑了没有办法给学生上课,就让他们在班里自习,同时出了一道题,从1加到100,谁算出了正确答案谁就可以早早的回家。 那个时候青山镇比现在更穷,哪有孩子看过课外书,因此都不知道有高斯这么一个数学神人存在,而那老师也是这么想的,在他看来这些学生恐怕一上午都忙不完,于是就搬了一个凳子坐在讲台上写教案。 谁知道没有过多久,就听到刘军浩大声喊道:“老师,是不是5050?” 听到他的回答,当时数学老师吓了一大跳,慌忙问他怎么算出来的,刘军浩将自己的演算过程递给老师,只见上边写了一个计算方法,这和高斯的(1 100)*50=5050的运算式完全不同,而是: 1 2 3 4 5 6 7 8 9 10=55 11 12 13 … 20=(10 1) (10 2) (10 3) … (10 10)=10*10 55=155 21 22 23 … 30=20*10 55=255 31 … 40=30*10 55=355 … 91 … 100=90*10 55=955 所以,1 2 3 … 100=(1 2 3 … 9)*100 10*55=5050。 当时数学老师激动的嗓子也不哑了,急急的拿着他的草稿纸给其他老师传阅,直呼他是个天才,以后肯定能够考上大学。 于是班里的学生就慢慢的叫他“刘大学”这个名字也越叫越响亮,只是没有想到李玉竟然也知道。 “那个…李委员,你以后就叫我小浩,刘大学这个外号是当时同学们瞎起的,不能当真的。”见到她打趣,刘军浩说话都变得结巴起来。 “那好,你跟他们一样,就叫我李大姐吧,呵呵,谢谢你帮忙,早点把这里的标语写完,我们等下还要到别处刷呢…”李玉倒是也爽快,点了点头随手递过来一张纸说道“你看看刷哪个标语合适,这是我好不容易让人想的,可是总觉得有些别扭,不实在…你这个大学生也帮助想想…”她说完又婉然一笑。 只见白纸上写着几条计划生育的标语,1、树立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 2、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和谐社会发展 3、破千年封建旧习,树一代婚育新风 4、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 刘军浩一看也皱了皱眉头,这些标语内容空洞,意义模糊,口气还有几分生硬,让人看起来很不舒服和群众的生活脱节,完全就是上纲上线的口号,没有一点实际意义,这些标语和口号政策性太强,官气太浓重,仿佛不是说给大众听的,而是给当官的听的一样,离群众的实际生活看上去很遥远。 “嗯,有点,我说几个试试?”刘军浩卖十三香出身,靠的就是嘴皮子,加上他心思灵活,脑瓜子一转,已经想出几条标语来。 “好呀,你说说我听听…”三个人都盯着他看。 “恩,少生优生,幸福一生,这个怎么样?…山区人民要想富,少生孩子多种树!…该扎不扎,房倒屋塌;该流不流,扒房牵牛。”他一口气说了十几个,然后才添了添略显干涩的嘴唇,停了下来。 “好,好,就按你说的写。”李玉果然兴奋异常,这些标语朗朗上口,而且贴近百姓的生活,比起刚才那些套话好了几倍,更容易让人记住。 于是刘军浩提着油漆桶,用刷子在墙上快速的挥舞,一排带着油漆味的新鲜文字出炉,在太阳的照射下分外刺眼。 就这样他一上午转战了几个地方,将自己想出来的标语全部写在墙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