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我的堂兄 (第11/21页)
是我在表…扬自家,我要是不…肯读书,就编不出…好节目,宣传队就不会有…《插秧舞》。我们现在开…学了,但是宣传队的演…出还忙不开。今日晚上,我们还…要出去演…出哩。”通哥说着说着又说到宣传队了。 同学们很佩服通哥,觉得他是学堂最厉害的老师。老师们围在一起,也都说通哥有才,说《插秧舞》不光在全公社有名,在县里都有名了。老师们说着说着,话题就到通哥和阳秋萍身上去了。 “舒通,你自家承认,你们俩是在恋爱吗?”有老师问。 通哥笑笑,说:“人家是城…里妹子,迟早要回…城里去的,我算…什么?” “还不承认,村背后那条路,叫你们俩踩矮三寸了。”又有老师说。 通哥笑着说:“你们未…必跟踪?” “哈哈哈,承认了嘛!要晓得,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老师们以为我们听不懂,他们说着大人的事,并不回避。我也不晓得怎么就叫鬼摸了脑袋,莫名其妙地喊了句:“男女关系!” 我的声音很响亮,震得自家耳朵嗡嗡响。老师们都回头望着我,哈哈大笑。通哥黑了脸,瞪着我:“我还表…扬你哩,这么顽…皮!”我一溜烟跑了。 有桩喜事儿在村里传着,说是公社要成立铁姑娘拖拉机队。村里女儿家都想去开拖拉机,她们只要凑在一起,就说这事儿。有的家里大人就上俊叔家说,让他帮忙。俊叔说这是公社管的,他说不起话。公社李书记就住在村里,夜夜睡在腊梅家。可是没有哪个敢去找李书记说。慢慢的,女儿家们发现,只有腊梅从来不同她们说开拖拉机的事儿。她们就猜,肯定是腊梅去开拖拉机了。 她们猜对了。有天,腊梅突然打上背包上县城去了。俊叔说派腊梅去学拖拉机,生产队和大队都盖了章,公社批准的。哪个也说不上意见。 冬天快到的时候,腊梅开着红色的拖拉机回到了村里。拖拉机没有棚,老远就见腊梅身子一跳一跳,就像骑马。她戴着乳白色草帽,肩上搭着条白色毛巾,很像村里墙上到处可以看见的邢燕子画像。 腊梅开回来的只是拖拉机头,后面没有拖斗。拖拉机停在祠堂前面,围着很多人看热闹。正好是放学的时候,学生们都往拖拉机跟前凑。腊梅笑着同所有大人打招呼,那神气就像从部队回家探亲的军人。好像她的口音也有些变了,有些城里人讲话的味道。有人就说,腊梅出去学开拖拉机,人都学漂亮了,有些像街上的人了。 “腊梅,怎么只开个脑壳回来?”有人问。 腊梅说:“运输的时候挂拖斗,耕地的时候挂犁和耙,我是回来取衣服,就什么都不挂。” 这时,通哥腋下夹着课本,挤了进来,说:“腊梅要是挂…个拖斗回来,夜里就拉…我们去野鸡坪演…剧。” 腊梅说:“我就是挂拖斗回来了,也不敢送你们去。要节约柴油!” 通哥笑笑,说:“哦,铁姑娘…拖拉机队的,思想都蛮…好的。” “通哥你莫挖苦我。”腊梅跳下拖拉机,拿白毛巾在脸上擦擦,其实她脸上什么也没有。 通哥说:“我哪敢挖苦…铁姑娘!你思…想好,怎么不自家走…路回来呢?开空车回…来,也浪费柴…油啊。” 腊梅说:“我开空车回来,李书记批准的。李书记明天去县里开会,我顺便送他去县城。” “李书记今…后有拖拉机坐了,不要骑…单车了。”通哥说着,抬手摸摸拖拉机。他手上的粉笔灰没有洗,一摸一个印子。腊梅很心痛的样子,忙拿起座位上的抹布擦擦。 通哥就说:“腊梅你硬…是对我有…意见,粉笔灰未必比…泥巴还脏?你怎么…不把拖拉机上的泥…巴都擦…干净呢?” 腊梅说:“通哥你莫这么说,我们拖拉机是天天要擦的,就像解放军擦枪。” 大人和学生伢儿都往里面挤,我不晓得怎么就被挤出来了。我刚从人缝时探出头来,就见福哥从祠堂南边的屋角走过来。福哥见很多人在看拖拉机,身子闪了一下,就往回走了。他动作很快,就像电影里面躲避敌人跟踪的地下工作者。 通哥也从里面挤了出来,拍了一下我的脑壳。我就跟在通哥后面,一起回家。 “只是开…个拖拉机,要是从部…队回来,那还了…得!”通哥自言自语。 我说:“福哥看见拖拉机,脑壳一缩就跑掉了。” “他不是怕…拖拉机,他是怕…”通哥话没说完,咽回去了。 “他怕什么?”我问。 通哥说:“大…人的事,你莫…要多问。” 第二天一早,我去学堂的路上,见公社李书记推着单车,走在腊梅背后。腊梅说:“李书记,要是公路通到我屋里,就不要你走路了。”李书记笑笑,说:“我一步路都不走,那不变修了?” 走到拖拉机旁,腊梅取下摇把,准备发车。李书记突然严肃起来,说:“腊梅,幸好摇把还在这里!你要汲取教训,摇把要随身带。万一阶级敌人搞破坏,把摇把偷走了,往水塘里一扔,拖拉机就动不了。” 腊梅脸马上红了,说:“李书记革命警惕真高,我记住了。” 李书记把单车扛上拖拉机,先爬了上去。腊梅爬上拖拉机的时候,突然看见我站在下面看稀奇,马上铁青了脸,喊道:“六坨快走开!” 我忙闪到墙角,望着拖拉机在崎岖的公路上马一样地跳着远去。拖拉机在村里停了一夜,村里人已经晓得它叫铁牛55,我也晓得了。 十 通哥常常在阳秋萍房里坐到深更半夜,向姨都不晓得。每次通哥走的时候,怕向姨听出两个人的脚步声,就背着阳秋萍出来。阳秋萍送走通哥,独自回房间,故意弄得很响。向姨听见脚步声出去了,又回来了,以为阳秋萍上茅厕,仍是安心安意睡觉。 只是通哥同阳秋萍两个人的事,不晓得怎么就传到外面去了。不管男人女人,他们凑在一起,就说通哥同阳秋萍的风流事。人们添油加醋的,越说故事越多。 有些话终于传到向姨耳朵里去了,气得她嘴唇发紫。向姨脾气不好,可她想着女儿这么大了,打骂都不是办法,就好言相劝:“秋萍,你要爱惜自家前程!你迟早是要回城的,进了城当个营业员,哪怕是饮食店端盘子抹桌子,也比在农村强。你同舒通好,同他结了婚,就回不了城了!” 阳秋萍说:“舒通聪明,人也好。” 向姨说:“聪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