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四十章调研良河镇的农业发展 (第2/3页)
口茶水,递给了侯德才一支烟,说道:“侯书记,大湾村的乡亲们年后的情绪怎么样?马上到了耕种的时间了,大家生产生活状况怎么样?” 侯德才点起了烟,对高建彬说道:“高书记,对于您我就实话实说,我们村的老百姓都在为了过日子发愁啊,开发区的新区建设到现在还占着村里面多数的田地,答应的补偿金也没有发下来。好在过年的时候有市里和区里的慰问,要不然的话年都过不去。不过现在就有些人家里面已经开始闹饥荒了,村里面的年轻人还好一点,都出去到城市里打工了,一个月怎么也能挣个两千元钱左右,那些上了岁数的生活就比较艰难了,毕竟是岁月不饶人,出去打工都没有人要了。多少年了村子里的人都是靠着种地和打短工生活,没有土地也就意味着没有粮食,光靠着打短工挣得那点钱根本不够开销的,一家人要吃饭孩子要上学,我估计再这样下去至少一多半的孩子们就要辍学了。” 高建彬问道:“开发区新区占了大湾村多少土地?”侯德才说道:“大湾村的田地一共是五千零一十三亩,开发区占了四千亩土地。”高建彬说道:“按照开发区和良河镇关于土地补偿的标准,一亩地大约是四万元左右,你们村这次能获得一个多亿的赔偿,看上去似乎是一个天文数字,但是按照人均不足两亩地的数量,一个三口之家也就是不到二十万的金额。看起来似乎很多,但要是坐吃山空的话也支持不了几年,一家人要吃饭要盖房子孩子要上学,年轻的还有老人要赡养,万一生病或者有点什么婚丧嫁娶之类的事情,这点钱根本就是杯水车薪。”侯德才也是深有同感,说道:“按照现在的消费水平来说,的确不是长久之计,还要想别的办法把这些钱变成更长远的收入,稳定的持续下去。” 逐渐的大湾村的乡亲们都知道了区委书记居然来到了村支书家里,大『门』口的人群是越来越多,大家都盼望着区委书记可以给他们解决生活问题,看着那些淳朴无奈的群众,看着他们充满期待和渴望幸福生活的眼神,他的心里像是被针扎一样的痛。 高建彬对大家说道:“因为区委区政fǔ的工作不力,才导致了大家的生活变得非常艰难,这是我们这些领导干部的责任,在这里我向大家致以深深的歉意,我刚来到东部新区时间还不长,对于整个农村的状况并不是那么清晰透彻,但是我向大家保证,只要是有党和政fǔ一天在,大家就不会失去希望!我也是出身于农村,和大家一样对故土充满了热爱,区委区政fǔ针对大家的情况,马上就要推行新的生产模式,这个模式曾经带动了石桥镇农村的大变革,石桥镇以前比良河镇还要穷,如今大家都知道那里已经是全国百强乡镇了,人均收入每年都不低于三万元!” 听着高建彬的话人群里发出了一阵惊呼声,高建彬说道:“那不是什么梦想,是完全可以实现的,我既然能够打造出石桥镇这个百强乡镇,就完全可以让我们也过上好日子。其实我们的生产方式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大家都可以算一算,一亩地种小麦的话就算是亩产一千斤的话,价值也就是一千块钱左右,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出入,而我们来看看面粉的价格,现在特一等的面粉基本上就是一块两『毛』八左右,而我们如果是种植有机蔬菜的话,那么一亩地的产出大约是每年三万多元,足足三十倍的收入,一亩地蔬菜可以购买两万四千斤面粉,这样的计算方式你们应该很清楚了吧?为什么石桥镇的群众可以短时间的致富,家家户户都是小二层楼,液晶电视、空调、洗衣机、冰箱甚至,很多人还购买了轿车,这就是说我们现行的生产方式必须要加以改革,抛弃原有的生产方式,思想上要扭转过来。” 他的话引起了在场群众的一片轰动,对于好日子的渴望让他们迅速的接受了高建彬的说法,很简单的道理,区委书记用最容易接受的计算方式明明白白的让他们知道了其中的差距。侯德才问道:“高书记,什么时候正式开始进行有机蔬菜种植的工作,乡亲们都有些等不及了。”高建彬笑道:“不会让大家等的时间太长,毕竟我比你们还要着急的。首先我向大家保证,开发区的新区占用土地的补偿金会在本月内下发给大家,这也是大家开展生产的资本,不要用那些老观念把钱放在银行里,那样一年的利息没有几个钱,也不要着急着有钱就盖房子,给儿子娶媳『妇』,这点钱不够『花』的。除了大家的生活开支以外最重要的就是让孩子们有个好的环境,他们才是你们的寄托和未来。大家要做的就是把钱『花』在刀刃上,利用钱再去挣钱才是最合理的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