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零二章机遇无处不在 (第3/3页)
店分店,住了一个晚上,第二天就对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进行了调研,这次的调研让人奇怪的是书记和省长是分开的,周国林主要在杨恩东等市委领导们的陪同下,去的是海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与那里的干部领导们进行了座谈会,张文华这次也随着省委书记一起,没有回到省城。而陈锡坤在周雪娇等市政fǔ领导的陪同下,去的是开发区里面的企业。省电视台和省报的记者也是分为了两批,跟随领导们到现场进行报道。两位领导都分别发表了讲话,内容当然是不相同的。 陈锡坤和几个上市企业的领导高层座谈的时候发表了讲话,他说道:“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趋向于稳定,外来投资的环境逐渐的理『性』化,国内企业的走向成为了政fǔ工作的要点。我们不能只是依靠外力进行经济的增长,这只是一个方面,而国内的企业应该在新的经济环境中如何的发展生存壮大,就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我们的企业现在必须要打开思路,走出国『门』走向开放,思想思维要尽快的加以转变,否则将会在越来越成熟理『性』的市场环境中遭到淘汰。为什么我们的眼光都要盯在外来企业上呢,那是因为前期的发展需要利用国外的资本和技术,必须要承认一点,我们国家的技术水平和经济环境的确是与发达国家有着一定的差距,事实就是事实不容许我们去扭曲。” 陈锡坤继续说:“开放不单纯只是为了引进外资,也鼓励我们的国内企业到外国去投资去发展,主动出击和被动应对得到的结果是可想而知的。海州经济开发区为了全省的经济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是这不能代表着长远的前景,辉煌和成绩只是代表着过去,我们的眼光要放在现在放在未来。固步自封是最致命的因素,我调研了全省的许多企业,从中就可以得到一个结论,那就是我们现在的战略思想还是很原始,走出去的步伐迈的太慢了,不符合现在的国际环境。我们的产品为什么在市场上没有竞争力,那就是因为我们的技术含量太低,自主研发的投入严重不足。东部新区区委书记高建彬同志曾经在对省委的意见中说道,不能把这样的原因都责怪到我们的企业身上,政fǔ也是有责任的,各种手续的审批时间不但慢而且很繁琐,对于企业的资金帮扶力度还远远的不够,各种招商会开展的频次太低,没有提供给企业足够的信息资源,而我们的企业呢,就因为短时间的辉煌产生了自满的心理,抱着酒香不怕巷子深的理念,特别指出的就是开发区管委会。我们知道了问题出在哪里,就要迅速的改变这个局面,我希望企业可以好好的与以高建彬同志为首的区委区政fǔ紧密合作,把海州开发区的新局面打开,为了实现历史的转变而努力。” 周国林在于开发区管委会的领导干部们座谈时指出:“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海州最大的纳税区域,也是东部新区的主体,在东部新区的战略『性』改革开发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东部新区成立之初却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发挥出应有的贡献,经济上的发展也是维持着原有的水平,虽然说没有下降但是也没有提升,迟滞不前那就代表着大家工作的失职,也可以说是不作为。开发区那么多的企业有好几个国内著名的上市企业,有着广大的市场和潜力,就是因为思想上没有危机感,对于将要发生的事情丝毫没有预案,在这样的市场和国际环境下,你们的辉煌可以坚持多久呢?过去的我就不再提了,我们要对于以前的事情进行反思,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不单纯是你们,甚至于海州市委市政fǔ或者是省委省政fǔ都要如此。” 周国林接着说:“东部新区现在有了新的领导班子,区委书记高建彬同志你们估计不会陌生的,在媒体的称呼里叫他上帝之手,石桥镇就是个很明显的例子,一个乡镇的新经济园区居然可以在短短两年内,可以和海州开发区这样的老牌百亿经济园区相对抗,这不能不说是奇迹,而以前呢,就是一个全省最贫困的乡镇,年年的排名都是要垫底的。土地开发是现在的热『门』话题,在石桥镇新镇区刚开始建设的时候,只不过就是一张纸上画的饼,就是这张饼带来了几十亿的土地成『交』金额,创造了南江省单笔土地『交』易金额之冠,这样的条件海州开发区要比石桥镇高出一百倍,为什么却是现在的样子,这就是人的问题最核心的问题。开发区管委会要在高建彬同志的领导下与时俱进,开发区党委要团结在以高建彬同志为首的东部新区区委区政fǔ周围,改变思想『精』诚合作,实现开发区的第二次飞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