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章彼此煎熬 (第4/4页)
忙起身客气道:‘不必了,不必劳烦老夫人了,来的路上我已经是用过了。’ ‘诶,这么大老远的来到我们这里,岂能有连餐饭也不吃便回去的道理?这若是让人知道了,还会怪责我们柳家没尽到待客的礼数。’柳世荣催促着自己的女人去厨下备些好酒好菜,他要陪客人喝上几盅。 颠簸了一个上午,李强腹中也是饥肠辘辘,客气了几下后,也就没再坚持,与文定的叔父攀谈起来。这李强打小生长在汉口,对那里的变迁极为熟悉,在这点上,文定他们这些后来之人怎么也比不了。可巧柳世荣在十年以前,自己人生最为忙碌,最为自豪的那一段光阴也是在汉口度过的,对当时那些旧的街坊,旧的见闻也是十分有印象。 两个人在这些旧事上倒是挺谈的来,这里面连文定也插不上嘴,只好去厨下看有什么可帮忙的。家里来了客人,新媳妇自然不能让婆婆一个人在厨房里忙碌,当文定来到厨下之时,任雅楠已经在里面忙活好一会了,边做还边和婆婆两个有说有笑的,婆媳二人的关系倒是十分融洽。 然而自文定进来之后,这厨房里原本和谐的气氛就陡然直下,任雅楠借故道:‘婆婆,我先出去淘米,完了再来帮您。’ ‘行,记得把旁边的萝卜、青辣椒也洗了,一会儿好做菜。’在柳章氏的眼中,任雅楠这种回避不过是新妇人的羞涩,没想到这里面还有许多她并不知晓的内情。 任雅楠依言行事,错过文定时一脸的漠然,文定也是让过一旁,生恐有所沾染似的。这昨日方才拜过堂的二位新人之间,不但是不曾说过一句话,就连一个交流的眼神也不曾有过,皆把对方当作是洪水猛兽一般,惟恐避之不及。 直到任雅楠的身影走了老远之后,文定才凑到娘亲身旁,柔声道:‘娘,有什么事孩儿可以帮您的?’ ‘娘这没什么要帮手的,可你媳妇那怎么办?’柳章氏怨责的道:‘昨日才完婚,今日便要上路,她一个初来乍到的妇道人家如何是好呀!’自己男人那肯定是不会理会,这些牢騒柳章氏也只好冲着自己儿子发发。 然而从昨日到今日,文定虽然没与那任雅楠有过交谈,不过却也将一切看在眼里,对她初步有了一定的认识,知道她对这桩父母敲定的婚事,其实心里也跟自己一样厌恶,不然不会如此冷漠。文定自忖道自己待在家里,势必两人就要独处一室,若是自己早些离开,对她,对自己而言,都将是一件好事。 文定从怀里掏出自己早已带回来的那些银票,递给母亲,谎称道:‘娘,这是东家托外面的李掌柜带给我的银票,您收好了。’ ‘这么些呀!李掌柜不是将你们东家送的贺仪都交给你爹了吗?’ ‘那是他们凑的贺仪,这些是孩儿平日存在柜上的。回来时走的匆忙,也没顾上支取,东家知道家里办事要花不少银子,所以特意让李掌柜给孩儿带过来的。’ 在文定这番合乎情理的解释之后,柳章氏才不疑有他,然而又怪责道:‘诶,你这傻孩子,如今都是有家室的人了,怎能将自己赚来的银子都交给娘的呢!懊给你媳妇帮你保管起来才是呀!’说着又将银票推还给文定。 那文定如何会答应,坚绝不肯,道:‘她一个未满十八的女子,不愁吃不愁穿的,要钱做甚,还是放在娘的手里好了。’ ‘傻孩子,这女人家如何就没有花消了?’这个孩子跟他老子一样,半点女儿家的心思也不懂,柳章氏没好气的道:‘这头上戴的,脸上抹的,身上穿的,哪一样不用花钱呀!你媳妇又不跟娘似的已经是老太婆了,女儿家的花样怎么也要来点呀!打扮好看了,你这做相公的脸上不是也有光彩吗?’ 任雅楠打扮不打扮,关他什么事,文定心中很是不以为然,然而又不得不应付自己的娘亲道:‘这些事,娘您就看着办吧!也不必太照顾她,三位弟弟还没娶亲,家里的银子也不能白白浪费了。’ ‘这个娘难道还没你清楚不成?’柳章氏在文定大婚的当晚,便开始盘算着下面该轮到给哪个儿子张罗着办事了。 文定又跟母亲扯了一会闲篇,便出去招呼客人去了。 午饭用过之后,文定偕同着李强,还有么弟道定便要告别家人,踏上回归汉口的马车了。临别之前,柳章氏非要文定与任雅楠说上两句贴己话。无奈之下,二人只好脸对着脸站立着,如此接近的距离,心上的感觉却是十分遥远,让二人很是尴尬。 然而当着父母的面,文定一句话也不说,自然是会让人瞧出端倪来,进而还会引起他们的怀疑。文定憋了半天,只是交代道:‘在家里,帮我孝敬父母,照顾弟弟们。’ 任雅楠喃喃的应了声:‘嗯。’ 文定说着便头也不回的登上了马车,招呼着车夫扬鞭起程。 柳章氏还笑着对家里人说道:‘这孩子,和自己媳妇说话,还吞吞吐吐不好意思。’ 老二以定自以为了解的笑道:‘大哥那是看着我们这么多人在场,不好和新嫂子说悄悄话,怕我们笑话他。’一时让柳世荣一家皆笑了起来。 殊不知,虽然他们在汉口就曾碰过面,但仅仅只是点了点头,寒暄过一句话。如今这句乃是他们行大礼以来的头一次,而且任雅楠还只是虚应了一声而已。这段坎坷的婚姻,正如二人的心情一样,束缚着他,同样的也在煎熬着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