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贾人生_第四十一章突发事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一章突发事件 (第3/3页)

道:“你这老鬼,什么麻烦事又找上你们了,我这可是和你们合伙做买卖,是来关照你们的。你不感谢我也就算了,还要在晚辈面前诽谤我。”

    为免他俩又喋喋不休的争论,刘老还是自己向文定解释道:“这燕老板接到一担买卖,是从在巴蜀的雒县发过来的,不过这货品必须亲自去接回来,所以就想我们派个人与他一同去。”

    要燕老板亲自到在巴蜀雒县当地去买货物,这宗买卖肯定是数目不小的,文定揣摩着刘老的话中的意思,问道:“那文定能做些什么呢?”

    燕行舟说道:“本来这件事,要是地方不远,我便打算麻烦选埃兄随我跑一趟的。可那在蓉城又远在巴蜀,这几个月的船来马去的,又怕他身体吃不住,所以,所以嘛、、”

    章传福接着说道:“所以嘛,就要文定你代刘老随燕兄去跑这一趟,你看如何呀?”

    文定到的最远的地方,也就是汉口与庙山镇,这一去巴蜀光行程就得几个月,还真要人受的。但是东家,刘老都开口了,文定也不能驳他们的面子,说道:“这去蓉城我到是没什么问题,只是这铺子里日常的买卖该怎么办呀?”

    章传福一听文定答应了,人也轻松了,这些小问题还有什么可忧虑的,道:“这你可以放心,铺子这边你不在的这段日子,就由刘老坐镇,出不了什么事的。”刘选埃也安抚他,道:“铺子你放心,那周贵和老郭也已经可以帮一些忙了,到是文定你这次去却要小心,仔细点。”

    师傅的话,让文定有些警觉。三位老人如此秘密相商那么久,而且进货的渠道那么远,想来真实的情况,也不是燕老板所说的那么简单。他有些担心的询问道:“燕老板,这来回数月的,是什么贵重的货品?要让您亲自跑一趟。”

    燕行舟没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望向旁边的章传福与刘选埃,似乎是在询问他们该不该和文定说明。三人眼神交汇了半天,还是刘老打破沉静说道:“说吧,你不让他提前准备,准备,到时措手不急,反而会坏事的。”在征的章传福等人的同意后,燕行舟才娓娓道来。

    原来这距离蓉城数十里地有个叫雒县的小县城,就象巴蜀境内的许多小县城一样,人口不多,道路亦是难行。

    可是就这么个小地方,有一家姓陆的老农民,在自家的宅院旁挖水沟的时候,突然挖出了一坑精美的玉石器来。庄稼汉不知道它的价值,就卖给县城里收东西的货郎,这货郎以低廉的价格买进其中的一小部分玉石器后,辗转到成都转手。

    那货郎用稍微高点的价格,将手中的玉器一股脑的全部卖给了一间玉器店,还交代了这批玉器的来路,以及陆老汉那里还有许多这样的玉器。

    那老板也分辨不清这些玉器的来历,这间玉器店的老板正好是与燕行舟,在生意上有密切的来往,所以就派人将一块玉器,送到燕行舟在重庆府的船行分号,再由他们辗转送到燕行舟的手中。

    当然关于玉器的来路,那玉器店的罗老板自然是不会和燕行舟他们讲明。只是说类似的玉器自己手上还有许多,如果他还想要的话,就去当地面谈。见多识广的燕行舟也辨不出来那玉器的来头,只有过来求救于这位当世三大朝奉之一的刘选埃。

    刘老拿到玉器,闷不做声的看了足有半个时辰,冒出的第一句话,就是让燕行舟赶紧去全部收购回来。这要是别人说的,燕老板可能也只是暂且听着,可出自这位从没让他失望过的刘兄的嘴里,他立马拍板策划行程。

    文定听闻燕老板莫名其妙的收到一份礼物,还有那珠宝商罗老板着人带来的传话,也不由己的对那块,能让他们有如此反应的玉器有了兴趣。

    他从刘老手上接过玉器,嚯,这翠绿的玉器竟有手掌般大小,佩身扁平微弧,上端呈三角形,中有一圆穿;下端呈“烟荷包”形,圆弧刃。 两侧刻出对称的五齿,上四齿之间分别有四组平行线相连,每组两道平行线。

    文定观看了许久,一脸惊诧的对刘老说道:“这该不会是玉戚吧?”刘老默许的点点头,而旁边的燕行舟插话道:“这明明便是块玉器,文定有什么好吃惊了?”

    刘老为燕行舟与章传福解释道:“我刚才不是跟你们说过,这块玉佩的来历可能要追溯到秦朝以前吗。文定所说的玉戚的‘戚’,是亲戚的‘戚’,戚者,即为古代王者掌握的兵器,将玉戚作成佩饰,应是祭祀礼器,或为王者佩戴之物。

    再加上这块玉戚可能是来自周朝,或是更早的商朝,真正可谓是无价之宝呀。但又怕他是另有所图,所以要文定也一同前去辨认,如果那罗某人手中真的还有类似的玉佩话,一定要在第一时间都买回来,不然走漏了风声,可就悔之晚矣了。”

    “嗯,不说了,文定今日你将这边的事,都交接清楚,我们明日即刻上船出发。还有记住千万不能向人透露我们上路的原因,只说是一般的买卖。”燕行舟临走时还不忘要嘱咐文定。

    文定明白这事其中的厉害,说道:“您放心,这宗买卖的内容我决不向别人透露丁点。”燕行舟即刻返回为明日的出行做准备去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