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夕商贾人生迟暮 (第2/4页)
声不语,一味的往自己嘴里灌酒。 这些年来驻足于荒野间,与粗狂的异民打交道,鲜有这般意气风发的机会可以一吐胸中这些封存的记忆,也为文定带来了短暂的欢愉,一时忘了就在不远处还有件棘手的事在等待着他,然而片刻的总是会过去,伤脑筋的事情依然存在。 酒过半巡,李氏便使人将文定、道定唤了出来,询问关于这两名女子与兄弟俩的关系,道定自然是矢口否认,将实情向母亲大人禀告。 一时间,李氏也给弄糊涂了,这大儿子十年不归,一回来就给领回两个神仙般的女子,可叫她这个做母亲的如何去给他cao办呀! 不了解内情的老人家脑子里首先开始琢磨的是该如何cao办,殊不知自己的大毛此刻心底却是焦头烂额一片混乱,光是方才重相逢时雨烟的冷淡便教他琢磨不透,只能猜想是因为自己这些年逐渐淡忘了找寻她的足迹,从而令她对自己感到不满。 不能想像当她在内宅瞧见燕嫣后,又会是一番如何的光景,是拂袖而去,从此以后再也别想瞧见她的踪迹;又或是干脆与燕嫣放手一搏,两位江湖侠女就在这穷乡僻壤、村野之地掀起一段风波? 而另一方面呢!文定也在顾虑着燕嫣。早年间,自己在庙山第一次遇见她时便为她倾倒,后来一波三折、风起云涌,纵然是一起经历了生死,有过诸多动人的回忆,他也始终不曾敢想与这位大商贾家的小姐、江湖人士畏惧的女侠有以后。 然而当他知道这些年下来,对方放下诸多身分的障碍,默默为自己做过那么些事情后,他再也不能回避躲藏了。 二位女子都对他有情有意,无一不是他心头挚爱。文定曾扪心自问喜欢谁更多一点,可结果却是不分伯仲。早年间求一而不得,而今却是两者齐齐来到他面前,可教他如何是好? 正在为难之际,雨烟的伊影从房里出来,望向文定的一双眼眸非但不是幽怨愤恨,反倒是眉飞色舞,笑吟吟的轻步向自己走来。 越是这样不寻常,文定心中越是不能安生,添了添干涸的嘴唇问道:‘雨…雨烟,你…你怎么出来了?’ 雨烟脸颊绯红,看来是方才饮了不少的酒水,谑笑道:‘我可是上当了,听道定说你们家是如何如何的亲切,如何如何的恬然,这一下看来也是热闹非凡呀!’ ‘怪不得道定。’文定自嘲道:‘这次回来后,家里的突变不光是让你奇怪,连我也有些不大适应。从前不论是碰上了何等过不去的难关,平白遭受了多少的委屈,心底总是不曾感到孤单,正是因为想着千里之外,这么一处简陋的屋檐下,还有一家人在翘首等待着自己,万没想到忽然间家里会有了这翻天覆地的变化。’ 文定心中那块依托之地是如何的神圣,雨烟自然也是极有体会,原本满怀笑容的脸颊霎时间消失无迹,若有感触的道:‘这世间的人事改变,又岂是能随人心意的呢?’ 那幽怨的眼神当真是教文定无地自容,文定正在不知如何张嘴之际,不想燕嫣也离席出来,朝他俩走来,这恐怕也是文定此刻最不愿碰到的场景。 ‘文定,咦,雨烟小姐也在呀!’ ‘哦。’雨烟迅速收起伤怀,堆着笑脸迎上去,‘适才与几位长辈多饮了些,出来解解酒,这不凑巧遇上了这个呆子。’ 这一声亲匿的‘呆子’可是让文定受宠若惊,哪怕是他们以前情浓时,雨烟也不曾当着他人的面这样的唤自己,断不敢奢求会在如今这种窘境还能有此般优待。 ‘嗯。’燕嫣仿佛很是赞同雨烟的评判,面带微笑,额头微点道:‘不说没发现,仔细看来的确是有些个呆滞。’ 文定弄不懂她们俩见过了彼此后,为何还会像是没事人一般,不但未曾拂袖而去,还显得十分之亲近,对他也是格外的亲匿,往常的矜持与顾虑都被抛开了,一反常态的拿著文定逗趣。反倒是文定自己被她二人弄的不好意思,向她二人连连示弱,期盼着躲过一劫。 然而这两位心高气傲的江湖女子却似乎是乐此不疲,一时间三个人的气氛显得十分和睦,只是这和睦的背后却藏着几分令文定不寒而栗的诡异。 直到酒席终了,二女相携而去,文定依然感觉不到半点真实,彷若身在梦中,一切不过是自己美好的愿望罢了。 二女离去之时似乎还有些意犹未尽,相互告之自己的住处,嘱咐对方有空去玩耍。 燕小姐自不必说,理所当然是汉口燕府,雨烟也仍旧是安身于汉口的思雨楼,二女虽然是面朝对方而述,可是眼角瞧着的却是那个木讷的呆子。 文定如果连这点意思也没听出来,那兴盛和的买卖趁早关张了之。这汉口他难免是要去的,非但要去,还得郑重其事的去拜望长辈,不然如何也是说不过去的。 除此之外还另有一层缘故,燕嫣临走时对他说了一个在汉口镇广为传播的消息,也促使他迅速下了这么个决定。 原来源生当在汉口的财政陷入窘境,仓库、茶楼等名目繁多的生意多数已结束,当铺买卖也是岌岌可危。有着百年字号的老铺眼看就要垮台,用本地话讲便是‘倒瓦’的日子已不久远了。 突然而至的变化让文定惊诧不已。这次回来他还在犹豫要不要去汉口转转,自己毕竟是出自于彼处,就算是不打算回去找那个害他远走他乡的蒋大掌柜算帐,相隔十年后再去远远瞧上一眼也是好的。 原本欣欣向荣的源生商号为何会坍塌的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文定再次踏上汉口镇。 然而他还是晚来了一步,汉口镇上最后一间源生商号的商铺,也就是文定当年在汉口新创的第一家源生当铺也已经易主。文定又不曾停歇,雇舟过江,迳直向庙山老铺赶去。 好在那块资格最老、历经百年沧桑的招牌仍旧是高高悬挂于商铺之前,然而门前却是冷冷清清,一个顾客也没有。 世人总是说商家如何如何的无情,殊不知他们自己又怎得不是这般的呢?往日里生意越是红火,他们越是喜欢找上你;一旦遇上倒瓦的时候,便再也不来问津。 世态炎凉,文定早已是司空见惯了,然而当他遥想当初自己在源生当做学徒时,这附近百姓与铺子的关系是如何和睦,熟悉到就好像自己的家人一般,可到了这最不济的时刻,仍旧还是会唾离了它,文定那颗波澜不惊的心也不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