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寻迹而来 (第4/4页)
正自己对雨烟也是情之所归,又何必非要想的那般明白透彻呢! 可是眼前这局面的确是件麻烦事,山外面有穷凶极恶的倭寇,这个时候出去不啻于是死路一条。再说还不知道巴王的意思如何,究竟是打不打算放他们走。如今的文定等人真是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往后该如何走亦只有天知道了。 方才一路上,文定都只是低头冥想,压根就不知道自己走的是哪个方向,不知不觉他走了老远,等他醒悟过来,已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身处何地了。 无奈之下,文定只好向一旁一位正編著竹篓的大叔,求助道:‘大叔您好,请问您此地是何处?小的若是要去赤水溪,需要走哪条路?’ ‘是哪里?’那位埋首于竹片中的大叔,语气仿佛是十分的震惊,还带有一丝怒气,反问道:‘你来说说这是哪里?’ 可是当他放下手中的活计,抬目望了文定一眼之后,方才的怒火顷刻间又给平息了,赶忙起身,语气中略带歉意的道:‘实在是抱歉,还以为是哪个捣蛋的后生在捉弄我,想不到是您这位山外来的贵客呀!’ 这座石头城能有多大,将近两个千年里都不曾有过外客到访的经历,城中的百姓们早已忘了还有外面那个世界。而几位山外来的异客,突然间由大庙神洞而出,如此轰动性的消息,不消一日便已是传遍了全城,再加上昨天文定等人在与大王的轿夫们你追我赶的上演了那么一场好戏,想要不知道他们这群人的到来,还真不是件容易事。 文定恭敬的问道:‘让大叔您见笑了,小的一时不慎迷失了方向,还望大叔告知此地为何处,要如何才能走回赤水溪。’ 那位大叔指着不远处一座高耸挺拔的建筑,语气中充满敬畏的说道:‘这里便是将军祠,供奉着我巴子国两千年前,一位最受人尊重的将军。’ 能让后人为其建庙立碑,本就是对亡人平生功绩最大的肯定,古往今来必然是卓越出众的忠臣烈士,否则不可享此殊荣,便如同那四处可寻的关帝爷庙以及岳王爷庙。当然历来有些不识其中因由的权臣,亦妄想盗此天功,仗着自己位高权重,早早的建下生祠。然而不管他们将那些生祠修饬得如何富丽堂皇,只要人前脚进棺材,那祠堂也就将随之覆灭。 大多数时候,甚至不必等他们入土,只待其人失势,平日里受他们盘剥,受他们欺凌的百姓,便会急不可待的将之砸毁。那些权臣便始终不明白,这些建庙修祠的善举,不是因为满室的金银,不是因为滔天的权势,乃尽皆是百姓们发自内心尊敬其人的缘故。 若是百姓心中实有其人,供奉在高岸之上的神牌,纵使只是一尊简易的泥胎,亦会是香火鼎盛;若是百姓心中对其人只是憎恨,就算上面摆的人像乃是由赤金铸成,亦是无人问津。 历朝历代数之不尽的少年郎,正是在这些先贤的指引之下,在身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之下,抱着效仿先贤的志愿,赶赴为国为民的仕途,踏上保家卫国的沙场。诚然贪官污吏亦不曾有过片刻灭绝,然而一个绵延数千年的中华,终究是好官清官、忠臣义士多过叛臣贼子,否则我大汉绵延的文明早已陨灭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文定闻听此庙供奉的乃是两千年前的古人,不由得暗自一惊。若要百姓牢记一人恩情不难,难的是历经多少代人后,百姓依然不曾淡忘,而能做到千年不忘的,更是难上加难。 一时间,他也不急着赶回住处了,向那位大叔问道:‘大叔,请问小的能否进去这将军祠瞻仰一番?’ ‘哪有什么不可以的?只要进去是真心瞻仰将军神像,不是进去捣蛋的,在这赤xue城里凭谁都可以自由进出;可若进去是亵渎先人的,抱歉,就算是当今太子也不行。’ 大叔神情是异常的坚毅,看的出来对庙里供奉的那位将军是尊重到了极致,文定猜想就算是嬉闹成性的公子斐在此,看情形也得是容忍他几分。 诚然若是当真遇上蛮横不讲理之人,这位看上去普通普通的大叔也不能如何。这也是文定喜欢和公子斐接触的原因,他虽然有些胡闹,却并不喜欢以势压人,不然以他在这城里超然的地位,他大可以不必如此大费周折的捉弄那些大臣们,一纸手谕下去,谁敢不乖乖依从? 或许,也正是因为公子斐如此让人不可思议的行径,才让那些被他捉弄的文臣武将们虽然都很头痛,可谁也不曾真正与他起冲突,每每遇到大事,还会竭力保全他。然而在外面的世界里,因为一点点小误会,君杀臣,臣叛君之事屡见不鲜。 遇上这种固执己见的大叔,以公子斐的性情也不会当真与他计较,相反还会避道而行,免得彼此没趣。 ‘大叔您慢忙,小的先进去看看。’虽然只是遗像,然而能得到百姓如此尊重的将军,文定可不愿错失亲眼目睹的机会。 ‘你等等。’正当文定抬腿要往庙门里走之时,大叔却先一步唤住了他,‘小伙子,这庙里的庙祝可是不好说话。你进去后,旁的到还罢了,需先向将军的神位敬上三炷香,非是如此,他定然不会给你好脸色看。’ ‘多谢大叔指点,小生记下了。’文定必恭必敬的向大叔施了礼,然后才向将军祠走去。 从方才就一直绷着张脸的大叔,终于也露出了一丝笑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