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章不辱使命 (第4/4页)
胡须给生生拽了下来,也不知是羞愧还是恼怒,没过一会儿便在那不停的咳嗽,吓的旁人赶紧轻轻拍了拍他的后背,给他老人家顺气。 ‘黄口小儿,这种事口说无凭,你能拿的出什么证据来吗?’ 他们会提出此问题,也在文定的意料之中,道:‘这倒也不难,宣和殿流落出来的画作虽然十分稀有,好在也不是独一无二,想必从在座各位老板的书房中也能找出一些来。只是烦劳请哪位老板跑一趟,从府中取出一、二卷来,不论盖的是宣和七玺中的任何一方都无妨,只要比对印泥即可。’ 这一招着实厉害,不论深宫内院把守的如何厉害,这几百年来朝代的更迭,或恩赐、或流失,不知有多少墨宝流落于民间。旁的人倒还罢了,对于向来偏好此物的徽州商人来说,这种既有观赏价值,又具保值功用的书画,断断是不会放过的,就是汪府之中,盖有宣和七玺的画卷便还藏有几份。 众人纷纷暗赞此法可行,有几人已经自动请缨要回去取画了。不过跟文定预料的差不多,这几人都是徽商,西商则大多是神色茫然。 ‘哼!’对方对文定的建议并不认同,冷笑道:‘既然可以造出这一幅来,谁又能保证你们不会拿出第二幅、第三幅伪作呢?这一幅的真伪尚且不能证明,又何必再拿几幅来,白白耗费我们大伙的光阴。’ ‘是呀!除非你能证明手上这幅画是真迹,不然就算拿来的再多蜜印画,也只不过是说明你们珍藏的画卷多是伪作罢了。’ 这四人简直已经到了胡搅蛮缠的地步,不论形势再怎么明显,还是紧咬住嘴不肯放松,让文定与在座的徽商很是不齿,可一时间也找不出驳倒他们的理由。 经过了足有两个时辰的缠斗,那四位朝奉此时也认清了目前的情形,已不再枉费精力去炮制那些并不存在的借口,争辩汪元海持有的是伪作,只想求个不赢不输的僵持局面,保个平局而已。可笑的是,之前那贾知府提出打和之时,正是他们盛气凌人的断然拒绝。 正在众人踌躇不前,上百号人都黯然无语之时,那位严编修又开口了:‘既然大家都不能分辨,且听惟中为各位分辨分辨,如何?’ 严编修此话一出口,顿时语惊四座,引来了无数惊奇的目光。久经磨练的五位朝奉对眼前之事都是束手无策,这么一位七品的文官却要为他们分辨分辨,怎能不叫人吃惊呢? ‘哦,早先就听说严大人的一笔字,结构匀称、苍劲有力,博得了翰林院里的诸位大人屡屡称赞。不曾想对此古物一道严大人也是极为精通,定是家学渊博了。’贾知府对此也是始料未及。 ‘贾大人说笑了,惟中自幼家贫,幼年间习文识字,还要依靠我严氏祠堂各位叔伯的资助,对这耗费无数财资的古物一道可是想都不敢想。后来供职之后,虽亦极为爱慕,只是阮囊羞涩,枉自徒然罢了。’ 在众人疑惑的子下,严编修又继续道:‘之所以说想替各位分担,不过是因为区区在南京翰林院的一段经历。是年,几位大人遵上令整理翰林院中库藏书画,惟中有幸伴随左右,是故得以窥见一二,这宣和七玺所选用的印泥,的的确确是与我们如今的油印不大一样,应该是蜜印无疑。’ 这一下,那四位西安朝奉是彻底的绝望了,任他们胆大包天,也不敢当着众人的面质疑皇家的收藏。那里不但汇集了天下间头等的器物,更是权力顶峰的象征,有些时候,就算明知道其中有假,亦不敢对皇家之物有所怀疑,更不要说那四人原本就是在强词夺理了。 ‘好了,好了,总算是拨开云雾了,最后竟还是严大人道破其中的奥妙。呵呵,怎么样,汪老板、齐老板,依你二位看来,对我们这公证之责是否满意?’ 汪元海自然是欣喜不已,道:‘三位大人的学识、才干以及公正,汪某向来是极为仰慕的,全凭大人们做主。’ 听闻此言,贾知府是一脸的得色,转而又望向齐某人。 齐老板心底虽是心不甘情不愿,然而眼前的形势,再如何狡辩也于事无补了,拿捏了半晌,最终还是掩饰不住脸上的沮丧,道:‘小民愿赌服输。’ ‘好耶!赢了。’ ‘我们赢了。’ 按捺不住喜悦的徽帮商人们霎时间抛开了顾忌,相互庆贺彼此的胜利。而西商们呢!少不得心中会有一股遗憾,一股怒火,不过奇怪的是,更多的人心中则是升起一阵轻松,这件纠缠了许久的事情终于是完结,日后走在路上也用不着相互仇视了。 扬州府内,徽、晋商人是人数最多,场面最大的两个商会,他们之间的生意往来也是千丝万缕,不胜凡举。就是因为此次荒唐的较劲,这些日子互不往来,可是让他们中的许多人少赚了不少银子,当然与三晋商人的颜面比较起来,这点损失倒是没什么。 可他们毕竟是逐本求利的商人,不是必须踩着对手往上爬的官吏,长此以往对峙下去,谁也撑不住。不管结局如何,只要摆脱了这局面便是皆大欢快的,当然那损失十万盐引的齐老板不在其列。 消息传出明月楼后,震耳欲聋的欢呼声霎时间响动起来,传遍了附近的七八条街道,仿佛是在向整个扬州府宣告这场冲突的过去,熟悉的节奏又将回到这座洋溢着美景美色的奇妙都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