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章归心如箭 (第2/4页)
不然连你一起打。” 文定对柳以定说道:“二弟,叔父打我们是天经地义的事,你退下。” 柳以定回看了文定一眼,叫道:“哥…” “退下!”文定再次说道,柳以定只好暂且退后。 柳世荣没有阻扰后便抄起籐条走过来,作势要抽下去。还好这个时候文定的三弟柳载定与母亲李氏回来了,刚好看到,李氏惊叫道: “你干嘛呀!傍我放下。”说完便过去将柳世荣手中的籐条抢了下来,说道:“大过年的,儿子刚进门,你打他干嘛!” 柳世荣指着文定说道:“你这个儿子,一点大小都没有,我是他老子,咋还不能打他了?” “什么事你搞清楚了没有,便发脾气。”李氏将籐条交与三子,使眼色让他给藏了起来。 柳世荣说道:“什么事,他一回来还没进门就冲着几个弟弟发脾气,在外面什么也没学会,倒是把脾气养出来了呀!啊!”文定连忙说道:“不敢,不敢!” 还没等柳世荣发话,就听着门外有人叫道:“世荣,你这个臭小子给我出来!” 柳世荣出来一看,竟是隔壁湾子里住的四叔公,四叔公年岁不大,可是在宗室里的辈分比柳世荣要高一辈,他的后面还跟着几个小孩。 几个小孩都是灰头土脸的,柳世荣忙问四叔公道:“叔,怎么了,发生什么事吗?” 四叔公将自己的孩子牵过来,指着破了皮的地方说道:“发生什么事了,你还好意思问。你看看,看看你家的道定将你弟弟打成什么样了。” 这些小孩竟然是自己儿子打的,柳世荣顿时火冒三丈转身回去夺过还在载定手中的籐条便往里屋跑去,只听见里屋“哎哟,哎哟”的传来一阵哀号声。 在文定的安抚下,四叔公才领着那群小孩回去了。父亲打了差不多有一顿饭的时间才从里屋里出来,李氏和文定则进去照看小四。经小二和小三的解释父亲才知道是自己错怪了文定。 “看你以后还皮不皮,这次让你叔父收拾你吧!”李氏边往那高高隆起的屁股抹葯油边说道。 “哎哟,轻点,好疼呀。”柳道定疼着说道。 文定看着自己弟弟的样子又是疼惜,又是懊悔自己没将他教好,说道:“知道疼了,知道疼就长记性,看你以后还敢不敢如此胆大妄为。” 李氏将手中的葯油交与文定,说道:“你帮他搽搽,我要去弄饭了。” 文定在弟弟屁股上涂了好几遍,才将他裤子穿好,盖好被子,柳道定哽咽的说道:“哥,不是我惹他们的。是二叔他们说你在外面出事了,回不来了,我才打他们的。” 几个弟弟在文定看来都是自己奋斗的动力,为了他们,他可以抛弃学堂里优异的成绩而去当学徒,在外面有时还要招人白眼,为的就是让他们几个能专心的将书读好,能够考上功名,光宗耀祖。 二弟为人本分敦厚,不是那种读书的材料,三弟和四弟就是他家的希望,怎么会不爱惜呢! 他摸着道定的头说道:“傻孩子,哥怎么可能那么容易出事嘛! 再说二叔虽然和你年龄相仿,但毕竟是长辈,让你读书就是要学会做人的道理,怎么可以打他呢!不但是他,读书人明理辨是非,以后都不能轻易的打人知道吗?” “知道了,哥,这回你给我带东西回来了没?”小孩的性情就是这样,只要是想着那些自己向往的东西,就会很容易把之前发生的事给忘了。 文定起身说道:“你先睡下,等好些了我再拿给你。” 必了房门文定来到了前厅,母亲炒了几个菜,和两个弟弟正围坐在桌子旁等文定吃饭,而父亲则已经进了房。 文定对李氏说道:“娘,孩儿去将叔父请出来吃饭。” 李氏叹口气说道:“你们这个倔老头拉不下面子出来,你去请请吧!” 文定推开门进了父母住的主房,父亲正在床上躺着生闷气,他轻声对父亲说道:“叔父,娘把菜炒好了,让我来叫您。” 柳世荣顽固的说道:“我不吃,你们自己吃,今天让你们气饱了。” “叔父,您起来撒,我从武昌县城给你买了两罈子好酒,您去试试。” 这时门外的母亲也走了进来劝说道:“起来撒,儿子从那么老远给你带的,你不尝尝。 ” 小二和小三也劝着父亲,他才勉为其难的起来吃饭。 小三连忙将酒罈的泥封打开,舀出两勺装满一酒壶交给文定,文定给父亲面前的杯子斟满,说道:“您试试,这是武昌”顺祥酒楼 “自酿的陈年白乾。” “嗯,不错,这怕是不便宜吧!”时不时爱喝上两口的柳世荣尝出了味道。 文定回道:“还好,那家酒楼老板和我们东家很熟,也顺带着认识了我,给我的价钱很划算,不贵。 ” 柳世荣说道:“那就好,你不要赚了钱就乱花呀!” 李氏插嘴说道:“好了,大过年的儿子孝顺给你买两罈好酒,也值得你说这么半天。” 柳世荣笑着说道:“呵呵,你们的娘又心疼儿子了。来,快过年了,你们哥仨也陪我喝两杯。” 一家人就这样温馨的吃了顿午饭,对于常年漂泊在外的文定而言,与自己的亲人一起吃着自己母亲做的饭,要比在大酒楼吃的还要来得舒心。 下午哥仨拿着各式的工具开始除尘。 腊月二十四后,家家户户忙着准备过年,杀猪宰鸡,购办年货。 其中有一项很重要的就是除尘,就是要进行相当彻底的大扫除清洁。 平常懒散的家庭,这时也绝不能含糊,定要大干一场,弄个里外一新,用最新的面貌迎接新的一年,别有一番过年气象。 据宋人吴自牧的“梦渠录”载:“十二月尽,不论大小家,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以祈新岁之安。”可见除尘之俗宋代已有。 自古传下来的老规矩了,文定赶在腊月二十四立即回来,就是要赶着回来参加除尘。 “哥,你在铺子里都在做些什么呀?是不是和以前一样也是些打扫的活呀?”边干着活三弟边问着。 对于弟弟的好奇心文定总是拒绝不了,说道:“今年和前些年略有些不同。” 二弟柳以定也凑趣的问道:“今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