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章哀痛真相 (第4/4页)
仆人,生生将径直往里走的文定兄弟拦了下来:“哪来的野汉,怎敢胡乱往里面闯?走远些,不然扰了我家老爷的喜事,扭你们去衙门里问罪。” 文定不由得一楞,原本心中那行将溢出的归家之情,彷彿突然被淋了盆凉水一般。仔细打量了自己与老四,一路上二人着急赶路,刚下舟船便雇车往回赶,也没顾上梳洗装扮,沿途的风霜让二人的衣物变得陈旧不堪,也难怪会为人错认。 道定楞了一会儿,张嘴问道:“请问柳世荣是在这儿住的吗?” “你小子是哪来的二楞子呀!我们老太爷的名讳岂是可以随便叫唤的。” 老太爷的名讳?文定又是一楞,什么时候起自己叔父的名字也是不能提的了?既然如此,他又来问道:“那请问柳以定、柳载定二位是否在家呢?” 两个门人上上下下打量文定与道定,怀疑的道:“你与我们二位老爷认识?” “认识了好些年月了。”自打他们一生下来,文定便是他们大哥,可不是认识了好些年月了吗? 其中一个门人轻蔑的对同伴道:“哼,大约又是来打秋风的。”引得同伴几声嬉笑。 “说什么呢你们!”道定可早就忍不住了,自家的门前还得受到这份委屈,任谁都难以接受,吼道:“速去叫柳以定、柳载定出来相见。” “你这人好生无礼,登门过访怎的连封名帖都不曾准备,以为嗓门大吓唬几声,我们便会害怕了不成?张大你的眼睛看清楚了,这里是柳老爷柳举人的府宅,不是那些个没见识的小门小户。” “咳…”道定刚想要教训这两个门子,却被文定给拉住了。 “吵什么吵呢?”门内传来一声询问,一个中年人走了出来。 两个门子赶忙躬下腰,道:“总管,这有两个叫花子在捣乱。” “撵出去,县老爷的差人一会儿就来,可不能让他们看到我们这里乱糟糟的。” “是。”两个门子便卷起衣袖过来撵人。 “大哥,你刚才干嘛拽着我呀!若不是被你绊住了,我一定教训教训那几个狗眼看人低的东西。” 适才道定要动手,文定却一面拽住他后退,一面直向那几个家丁道歉。 “你干嘛呀!再不济也是我们柳家的门人,你这么一闹,到头来丢的还是我们自家的面子。”柳世荣六十大寿眼看也没几天了,文定怕老四这么一闹,惊动了老人家可就不妙了。 “那你说怎么办呀!走了几千里路,好容易回到家,现在反落得有家不能归。”道定一拳打向身旁高大的树木,长这么大没遇见过这么窝囊的事。 “谁说我们无家可归,回自己的家便是了。” “哥是说九年前建的房子呀!不行,我刚才看了门口也站着人了。” “傻弟弟呀!”文定摸着他的脑袋道:“你难道忘了你我兄弟都是在哪个屋里出生的了吗?” “那间祖屋!”道定恍然而悟道:“对呀!我怎么没想到?除了那儿外,哪里还是我们兄弟的家。” 文定吩咐道:“你到湾子门口去迎祖个他们去,纠缠了这么老半天,他们押着礼物大概也快到了,等他们来了,直接将东西带到祖屋去。” 就在这时候,兄弟俩的娘亲李氏正打从李集娘家回来,往日李氏回娘家都是喜气洋洋,这趟却是非比寻常,满面的愁容,嘴里也是不停的唉声叹气。 起因是自己娘家的几个哥哥、侄儿与自己的儿子媳妇最近闹的十分不愉快,已经到了过路不识的地步,眼瞧着自己男人要做六十大寿,娘家人却一个也不肯来,这不是要在乡人面前出丑吗? 李氏一连几个晚上都睡不着觉,这次去李集原是想劝劝娘家人,可谁想任凭自己说的口乾舌燥,李姓人这回就是铁了心一点面子也不肯给,可是让她愁死了。 “柳老夫人,何婆子给您老请安了。” 李氏在丫鬟的搀扶下抬头一瞧,迎面来的是原先住她们隔壁的何大嫂,赶忙道:“是何婶呀!我们邻里这么些年,你今日这样改口,可不是要折我的寿吗?” “可不敢瞎说哟,若是给你家举人老爷听见了,还不把我这老婆子拉去治罪。”自打柳载定中举之后,柳家与邻里间的关系也渐渐地疏远了。何大嫂正要走开,想不过又啰嗦两句道:“柳老夫人,别怪我老婆子多句嘴,你们家新建了那么大片宅子,里面的空房照说不少呀!吧嘛非把儿子赶到年久失修的老屋去住呀!” “没有的事。”李氏还未曾发话,搀扶她的丫鬟便不乐意了:“你怕是听错了吧!早上我们老夫人出门的时候,二老爷和我们老爷都好端端的待在屋里呀!” 李氏也以为丫鬟说的有理,轻声道:“何婶呀!只怕你是认错人了吧?” “我老婆子年岁大,眼睛也不灵光了,别的孩子嘛长大后也就认不得了,可你们家文定可是我从小看到大的。刚才我明明看到他带着几个人在打扫你的老房子,哪还能看错了?” “难道是他们回来了?小红,快,快领我去老房看看。”李氏忽的又猛然想起,向何婆子道:“何婶呀!谢谢你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