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贾人生_第四章芳迹乍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芳迹乍现 (第3/4页)

,小姐,你总算是回来了。昨晚回来后没见着你的人,我和采蘩担心的足足一宿没合眼。”紫鹃的脸色果然有些煞白,过去的这一夜,看来是让她cao了不少的心。

    雨烟哑然而笑道:”傻丫头,我能出什么事?”说着就缓缓向自己房中行去。

    “小姐。”紫鹃又急急的叫唤了一声,待到雨烟停下来之后,她又缄口不语,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紫鹃,好了,你快些去歇息歇息吧!有什么事等会再说。我也是一宿没合眼,这会正困着呢!”

    挣扎了半晌,紫鹃还是下定了决心道:”小姐,清渺小姐从汉口回来了,正在屋子里等着您呢!”

    “哦,meimei去了快一个多月,总算是回来了,我可要好好和她谈谈。”说着,雨烟便一脸期待的往屋里走去,而身后的紫鹃则是满脸的阴沉。

    “文定,文定。”正当文定在床上来回折腾半天,终于有了点朦胧的睡意时,一阵急促的叫唤声又将其驱走。

    极不情愿之下,文定挣扎的起身,抬眼望去,乃是一夜未见的沈立行,问道:”沈兄,这般惊慌,是何事吗?”

    “你怎么还歇着呢?忘记了今日正是与那些西人比试之期吗?”

    这一句话,帘让文定傻了眼。

    懊死,今日是七月初八,正是那等待已久的日子,可昨晚先是吵吵嚷嚷的灯会,后来又是莫大的喜事,文定只顾着与雨烟久别重逢的喜悦,压根就忘了这件差事。一昼夜连眼皮也没合上过,这可让他如何去与人比试呀!顿时,文定心中自责不已。

    “昨夜逛灯会,睡的晚了些,恕罪,恕罪。”文定赶忙穿戴整齐,随着沈立行往外走去。

    在前厅会合了汪元海,在其周围还有前来助阵的一行徽商,汪元海一声号令:”走,跟他们一较高下。”

    众人便一个接着一个的往汪府门外走去。

    之前文定看到厅内二十几人,便以为是声势不小,到了门外才知道,是自己小瞧了徽帮商人的团结。

    能进入汪府客厅的其实只是一小部分,汪府门外早已停满了轿子,放眼望去,少说也有七、八十顶,还有更多是没有坐轿子来的,就跟在轿队的后面,气势汹汹的杀奔明月楼。

    不但是如此,沿路都有轿子或行人加入进来,这声势是越来越大。待到了明月楼,落轿之后,文定发现迎面过来的一帮人,人数竟然也不在汪元海他们之下。再加上那些不肯错过看热闹的路人,堵的街道两旁是水泄不通。

    这架势简直不输于昨日七夕女儿节的情景。当然作为今日的关键人物,文定不必担心会跟昨夜似的被人推来挤去,早就有汪府的仆人过来,推开周围的行人,护送文定安全进了明月楼。

    “汪老板,我可等了你足足有大半个时辰。”

    一上楼便有一帮子人迎了上来,为首之人一身大襟、右衽、宽袖,下摆过膝的绸缎袍衫,上面还绘有纹样,在团云和蝙蝠中间嵌一团型”寿”字,寓意为”五蝠捧寿。”

    这本是十分华丽的装束,再加上鲜艳的色彩,乍眼看上去就让人感觉气派。不过跟汪老板精致内敛的儒衫比较起来,还是显得有些夸耀的嫌疑。而且若是懂行之人,必然能分辨的出,汪元海那身素雅的袍衫可要贵上好几倍。

    汪元海不去理会对方话中的挑衅,不急不躁的回应道:”汪某事先约好是日昳时辰,此刻不过是未时初刻,齐老板你何须如此急切?”

    “嘿嘿,您那幅画带来了没有?”掩饰了自己的尴尬后,齐老板立即便将话题引向了众人所关心的地方。

    汪元海命林松将那幅”秋山问道图”捧了上来,而与他一同前来助阵的徽帮亲友则相继入内,占据了明月楼的一半地界,而另外一半早已被西商们所占据。两帮人泾渭分明,只同自己这方的亲友热切招呼,对于对面的一干人,连起码的点头微笑都吝啬施与。

    待两边之人差不多到齐之后,又有三人一道进来。其中一位竟然是顶悬帕头,身穿盘领大袍,胸前挂有云雁图案的四品官老爷,接着是一位富态的高龄长者,最后则是一位三十岁上下,身着儒衫,头顶四方平定巾的书生,身材高而瘦削,眉目间隔很大。

    三人进来之后,帘,汪元海与那西商中为首之人相继迎了上去,那齐老板率先恭敬的道:”贾知府》员外、严编修,有劳三位于百忙之中还为草民之事奔波,实在是让我等于心有愧。”

    “无妨,无妨。”贾知府笑答道:”诸位的比试之事,这些日子以来在扬州府里传的是沸沸扬扬。此等盛会,我与史员外、严编修得以一旁静观,也是一件幸事。”

    “知府大人,您太客气了。能请到三位大人光临,那是草民们的福分。”

    齐老板与大多数晋人一般都是身形高大,在知府的面前则显得十二分的恭谦。而汪元海汪某人虽然身材适中,则是保持他一贯的言行语态,并无刻意奉承,道:”三位大人请上座。”

    几番推让之后,知府大人坐上了正席,余下二人则陪坐一旁。

    在这三人中,最让文定注意的,不是那意气风发的四品知府老爷,也不是那慈眉善目的白发员外,反而是那一身寻常打扮的严编修,让文定眼前一亮。

    翰林院编修虽然只是个正七品的文官,品级上仅仅等同于一个知县而已,然而却是不知有多少读书人梦寐以求的官职。

    熟悉我朝官员编制之人,无不知晓翰林院品级大大不同于外任官员。我朝自胡惟庸案后,不设丞相之职,权柄皆归于九五,进而设立内阁,内阁学士乃是辅佐圣上处理朝政的重臣,权柄之重,近乎于宰相之职。而内阁学士的选拔全是出自于翰林院,换而言之,翰林院便是为了培育日后内阁大员的学堂。

    每次殿试之后,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编修。其余二甲、三甲进士,又要经过大批大批的删选,挑出文章书法极佳的数十人授翰林院庶吉士,三年之后再经由一轮考试选拔,分别授予翰林院编修、检讨等官职。

    翰林院官员并不一定会成为日后的大学士,可内阁大学士却大多必须经过翰林院这一过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