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汉口新风 (第2/4页)
是很远,打更的声音将神游的他拉回了这竹林,他急忙赶往刘宅刚好在戌时的最后一刻到了刘宅的大门前。 不过本来去竹林是期望能将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结果哪知进去前只是在心湖中有一丝波澜,出来后却是掀起了巨狼。 在一个老仆人的带引下,文定来到了刘选埃的客厅,厅上坐着朝奉刘选埃及其夫人。他上前参见道:“拜见刘老,拜见夫人。” 刘夫人是一位慈祥的老太太,对文定也是慈祥有加,笑道:“是文定呀,怎么有些日子没到我们家来玩了?过来坐,过来坐。” 刘老也说道:“坐嘛,坐嘛又不是第一次来我们家了,还有什么好生疏的。” 文定依言坐于一旁,刘夫人将文定上下看来几遍,然后转头对刘选埃说道:“老头子,你看文定这孩子我怎么看怎么喜欢,就是我们没女儿不然一定许配于他,呵呵。” 文定连忙起来说道:“夫人言重了,文定担当不起。” 刘夫人笑着对刘选埃说道:“你看这孩子还羞红了脸,呵呵。” 刘选埃也笑了笑说道:“比看夏,把人孩子弄的都不好意思了。” “好了,好了我也累了,你们谈吧,我进去休息了,文定往后记得,要常来家玩哟。”刘夫人起身柳文定说道。 “您挂心,我一定常来叨扰。”文定忙起身恭送夫人出去。 此时刘选埃也起身对文定说道:“文定呀,你随我去书房。”跟随着刘老出客厅,文定走过长廊来到书房。 刘老的家文定是来过数次了,刘老的书房还是第一次来。听别人说这个书房刘老是轻易不让他人进来的,有的时候东家来了也只是在客厅谈事。 这次刘老带文定进来,让他有些诚惶诚恐,一进书房便见整间书房全是满载的书架,而在南墙边是一张书桌,一把太师椅。 那椅子后面的墙上挂着的的画吸引了文定的目光。 那是一幅“墨竹图”此图用水墨画倒垂竹枝,以独创深墨为面、淡墨为背之法写竹叶,浓淡相宜,灵气顿显。 笔法严谨有致,又显潇洒之态,这是北宋画家文同︱︱文可与的墨竹图。 整间书房给人的感觉,是简单而博大,简单的是它的摆设,博大的还是它的摆设。 简单的是它单一,然而书中蕴涵的知识却是无限的。 刘老看文定盯着,墙上那幅墨竹图一直看,笑道:“怎么,是不是觉得我的书房,应该悬挂更为贵重的字画?” 文定知道自己刚才失态了,忙向刘选埃解释道:“小子不敢,我是觉得这幅墨竹图,悬于此正是合适。 ” 刘选埃饶有兴趣的问道:“哦,说说看,你怎么认为的呢?” 文定只有将刚才心中所思,告与刘选埃道:“这幅墨竹图虽不是顶名贵的字画,却是代表了文同的一种为人态度。坚韧,挺拔,虽时被外物所压,然不失刚正本性,确为画以言志的佳作。” 刘选埃望着文定的眼里,突然发出了光彩道:“文定呀,你做学徒之前是不是读过书呀?” 文定回答道:“禀刘老,书到没怎么读,只是上了几年私塾,识的几个字而已。” 刘选埃好奇的问道:“那怎么又没继续读了呢?” 文定有丝为难的回答道:“那是因为我资质底下,再加上父亲那时染上点病,家里也就负担不起了。所以就让我来当铺学手艺,以后好能成家立业。 ” 刘老拍了拍文定的肩膀说道:“好孩子,行行出状元,只要你用心去学,努力去做一样能出人头地的。” 文定恭敬的道:“小子一定好好的学,还望刘老多加指教。” 刘选埃呵呵的笑道:“那是不用说的,关键是你自己很用心,这点让我很欣赏。 ” 至此又捋了捋胡子说道:“你知道我叫你来是什么事吗?” 文定摇头道:“小子不知,还请刘老明示。” 刘选埃说道:“就是我的一位老朋友,新近得了一件古董。他想请我去给鉴定一下,然而这几天我还有事,他又催的急,这不刚刚还叫人来请了第三回的,我实在是走不开,想叫你去帮他鉴别一下。” 文定忙道:“刘老,人家请的是您,我哪能担此重任呀。” 刘选埃笑着说道:“不碍事的,不是件很罕见的东西,我相信你的能力。你的假,我已经向东家请好了,明日直接坐船去汉口,我的那个熟人有几艘货船,正停在汉口的码头上,你明日拿着我的帖子去。” 文定只有接过刘选埃手中的名帖,说道:“那小子我只有勉力而为,不给您丢脸。” 刘选埃呵呵的笑道:“文定呀,没什么的,相信我的眼光,也要相信自己的能力。你一定可以的,快些回铺子早点睡,明日早去早回。” 文定从刘宅出来,想着自己终于可以到那汉口去了,以前都是听人家说汉口如何的繁华,四大重镇如何的繁荣,终于有机会自己亲眼去见识了。 “注;”个中人“,个中是指行院。苏东坡”浣溪沙。徐州藏春阁园“中有这样的句子:”红玉半开菩萨面,丹砂浓点柳枝唇,尊前还有个中人。“” 明朝成化年以前,还不曾闻听过汉口。只有一江之隔的武昌与汉阳,那时汉口地区还是与汉阳连为一体的,满滩芦花、鱼跃鸟飞的一片芦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